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最后的历史 > 第一章 称帝

第一章 称帝

曾国藩见况说,刘军师已经破解了《推背图》。李鸿章突然想起刘军师前几日出城前对他说的唯一一句话:亡国灭种不远了,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这几年李鸿章随曾国藩东征西讨,大小恶仗数百起,从来没有过今天这样的感觉。

曾国藩接着说道,我让刘军师去做些其他事了,他不在这里,我给你们说说《推背图》所预言的事,你们看这里......

三人听罢,神情凝重,将信将疑,一时间都沉默了下来。曾国藩说道:历史如果真的这样发展,我中华民族恐怕就要消失在宇宙里了,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谈谈吧。

三人语塞,看着曾国藩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李鸿章知道,曾国藩这几天一直再看《推背图》又将军师l刘蓉派出去,恐怕早有打算,自己也没有任何办法,多说无益。

张之洞7岁时随父到兴义府城就读,13岁始回河北原籍应试,考取秀才;15岁时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成“解元”;26岁考取进士第三名,成为“探花”。如此科举之路可谓朝野震惊,而学识也没有几个人赶得上。可就是在这《推背图》面前束手无策,在国家未亡之时不知何去何从。

左宗棠常被世人称为”非凡之才“尤其军事水平,恐怕超越了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虽然科举多次不顺,但却被曾国藩赏识,招致麾下,细心教育培养,如见早已可以独当一面,可曾国藩所说的问题他也无能为力。

”好吧,你们一言不发,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大清自1840年以来,只打了两场仗,两次鸦片战争,我们没有一次是赢得,所有我们的领土被俄国人占,被英国人占。我们的税收要听英国人的话,他说收多少我们大清才敢收多少。我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却得开放口岸和洋人通商,让洋教传入我上国,洋医生,洋老师都来了。我大清还是我中国的大清吗?《推背图》不管它准不准,按照这个形式发展下去,我天朝上国早晚被洋人刮分,我们的子孙不会在姓曾姓李姓张姓左,他们都改洋人的姓了,我们的妻女都变成洋人的奴仆,洋人在我们的土地上作欢而我们还便成他们的奴隶,他们会喝我们的血吃我们的肉,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临我曾国藩第一个率家跳湖。但是我们中华民族不能灭亡,不能因为国家的软弱就让五千年的文明中断,也不能因为《推背图》所预言的一系列条约丧权辱国,被洋人逐步蚕食,而亡国灭种。我们要活下去,中华民族要永远存在下去,中华文化要永远传承下去。我们要阻止预言。因为国弱而国亡,所有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强国,大清是满人的大清,不是我们汉人的大清,不是我中华民族的大清,大清保护不了中国就让我们来保护中国,大清要和洋人签条约,就让我们撕毁所有条约,洋人要侵略我中国,就让我们把洋人赶出中国。我们不得不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推翻清朝赶走洋人。“曾国藩不紧不慢的说着,边说边注视着三人的表情动作,观察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听曾国藩说罢,三人感到格外震惊,曾国藩要建国,要自己当皇帝。李鸿章常年来跟随在曾国藩身边,从来没有发觉曾国藩有称帝的野心,而且时刻恪守君臣之礼,三纲五常,以儒家君臣父子的信条约束着自己,甚至觉得曾国藩是追求儒家理想的圣徒。

可现在呢,曾国藩要称帝,要建国,李鸿章虽然能过理解曾国藩救国救民的理想却一时难以接受,不过李鸿章不愧是杰出的政治家,知道曾国藩建国对他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李鸿章立刻表示:恩师所言甚是,当今中华纷争不断,需要建立新的国家,需要有新的君主,恩师应该称帝。

左宗棠一直在曾国藩手下做事,却一直缺少机遇,所以至今寸功未建,而又想报答曾国藩的知遇之恩,对曾国藩想要建国救民的想法有所迟疑但仍然说道:大帅应该登基,属下愿替大帅扫平蛮夷,还四方海清河宴。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张之洞早已对清廷失去了信心,但他作为理学大师,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起兵造反这种事他做不出来,更何况为什么要拥曾国藩为帝呢?虽然张之洞一直也很尊崇曾国藩,可他无法接受曾国藩做皇帝。

见张之洞默不作声,曾国藩不喜也不怒地说:新国是要建的,但是皇帝得由孝达来作,孝达是天下士子的代表,他出面做皇帝天下读书人就无话可说了,没有话说天下就安定了,孝达这几年做山西巡抚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喜欢,民心就安定,民心安定国家就会稳定。

见曾国藩这样说,张之洞十分紧张,简直是汗如雨下,张之洞急忙说道:大帅啊,虽然现在国力羸弱,官员腐败,洋人侵入,但是要推翻清廷另建朝廷,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啊,大帅,我不同意另建朝廷,并不是因为想自己做皇帝,而是我害怕呀,我害怕千百年之后,老百姓会骂我们为了一己私欲,置天下而不顾,打着救国救民的幌子去过帝王的生活,不忠不孝啊大帅。

“张大人,自从刘大人破解《推背图》后,老爷一直没有休息。”说话人正是曾国藩的侍女阿琼,“老爷他一直在想救国救命的对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老爷他也不想做皇帝,可老爷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而且刘大人说,这个时候谁要建国救国,就会子孙死亡葬生之地......。”

“住口”曾国藩一声呵斥,阿琼停止了诉说,用手绢轻轻擦去泪水,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大家闺秀风范,完全不像一个侍女。

听罢这些话,张之洞内心十分矛盾,他觉得建国救国不是一个好方法,但自己却想不到其他办法救国,也没有办法阻止《推背图》的预言。

几番思索,一声轻叹:也罢,如果能救国,我个人的名誉又算什么呢,大帅,我全力支持你称帝救国,愿为马前卒。

终于三人都同意曾国藩建国救国的主张了,曾国藩表情淡淡的,就像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可就在这时,下人来报,圣旨到。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