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航空之王 > 第74章 ARM、MIPS和SPARC之

第74章 ARM、MIPS和SPARC之

能不能与杰克.特拉梅尔联系,向他推销risc处理器呢?点开杰克.特拉梅尔的个人履历,李怡炫很快就放弃了。

这个杰克.特拉梅尔性格很怪,不是一个好打交道的一个人,特别是他有严重的种族歧视倾向,还有他参过军,在朝鲜与志愿军打过仗,因此他骨子里非常的厌恶中国人,李怡炫找上门去只能是自取其辱。

他之所以进入个人电脑这一行,是他在76年参观参观了苹果公司推出的苹果1型电脑,当时乔布斯是极力劝说杰克.特拉梅尔买下苹果公司,可听到乔布斯喊出100万美元的报价把杰克.特拉梅尔给吓跑了,于是康懋达决定自己开发个人电脑。

而且还有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康懋达有自己的半导体工厂——e公司推出的至强处理器,完全属于arm范畴。

这几款处理器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arm公司的risc处理器是为了提高处理器运行速度而设计的芯片体系,它的关键技术在于流水线操作即在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多条指令。

相较复杂指令集cisc而言,以risc为架构体系的arm指令集的指令格式统一、种类少、寻址方式少,简单的指令意味着相应硬件线路可以尽量做到最佳化,从而提高执行速率。因为指令集的精简,所以许多工作必须组合简单的指令,而针对复杂组合的工作便需要由编译程序来执行。

因此arm处理器的特点是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二是大量使用寄存器且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指令执行速度更快;三是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四是指令长度固定,可通过多流水线方式提高处理效率。

但arm缺点也很明显,它只适合移动终端的嵌入式cpu解决方案,如果要作为服务器cpu,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个中低端cpu,比如说intel的至强处理器就是这种类型。

相比之下,mips和sparc就不同了。

mips是超高效精简指令集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种,与当前商业化最成功的arm架构相比,mips的优势主要有五点:一是早于arm支持64bit指令和操作,像mips面向高中低端市场先后发布了p5600系列、i6400系列和m5100系列64位处理器架构,其中p5600、i6400单核性能分别达到3.5和3.0dmips/mhz,即单核每秒可处理350万条和300万条指令,超过armcortex-a53230万条/秒的处理速度。

二是mips有专门的除法器,可以执行除法指令;三是mips的内核寄存器比arm多一倍,在同样的性能下mips的功耗会比arm更低,同样功耗下性能比arm更高;四是mips指令比arm稍微多一些,执行部分运算更为灵活,更主要的是mips的指令集源代码相比于arm来说,中国人更加容易理解,不像arm和sparc,只适合西方人,不适合东方人,中国人看到它,有时候会崩溃。

五是mips在架构授权方面更为开放,允许授权商自行更改设计,如更多核的设计。

同时,mips架构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mips的内存地址起始有问题,这导致了mips在内存和cache的支持方面都有限制,即mips单内核无法面对高容量内存配置;二是mips技术演进方向是并行线程,类似intel的超线程,而arm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物理多核,从目前核心移动设备的发展趋势来看物理多核占据了上风。

三是mips虽然结构更加简单,但是到现在还是顺序单/双发射,arm则已经进化到了乱序双/三发射,执行指令流水线周期远不如arm高效。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mips相比arm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更大的发展潜力,mips的应用范围比arm更加地广阔,mips不但可以作为服务器的高端cpu,由于mips比arm拥有更多的寄存器,使得mips比arm更加省电和节能(比arm节能25%),因此它比arm更加适合作为移动终端的嵌入式cpu方案。

而且mips结构是所有risc处理器中最简单的,因此cpu设计师在设计时,因为它构架简单,因此它的设计周期很短,可以应用更多先进的技术,开发更快的下一代处理器。

更加重要的是,mips是所有risc处理器中是兼容性和通用性最好的处理器,他不但具有向下兼容能力,甚至还有良好的向上兼容能力,通用性也一点不比x86差,因此它完全可以作为桌面电脑的处理器。

事实上历史上risc与cisc之争,其实就是mips与x86之争。

既然mips被你说得那么好,那为什么mips在与arm竞争中,反而是arm最终赢得了胜利,以至于mips呢?最后反而还被arm给收购了呢?

其实mips失败,不是失败在技术上,而是失败在商业上,因为mips是几个大学教授搞出来的,因此mips身上有着浓厚的学院派发展风格,众所周知让教授搞研究可以,但要让教授搞商业,我只能呵呵了……当然不排除教授里面有极高商业天赋的,但显然这几位教授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