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您这么清楚啊,您这两天已经来过了?”常信笑道。
“这两天没来过,但以前来过,还到育苗池那儿去做过采访报道,所以对那儿的情况我记得很清楚。23号那天听说出事了,我就打电话跟村里一位以前采访认识的熟人打听情况,他一说我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说话间车就到了村口一块停车场停下,常信跟在黄元达、徐显慧身后下了车,黄元达抬手指着北边一幢七八层的建筑介绍起来:“这幢楼是‘游家沟酒店’,是他们公司开的,三星级标准,主要是接待一些人数比较多的旅行团,散客一般很少在这儿住,都是住到村民开的农家乐去。旁边那幢矮点的就是游家沟集团公司的总部办公楼。再过去那头那几间平房是他们的村委会。常先生你就跟着我们走吧,我带你到一个农家乐去住,环境比这酒店里好,价格还比这儿便宜,老板跟我也熟。”
“哈哈,好的,谢谢黄先生。”
三人出了停车场,黄元达带头,却不向村里去,而是调头顺着来时的公路走,走出百十米远,拐上了路右侧一条铺着碎石子的岔路,又走了几分钟,三人来到一个用竹篱笆围成的小院门口。竹门门头的一块木匾上镌刻着“竹里居”三个隶书字,院门外有一个椭圆形的池塘,不大,但是看设施应该是可以钓鱼的。从外面看去,小院里的主体建筑是坐北朝南的一幢外墙贴了瓷砖的四层楼房,西面有一排四间红砖平房,东面和南面沿着篱笆种了一圈疏密不均的湘妃竹。中间空地上摆放着几张大小不一的饭桌,饭桌头上有葡萄架,此时正是葡萄成熟的时节,一串串紫色的葡萄从架上垂下来,有些低一点的,稍微一抬手就能摘到。
小院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黄元达径直走进院门,扯着嗓子用方言喊了一句什么,似乎有个女人的声音答应了一声,随即西面一间耳房里就走出来一个女人,约莫三十上下,个子不高,略微有点胖,腰间系着一条围裙。
女人看见黄元达,就迎了过来,两人攀谈起来,用的都是方言,常信一个字也听不懂,不过看起来他们好像确实很熟。
女人和黄元达攀谈了几句,就带着三人进了小楼一楼去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常信抢着交了钱,又让老板娘回头把发票开给黄元达,黄元达笑呵呵的口头上推辞了几句。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