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荒地上竖立的怪石,我在山鞍上估摸着它们顶多有半米高,下到这里才发现这些石头至少有我两个高,呈黑褐色,少数几个遭到侵蚀而崩裂的露出了灰白色。这些怪石形态各异,形似窄瘦的太湖石,表面和癞蛤蟆的皮肤一样,坑坑洼洼的,有些凸出部分还很圆,我伸手一摸,也很光滑,有些石膏的感觉。它们数量虽不多,但分布得极为巧妙,像是保持着某种阵型。
走惯了软绵绵地松叶垫,突然踏上这硬邦邦地黄土,确实有点不习惯,加之左小腿的异常,我连迈腿,收腿都要提前在脑子里设想一下。
在怪石阵外围徘徊了片刻,很快,天色已晦暗。湘梅说即便避开荒地里的怪石头,沿着圆谷边缘走,从这端的荒地走到那端的常青林也要些时间,何况我还要背着小鸹子,她建议我们退回到山脚下,寻一荒草地休息,明日再行动。
我想了想,就算今晚勉强进入圆谷那端的常青林,我们也还是要休息,并且那林子怎么看都不如这边的荒地安全,最重要的是我也走不动了,再遇到危险能不能逃脱还是个未知数……于是我接受了湘梅的建议暂时先返回,就在我们转过身,第一次从谷底仰望周围的群山时,我霎时明白了“鬼脊”的含义。
一条墨绿的松树林带在群山山腰间环绕一圈,也就是说东西南北,无论从哪个方向下山,都会走进松树林。这环绕在山间的松林带显然是有人刻意为之,就拿松树林中的松树来说,不仅树种奇特,而且那松脂味儿肯定也有问题。如此看来这圈松林带显然是为了防止外人进入圆谷谷底,这也就解释了林中为何会有一层挥之不去的尸气和遗落的衣着。
弄清了“鬼脊”的所指,但还有一个疑问我始终想不通,那些打猎的,捡柴的,寻宝的普通人是怎么逃离这条“鬼脊”的?难不成这条“鬼脊”是专门对付导魂师,老鸹子等行当人的……
我将心中的疑问和看法全盘道出,湘梅姐思索了片刻,然后也表示赞同,她认为刘家先祖定是为了防范我们这些专与死人打交道的活人下到谷底,毕竟七星地宫里藏着四十九口小出龙钟,要是被人盗了去,后果不堪设想。
随后,我们返回到山脚下,在谷底边缘地带找到一片稀疏的枯草地,生火休息。延舅失踪了,我们手上就只剩下一顶帐篷,但食物还很充足,熬个四五天没问题。
现在想想,那晚在升仙村农家乐,延舅将所有东西都分为三份的做法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或者说是早有预谋的。说实话,怀疑延舅,我心里也不好受,但是他的秘密越来越多,行为也愈发的古怪,尤其是今天的失踪,怎么看都像是有意为之。
本书来自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