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虽然与曾我们政见不同,但是毕竟还有一颗爱国之心,他所担心的几个问题都反映给了我们安全部门,其中芥子毒气弹的下落一直扑朔迷离,另外一点,是我们安全部门职以外的情况,那就是“海眼”问题!
海眼问题属于玄学范畴,是国家没有正面认可的学科,但是又是几千年文化精髓的传承,所以我们以高度重视的态度,来对待此事,正好文大师和几位风水师在场,也参与了这个事,本来我们还打算邀请这方面的专家前来,没想到你们却在我们之前找到一口古井,所以我们负责的同志急忙汇报了此事!”
原来这工地早就被安全部门监控了,只是这么一大片地皮,谁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要不是我们找到槐树井,这事恐怕还要被搁置。国人的习惯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几十年扑风捉影的事,总不能正片儿地皮刨地三尺的找吧,恐怕这工程量也小不了,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问题,万一找不到,这责任算谁的?
刘处长笑容可鞠的看着文笑天和我们:“文大师,几位,情况就是这样,我想几位都是有修为的高人,也都是爱国的仁人志士,对于槐树井的解密和温宅案的解密,还希望得到各位的鼎力帮助!”
文笑天沉默不语,我和老易毕竟年轻,一沾爱国的事,那就激动无比,义不容辞。刘处长始终是看着文笑天的双眼,良久,文笑天长叹一声:“哎……此事,想不想参与,都必须参与了,只是我这把老骨头没什么可惜的,这两个年轻人是玄学领域中的佼佼者,别让他们冒险了!”
刘处长一副全凭文大师安排的样子,我和老易却很着急:“那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啊,起码出谋划策,也算是为国家效力了!”我急忙的说到。
刘处长当然是希望我们能一起帮忙,文物局老陈也在一旁劝到:“是啊,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让他们留下吧!”
“帮忙可以,但是事先说好,如有危险,不可擅作主张出手救人,杀师地的能力还未探明,不可以三个人全都搭进去!”文笑天一脸严肃的说着。
我明白这是干大事的人必有的铁石心肠,是经历过危难的人总结出来的最为冷静的方案,就像在战场上保存战斗力一样,有些伤员宁可举枪自杀,也不愿意战友前来相救,就是怕连累别人,并且还完不成任务!
槐树井解密临时小组成立。刘处长为组长,文笑天、老陈为副组长,其他人要么负责设备安全,要么就是外围警卫,我老易石勇一组,负责对资料和井下发现物的记录整理。
姜唤章老人留下的资料里提到一个人,姜在调查温宅时发现这宅院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当地人称为鬼宅,而温费劲心思的从载洵手里弄过这房子来,不会不知道这是鬼宅,所以姜唤章调查了载洵的情况。
载洵搬来天津后和一位姓沈的家人修建了这个宅院,而这沈姓家人,正是清代著名风水玄空派大师沈竹礽的后人,沈竹礽的儿子沈祖绵则是近代《沈氏玄空学》的作者,近现代的风水大师,载洵的这个家人则是沈祖绵的堂兄沈祖清!
姜唤章调查载洵的时候,载洵已经是病入膏肓,也不知道姜用了什么手段,最终从沈祖清的口中探的一些消息。
载洵贵为爱新觉罗氏皇族,出生于醇亲王府,他是醇亲王奕譞的第六个儿子,光绪帝的弟弟!自幼便对西方科学和东方神秘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年仅22岁的载洵成为大清朝最后一位海军大臣。
载洵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什么原因,从海外得到一份情报,情报中详细的告知日本人在中国大量派出勘测人员,勘探中国的煤矿、森林等资源,并且还派出神秘的阴阳师赴京津一带,勘测什么“海眼”
载洵不明白什么是“海眼”,找到当时的风水大师沈竹礽请教,沈告诉载洵这海眼自古有之,但很难定位,多数都在江河湖海之中,也有极少数的载陆地上,海眼就像人的穴位一样,一受刺激,天地皆惊,必出水患!但往往陆地海眼又是龙脉所在。守得住这穴眼便保得住江山!
载洵当时深感大清朝内忧外患,恐怕江山不保,于是邀约沈大师一同前往天津调查此事,但当时沈竹礽年事已高,不宜外出,于是就派子侄沈祖清到载洵身边,沈祖清自幼得了家学祖传,一身本事不亚于叔父,辛亥革命后载洵与沈祖清到天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一直到死。
姜唤章的资料里没有说载洵和沈祖清如何找到这海眼,只是说天津九河下稍,共12处海眼河眼,其中九处在水中,三处在陆地。一处在三叉河口,现今此处早已被发现,并在其上盖有形状奇特的建筑物,名曰博物馆,实际上从未开放,这个河眼已被封住!另外两处就是槐树井这个,和北宁塔下面有一个。
北宁塔……我隐隐的感觉那下面有这一种生命体或者是能量,让我不安。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