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看着洋洋得意的巴富尔,不屑的拿出一份书信,自豪的对巴富尔说道:我法兰西帝国也受到了同样的求援信,荣禄在信中祈求我们法兰西的军舰可以开进长江口,歼灭湘军水师。哈哈。
巴富尔笑谈道:这么说贵国打算接受大清的求援,遵守同大清的《和平条约》,为清军派出军舰,剿灭湘军的水师了。巴富尔的话语带着讽刺和挖苦,一脸奸笑的望着李梅。
“哈哈哈。若是贵国要出兵帮助清军,我们法兰西帝国也不会无动于衷。”李梅不屑一顾的说着,随即离开了英国大使馆。
望着李梅离去的身影,巴富尔冷冷的笑着,对身边的参赞暗暗地说道:早晚,中国市场属于我们大英帝国。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在长江的一处隘口上,八万清军士兵换了衣装,趁着小木船,一个接一个的过江了。荣禄望着不断过江而来的士兵,感叹道,自古长江天险,却被我们如此轻易的渡过了,历史往往是充满偶然,胜券在握,却不得成功,败局已定,却又出现转机,为将者,最为凄凉的就是遇到着这种事,曾国藩离死期不远了。
扬州城外,战况依旧僵持着。持续的进攻并没有奏效,曾国葆气急败环大吼道:我五万大军,竟然攻不下一座只有一万五千人看守的扬州城,这传出去就是笑话。
手下的军官劝慰道:将军,攻城与守城从来都是相互消耗,我们有五万人,而他们只有一万五千人,就算是消耗人数,也是我们会赢,输赢只是时间问题,将军不必着急。
的确如此,瑞麟困守孤城,如果不以进为退,主动突围,迟早被湘军歼灭。就算瑞麟把城中的百姓全部动员作战,也只是被动的被攻击以方。论消耗,曾国葆是有湘军作为后援支持的,但是瑞麟却不同,清军已经没有任何多余的援兵可以派了,一切都靠他自己了。但是好在,十五天,他就可以撤出扬州成了,并且是大功一件,现在还有十三天。
正当曾国葆为攻城纠结的时候,士兵来报:大人,陛下的援兵到了。一听到援兵,曾国葆大喜过望,高兴的说道:大哥真是的,我自己能攻下的城池,还要派援兵干什么。说着兴奋的出城迎接曾国藩的援兵了。
大营外,规规矩矩的站着一个百人方队,小伙子们精神抖擞,血气方刚,一只手里握着一把大刀,另一只手里握着湘军自产的步枪升龙枪,腰间还带着一把手枪。这样的配置,在全中国都找不出第二支了。十五岁的邓源,冷冷的望着前方,虽然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战场,但是经过前两次的战斗,他已经迅速成长起来了。一个男人的血性被彻底的激发了起来。
走出大营的曾国葆看到所谓的援兵,失望极了,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援兵竟然只有这么一点人。曾国葆无奈的笑道:大哥派这么点士兵来干什么,难道他不知道,我这里有五万战士嘛。我看你们还是回去吧。
这支百人小队的队长,不是别人,正是李鸿章的另一个护卫长,邓源的直系上司,林队长。本来他不会出现在扬州战场上,但是邓源一心要来,而李鸿章明白邓源已经被曾国藩看中了,绝非池中之鱼,他日必定化身为龙,成就千古不朽之功绩。李鸿章早做打算,同意让邓源去扬州前线,让林队长暗中保护邓源,虽然邓源英勇,毕竟也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一个参军两天的新兵。而林队长却不同,这些年身经百战,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瞬间,是李鸿章最为信任的亲信之一。
林队长陪曾国葆笑说道:将军,我们是陛下派来学习的,希望能从将军身边学到一些皮毛,还请将军不要吝啬,有什么任务就派给我们吧。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曾国葆笑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到西门前线去吧,那里是这场战争最为激烈的地方,也是最难打的地方,如果你们能够从那里攻入扬州城,我就向大哥给你们请赏。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