王彦听见阿蕊的哭声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拍了半天阿蕊终于将门打开,却再也没有力气哭,却因为气结加之饮食不调而呕吐不已。
王彦慌忙遣晓螺回家找她娘来帮忙,自己则去酒馆的厨房烧热水。王家婶子来了后给阿蕊熬了点稀粥,做了几味可口的小菜后,阿蕊用后终于支撑不住沉沉睡去。
王彦不放心踌躇着不肯离去,他娘知道他的心思,也就由着他在旁边守着,带了晓螺回家。王彦怕惹人闲话不敢留在阿蕊房里,又怕白日里开着门太过光亮令阿蕊睡得不踏实,思来想去,只得端了把椅子放在院子里廊下阿蕊房间的窗边,将窗户打开一条小缝,将房门关上,端端正正地坐着,时不时地扭头看一眼睡着的阿蕊。
奚梅和朱棣启程继续北上往济南府而去,三宝派的人到酒馆时恰巧将一切都看在眼里。消息传到他手上时,起初他的一颗心,揪着疼,慢慢地想到那朴实的少年在一旁相守时,失落中带着些许安慰,宽慰着自己那颗只能孤寂着的心慢慢地嘲笑着吁叹自身。然而朱棣能告诉奚梅的不过就是阿蕊在酒馆里认真酿制梅花酒,而王彦有空时亦在一旁相陪。
朱棣一路走得虽慢,但选的路倒也是直去北平的路。过了镇江之后,途径淮安兖州(今山东临沂)往济南方向而去。春日里天高气爽的日子,一路的景致也大体相同。在兖州府的驿站那晚,奚梅趴在窗户上看着天上的一勾下弦月,一时兴起轻声哼唱:“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哼完自己也觉得不妥脸羞得通红,一转脸看见朱棣正笑看着她,益发地难为情,低下头道:“我胡乱哼的,你,你……”
朱棣却一本正经道:“唱的什么?我正听得入迷,怎地不唱了?”
奚梅转回头不看他,口中却道:“不过是我家乡的小调《月子弯弯》,只会这四句,再没有了。”
朱棣歉然道:“这些天来有些闷到你了是吗?你素日里除了酿酒和读写诗词,还做些什么?”
奚梅侧首想一想道:“闲来无事,女孩儿家,还能做什么。不过是绣绣花,缝制衣裳,又或者做做香囊而已。”
朱棣一听便来了精神:“你给我做个香囊,让我日日戴在身上可好?”
奚梅口是心非道:“不好。”说罢,再不理他,只静静地弯起嘴角笑。
朱棣自然知道奚梅的心思,打开房门唤了三宝来吩咐道:“派一个侍卫,拿本王的令牌即刻前往苏州织造,就说燕王爷要取些苏州出产的各色上用纯色锦缎和各色上用丝线,梅儿有些无聊,快马加鞭,速去速回。”
关上门回头看到奚梅正在发怔,神色有些古怪,关怀道:“梅儿,你怎么了?”
奚梅苦笑道:“没什么,不过想起一个典故。当年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如今我也算是体会到了。可转念却又想起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不免有些唏嘘!”
朱棣顿时有些着恼,抬起手便轻敲她的额头:“我不是皇帝,不过是个闲散王爷,你我乃是寻常夫妻,杨贵妃再如何风光也不过是个妾。你怎倒想起唐明皇和杨玉环来。满嘴胡说八道,如今大明太平盛世,哪里来的安史之乱和马嵬坡,你我自然是白头到老。”
朱棣在奚梅面前或是嬉笑或是玩闹或是宠溺或是爱怜,从来都是和颜悦色。这是她第一次看见朱棣这样认真,自己心中也觉得甚是不祥,这样的比喻十分不好,忙道:“原是我不好,胡乱说的,你别当真。”
朱棣不由分说一把将奚梅揽入怀中道:“我自然不当真,你更是不许当真,这些天你确实有些无聊,我早该打发人去,回头好好地绣个香囊给我,记得务必是寓意我们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的。”
子夜时分,奚梅已经熟睡。朱棣灭了烛火躺在榻上思量:“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气机不急,父皇年事已高,不过是静候时机而已;至于地机,这一路回北平刚好将各地守城的官员摸个清楚;既然父皇和皇太孙如此不放心,不如将计就计静候时机时在事机上好好做些文章;只是这力机,实在是大有不足。”盘算久久,也不知是何时才入睡的。
因着朱棣之前在苏州闹得鸡飞狗跳的事情,苏州织造恨不得将库房里,亲王仪制的上用珍品尽数奉上,侍卫又是一路紧赶慢赶,待到朱棣奚梅到达济南府的那晚,方安顿下来,锦缎和丝线已经呈上。
一路走来,奚梅已经不似在镇江时那般再看见官老爷便会手足无措了,侍卫将东西呈上时,她喜不自胜道:“亏我自幼长在苏州,竟不知世间原有这样好的料子和绣线。”她轻轻抚摸着,抬首对朱棣娇笑,“这样的油光水滑,今晚,你可要帮我一起绘花样子。”
此时,济南都指挥使盛庸及山东参政铁弦正在一旁等候,不知朱棣有何安排。朱棣顾不上他们,对着奚梅道:“我可不会绘什么花样子,你別滑头想着推脱给我,自己说错话,自己想法子补偿。”
奚梅撅一撅嘴不理他,自己回了房里,朱棣这才看向候着的盛庸和铁铉,二人对方才的情景恍若未见,盛庸道:“不知王爷还有何吩咐?”
朱棣瞧着二人的神情不似前些日子那些个地方官员一副酒囊饭袋的样子,心中一时对他们倒有些另眼相看,口中仍淡淡道:“没有了,你们且退下吧。”
不想那铁铉却道:“下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王爷可会怪罪?”
“哦,”朱棣有些好奇,“说来听听。”
那铁铉不卑不亢道:“久闻王爷盛名,今日才得一见,实乃憾事!下官不才,先祖乃是蒙古人,知晓蒙古人精通骑射,朵颜卫尤善奇袭快攻,王爷当年竟在蒙古大败前朝残余兵力,朵颜卫在本最善作战的地形下被王爷一举收服,令下官仰慕不已。下官也算是自幼好读兵书,故而想请王爷多留一日,明晚下官在趵突泉旁的来鹤搂备下微薄酒水,想请王爷不吝赐教,还望王爷不要怪罪。”
朱棣脸上不动声色,心下到来了兴致,这个铁弦,说起话来直来直去。“好读兵书”,他心底暗自思忖,济南是必经之地,将来起事若要绕过山东于战事十分不利,想到此节,他故意透过窗户对奚梅道:“梅儿,这两日赶路累不累,明日需不需休息一日再启程?”
奚梅哪里知道此中关节,只顾笑道:“休息一日甚好,我也能快些做好香囊。”
朱棣对铁铉颔首道:“好。”盛庸与铁铉二人告退。
回到房中,朱棣见奚梅正执笔抵着下颚在想着绘花样子,便凑了过去道:“让我瞧瞧。”
奚梅放下笔用手遮着不让他看,笑嗔道:“方才让你帮我,你不肯,叫我自己伤脑筋。这会子又来惹我,你自去忙你的,别来扰我。”
朱棣转身大喇喇地往榻上一躺:“这样最好,你做好了再给我瞧,也好给我个惊喜。”说完见奚梅也不接他的话,正认认真真地在勾轮廓,极为用心,遂也不再说话,自怀中取出一张羊皮地图,上面绘制着自北平至京师的直取路线,陷入沉思。
即便是要直取京师,但司马法亦云:“军旅以舒为主,舒则民力足。虽交兵致刃,徒不驱,车不驰,逐奔不逾列,是以不乱。军旅之固,不失行列之政,不绝人马之力,迟速不过诫命。”是而济南势必是要拿下,大军刚好可在此驻扎休整,只怕这盛庸和铁铉不是好相与的。
朱棣思量久久,直至奚梅一声长长的呵欠声传来,他转头望去,奚梅早已绘好花样,不知何时,一匹素白锦缎已经被绷在绷框上,困倦之意在她脸上早已掩盖不住。他走过去从她手上夺下,温言道:“看你困的,我又不急在一时,累了就先睡吧,你放心,说了不看的,我想要的也是惊喜。”
奚梅点点头,忍不住又打了一个呵欠道:“已经这么晚了,是该歇了,你不知道,这苏绣要是想绣好,劈线便是头一要紧的,可劈线越是讲究就越是费工夫。”
朱棣拉着她到床上安置下,口中道:“是啦是啦,知道你是为我花心思,快睡啦。”
奚梅翻了个身,嘟囔道:“我是舍不得那么好的料子。”朱棣微微一笑,奚梅话音落了不久沉沉睡去,朱棣亦熄灯枕塌而眠。
第二日起来,天空有些灰蒙蒙的,看着要下雨的样子,朱棣瞧着天色道:“梅儿,济南的趵突泉乃是天下第一泉,你可有兴致?”
奚梅头也不抬道:“你瞧瞧外面的天色,凭它再怎样好也是无趣了,我今日哪里都不去,就歇着。”
朱棣偏要打趣拆穿她:“为我忙着手里的活计,嘴上还不肯承认,也罢,你自忙你的,晚间我要出去应酬一趟。”
奚梅低低地“嗯”一声,自顾自忙着,朱棣凑到她耳边:“你放心,只是去就吃饭而已,并非是花街柳巷。”
适逢三宝刚好奉了朝食进来,气得奚梅放下绣绷,拿起一个包子便塞到朱棣的口中啐道:“这个人,一张嘴真是惹人讨厌,三宝,坐下吃饭。”
三宝已经习惯了,刚开始,奚梅与朱棣用餐时,他在一旁伺候,奚梅便浑身不自在,到底朱棣说了一句:“本王与梅儿在一起时,便是朱棣与奚梅,三宝你便坐下一起吃吧,人多胃口也好。”是以这些日子以来,都是三人一道用餐。
朱棣洋洋自得地咬着包子,嘴里还是不肯歇着,含糊道:“还不是怕你吃心。”
到了晚间,盛庸和铁铉来请,朱棣对三宝吩咐:“你守在这里,丘福陪本王同去即可。”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