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了笑,接着说:“你告诉我,大学生,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有这种东西,谁会在身上带着盐下墓?”
我一想也是,下墓又不是野炊,没理由随身带着盐,要是独自一人不小心中招了,任你身手再好,也回天乏术。
“也不知道刘风他们怎么样了,你说他们几个会不会已经出去了。”
我有一句没一句的与和尚说着,总忍不住四处张望,生怕一个不留神,那种鬼面虫就爬到我身上。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被和尚说心里面有阴影了,我只觉得浑身上下到处痒的难受。
“这哪说的准呢,那种范围的爆炸肯定是炸不死人的,怕就怕他们没我们运气这么好,还能找到个水潭子爬上来,尤其是那老头儿,啧啧,我看够呛。”
和尚撇撇嘴,继续埋头苦干,一把折叠铲挥舞的飞快,棺材周边的土很快就被清干净,隐隐约约整个棺材下面都被他挖出一个坑来。
“你小心点儿,别动作太大把棺材给弄倒了。”我连忙提醒着他,和尚却意外的听话,直接停了下来。
“等会儿,不对劲儿啊!你过来看看,这已经挖了这么深了,怎么还没见底?”
我对于开棺这种事可以说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听到和尚叫嚷,朝他挖土的地方瞥了一眼,也看不出什么异样来。
“可能……里面的人比较高吧,所以棺材就做的长了一点儿。”
和尚立即反驳说:“不可能啊,这里面的人难道还能比姚明高么,古代人民饭都吃不饱,哪能长这么高。”
我被他说的也有些好奇起来,便蹲在和尚挖出的坑洞边缘,低头仔细的去看。和尚又非常配合的又用铲头刨动了两下,我这才发现他所说的问题。
原来这副棺材只是埋在外面的部分就有接近一米五的高度,现在和尚已经向下挖了同样的深度,却依旧没有见底,这也就从另一方面说明这棺材里面的人至少有三米那么高。
“会不会是得了什么怪病?这世界上无奇不有,他这么高了,所以棺材没地方放,就这么插在了土里面。”
我尝试着找个说法,和尚笑了起来:“这就更不可能了,出现了这种异类,我要是他爹,我就亲手把他掐死。”
我没好气的说:“这洞穴也算是人家墓室,你还想当他爹,活得不耐烦了吧。”
感觉到站在上面看始终不怎么真切,我便直接跳了进去,站在棺材旁边,直觉告诉我,这副棺材肯定对解开整个墓穴的谜团有着重大意义。
“你下来也没用啊,这下面什么都看不出来,论倒斗你还能比过我么?”
和尚阴阳怪气的说着,我懒得理他,蹲下就近了仔细的观察着上面每一个角落。
在我的印象里,漆器是中国古代工艺品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除了商周的青铜器以外,从战国时期开始,不论是平时生活中的工艺品,还是陪葬品,棺材皆是使用漆器。这些知识,全部得益于我喜欢泡在图书馆的缘故,没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你看,这副棺木上使用的是那种普通漆树汁制成的棕漆,战国之前漆器价格昂贵,除了贵族王室,平民根本用不起。还有这个花纹,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应该在一本杂志上的出图文物里面,你让我好好想想。”
我皱起眉毛,飞快的在脑海里思索着,有种卡在喉咙边迟迟说不出的感觉。和尚满脸意外之色,也蹲下点点头,冲我竖起个大拇指,终于乖乖蹲在一边不再说话了。
这种纹路其实非常简单,只是使用刻印的方式,用流畅的线条“回”字形刻在了棺木上,线条有方有圆,其象征意味肯定是要远远大于实物描绘的意味。大约过了半分钟的时间,我才终于记起,曾经楚国的出土棺木上,刻有一模一样的纹路。
这种花纹叫做云雷纹,顾名思义,是以曲线代表云彩,方线代表雷电,象征着太阳与云雷共同出现。在商周的青铜器上非常频繁的使用,继春秋之后,楚国这种巫术文化特别浓郁的国家,在棺木上也经常会延续绘出这种纹路。
联想到之前见到过的尸俑与波折虫,这种诡异而类似蛊术的东西与巫术文化实在太过于接近,说不定就是楚国墓葬。终于不用像闷头苍蝇一样乱撞,而是切切实实找到了线索,我顿时兴奋起来,想要尽快把这个发现告诉和尚,可真当我抬起头来,整个人都傻住了。
和尚消失了。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