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地窖情况的日伪军再次扑来,高家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传宝娘为营救乡亲们而壮烈牺牲。
面对残墙断壁及被日军屠杀的百姓,高传宝悲愤之极。发誓要杀进县城与鬼子拼个你死我活,众队员纷纷响应,被父亲高老忠制止。父子俩发生激烈的争吵而陷入冷战。
当高家庄人民还未从灾难的痛苦中走出时,日军已经在与高家庄近在咫尺的黑风口修筑了炮楼。从此,冀中平原炮楼林立,抗日形势十分险峻,可以说是一枪打穿根据地。
高传宝在赵区长的教育下顿时醒悟,带领游击队员们利用黑夜的掩护悄悄了将地窖改造成地道,形成了既可以藏身又可以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
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传宝率领游击队员们利用地道成功地击溃敌人一次次进攻,恶贯满盈的山田得到罪有应得的下场。可狡猾的汤丙会却趁着黑夜死里逃生……
地道战胜利的捷报传遍冀中大地,各路英豪络绎不绝地前来取经,高传宝笑称,我们的地道战是被鬼子的刺刀逼出来的。此时,一位美军军事观察员在女记者书匀陪同下从延安秘密出发前来观摩……
山田暴毙后,替而代之的是一位极端狡猾却又胆小如鼠的井上。他上任伊始不但带来了日本爆破专家,雄心勃勃地发誓要彻底将高家庄游击队消灭在地道里。同时,逼迫中医苗旺旺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潜伏进高家庄,得到地道地图。
消息传来,区委针对敌人的动向特意从山东请来地雷大王聪博夫妻,一场地道地雷爆破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美军观察员等不适时宜地来到危机四伏的高家庄……
美军观察员参观地道后,对此表示嗤之以鼻,啧啧讥讽。此时,掌握地道图纸的日伪军杀气腾腾有备而来,高家庄再次面临巨大考验……
战火在地上地下同时爆发,虽然地道遭受到严重破坏,但在地雷大王的协助下,高传宝率领队员们迅速扭转被动局面,敌人爆破专家命丧地道,但地雷大王的新婚妻子却永远地留在了高家庄……
美军观察员目睹了战斗全过程,不得不对高传宝及英勇的中国人民挑起大拇指。
不甘心失败的井上祭出杀手锏。一支针对地道经过特殊训练的日地道特种兵悄悄潜入黑风口,挖通了高家庄的地道,伺机侦查……
而这一切高传宝们均无所知,致命杀机像无形的魔鬼正悄悄向他们扑来。
高传宝等在改造被敌人爆破专家炸毁的地道时,突然遭遇正在窥探地道的日特种兵。一场地道大战猝然打响,高传宝等被迫转移到邻村……
高传宝痛定思痛总结经验,决定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设计将敌特种兵引进地道,利用敌人的点式爆破成功地将日特种兵逼出地道,乘胜追击将此死死困在黑风口炮楼。而胆小如鼠的井上此时已被地道战吓破了胆,患上闻“地道”两字便抽搐的怪病。
高传宝率领队员们对黑风口展开了麻雀战、破袭战、爆竹战等战术。
抗战的曙光即将来临,区委决定攻打常山县。高传宝率领大康、牛娃、陶气等队员通过秘密地道潜入县城……
攻坚战异常悲壮。城内,高传宝率领队员成功地将敌人弹药库摧毁,大汉奸汤丙会死于非命。井上见大势已去,几次欲尽忠天皇却但胆小而放弃,欲化妆潜逃……
危急关头,高传宝率领队员们冲破敌人一道道防线成功地将城门打开。大康、林霞这对相约抗战胜利后举行婚礼的恋人,在打开城门的瞬间相见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大康的胸部,一腔鲜血将天空染红……
地雷战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山东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地雷是当时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抗战时期,地雷大显神威,不仅在山东海阳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胶东抗战史上涂上了浓重的一笔。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地雷战》是一部经典之作,影响甚大。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地雷战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县普遍展开。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磊石、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中去,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地雷战广泛开展后,地雷供应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文山后村民兵于化虎、李树梓、于希水、于进湖等爆炸骨干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研究造雷问题。他们经过反复试验,先后研制出了石雷、绊雷等多种雷。此后,赵疃、“五虎村”、栾家、夏泽等村民兵也创造了石雷。
赵疃、文山后、小滩村适宜打游击战,这三个村地雷战也开展的最为活跃。敌人几次要到内地“扫荡”,都被他们掐住了喉咙,打得狼狈不堪。三个村因此而被胶东军区誉为“特等模范爆炸村”。当时,赵疃的赵同伦、赵守福,文山后的于化虎、李树梓,小滩村的孙玉敏最为有名。孙玉敏虽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却是一员杀敌虎将。她曾到五六里外的村庄去送情报,还只身深入虎穴,瓦解出当汉奸的舅父张贤斌。她曾教会了四十多名妇女埋雷、造雷。他们在雷坑里埋上一些石子、铜钱、碎锅铁之类的东西,使地雷的杀伤力倍增。赵疃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炸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这样,不仅打了“蛇头”,还对瓦解伪军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整个盆子山区成了广大民兵开展麻雀战和地雷战的用武之地。敌人每次出动都以大批的伤亡而败退。
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他们遇见了“踏雷”,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围撒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绊雷”,他们就远远地用铁钩子勾出来。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我们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敌人起出母雷,子雷跟着爆炸;敌人捉老百姓在前面踏雷,他们就研究出“拉雷”,把群众让过去,专炸鬼子的大队人马,;敌人无规律的走,他们就实施“飞行爆炸”。在不断的实践中,他们先后制造和改进了“丁子雷”、“水雷”、“梅花雷”等三十余种雷,使敌人防不胜防,屡遭雷轰。那时,赵疃、文山后、小滩是开展地雷战最活跃的村庄,是胶东军区有名的“特等模范爆炸村”。他们把大量的地雷埋到敌人的交通线和进攻地段上,敌人走大路大路炸,走小路小路炸,走崖头、山岭、海滩和庄稼地也难逃挨炸。有一次,敌人出洞到文山后,发现路上埋着地雷,仍然依照旧例,用铁钩子把地雷钓好,然后急忙卧倒,可是一钓却是假的,真雷却在敌人卧倒处爆炸了,汉奸队长和几个鬼子被一同炸上了天。为了对付敌人的扫雷组,民兵们又四处扒出新土,故意露出可疑的痕迹,把雷埋在没有新土的地方,使敌人上当受骗。当敌人发现没有新土的地方设有地雷的秘密后,民兵们又在新土处埋上地雷,在新土旁插上草人,草人身上写着“打倒日本鬼”的标语,敌人一见,必然气愤地上前拔,即遭雷炸。为了麻疲敌人,民兵们还研究了一种在地雷腹中自动点火的“慢雷”。有一次鬼子把起出来的地雷,小心谨慎地带回去研究,忽然轰的一声,地雷爆炸了,把屋子里的敌人炸得粉身碎骨。日伪军走到哪里,地雷就响在哪里,敌人每次“扫荡”均遭杀伤。当时在群众中曾流传着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轰隆隆,轰隆隆,炸的鬼子开了花。
为了避免踏雷,敌人又想出了一条更毒辣的手段,这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要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敌人尾随在后面。为了不伤害无辜的群众,民兵发明了一种“长藤雷”,等前面的群众走过以后,埋伏在旁边的民兵迅速扯动长线,随着几声巨响,敌人被炸的血肉横飞,而老百姓却安然无恙。
敌人6路运粮失败,又改从海上运粮。轮船开到何家村以南,那儿没有码头,船靠不上岸,日军便叫伪军下水扛粮。赵守福、于化虎等通过调查,摸请了敌人下水扛粮的往返路线,便提前把水雷埋在敌人往返的路上,等敌人扛着粮食靠近岸边时,水下的连环雷一齐爆炸,敌人大批倒毙在水中,民兵们趁机把粮食抢走了。以后敌人改用飞机运粮,但狼多肉少,根本满足不了需要。因而只能向“西寺”日军那边丢。但飞机飞的太低要挨打,飞的太高又投的不准,投了三次东西,结果只丢进“西寺”一包罐头,其余的全掉在围墙外边,倒成了民兵们的慰劳品。被困守的敌人坐立不安。
小丫头一边坐在地上一边脑袋回忆着以前看过的片子,想一想那么多的办法,可到她这里要怎么应用,地雷战,可是谁会地雷呀!
“谁会埋地雷呀”小丫头抱着脑袋头疼的叫喊,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丫头,你赵大爷就会地雷”一直都在默默关注小丫头的爷爷接茬。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