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这才高兴起来,撒娇似的捶了王二石一下,笑道:“说了这么多话,就你后面这句话最有道理。”
王二石和赵氏为自己打的好主意而沾沾自喜,他们并不知道,跟他们一样打李芸主意的,还有叶氏。
李芸自是不知道自己成了香饽饽,即便是知道了,也不过道一句想得美,让他们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明之轩驾车技术很好,马车在石板修成的官道上平稳地前行,只听到车声隆隆,马蹄声答答,车厢内只感觉到细微的摇晃。
徐氏掀开马车的窗帘,看着窗外风景后退,有些感慨地道:“十二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十二年前她来到六合村,便再也没有踏出村子一步,今天,是十二年来的头一回。
王老石接口道:“呵呵,是呀,我还记得你当初嫁过来的时候,一个娘家人都没有,如今,已经有儿有女了。”
徐氏有些尴尬地强笑道:“呵呵,我跟养父养母的关系不好。”
徐氏当年嫁来六合村,当时在村里曾经轰动一时,被村民们谈论了很久。
当时,徐氏独自背着一个包裹出现在六合村,在没有娘家人送嫁的情况下,前来与李长顺完婚。不巧的是,原本好好的李长顺忽然得了重病,病得不省人事。王氏为了替李长顺冲喜,做主让李三代替李长顺与徐氏拜堂成亲。
徐氏没有娘家人送嫁,李三代替兄长与嫂子拜堂,这两件事都很不寻常,何况徐氏美貌,村民们这一生从未见过如此天仙般的人物,这让大家对当年的婚礼印象非常深刻。
对于没有娘家人送嫁,李家当时的说法是,徐氏自幼寄养在远亲家中,跟养父母一家关系不好,因此他们收了李长顺给的彩礼之后,连嫁妆都没准备,更别说亲自送嫁了。
王氏一直对徐氏看不上眼,也有这件事的因素在里面。
还好,后来在徐氏精心照顾下,李长顺慢慢恢复了健康,与徐氏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日子。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李长顺最后还是英年早逝。
想起陈年往事,徐氏的眉宇之间隐有痛苦之色。
李芸握了握徐氏的手,担心地低声喊道:“娘!”
徐氏回过神来,尴尬地笑了笑:“没事。”
王老石不经意触碰到了徐氏的痛处,自知不妥,尴尬地咳了一声,转移话题道:“李芸她娘,这次要当庭指控你小叔,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李芸心中暗自冷笑。如今王老石比她还上心,比她还希望李三被判刑。即便徐氏不肯指控李三,他也不会放过李三。
徐氏咬了咬唇,重重点了点头,默了默,迟疑道:“只是,我娘……不知道能不能通融一下,不要控告她袭击官差的罪名?或者,可以让我娘判得轻些。”
王老石面有难色:“不是我不肯通融,只是我如今也是有心无力。这事早就报了上去,如今也由不得我做主。听说最近从京城新来了一位巡抚大人,铁面无私,公正廉明,如今正在我们昌兴县巡视,有他在,县令大人也不敢徇私枉法的。这次审案,巡抚大人应该也会听审的。”
李芸忽然来了兴致,问道:“新来的巡抚大人?是什么样的人物?是不是相貌威严的白胡子老头?”
巡抚可是主管一省军政和民政的大官,权力很大。能做到这个级别,起码都得五十好几。李芸前世当面见过最大的官儿也就是镇长,如今能见到一省主管大官,她不由得有些兴奋。
王老石捋了捋胡须,面有得色道:“这话你要是问别人,肯定不会有人知道。要问我,可就问对了人。我跟乡长是多年的老友,这也就是我,他才会说。不然,哪能随便谁都知道巡抚大人的底细?”
王老石自我吹捧了一阵,才切入正题:“新来的巡抚大人可不是什么白胡子老头,听说他也就三十几岁,一表人才,那气度,少有人能比得了。听说他十八岁就参加了殿试,是当今皇上钦点的探花郎。后来便在京城为官,深得皇上倚重。如今皇上将他外派到地方,也就是历练个三五年,便会召回京城,加以重用,前途不可限量呢。”
李芸不禁对这位大人物肃然起敬:“原来如此,那他可真算得上年少有为。这位大人叫什么名字?”
王老石道:“这位大人的姓氏很独特,姓月,叫月晟宁。”
明之轩猛抽了马儿一鞭,马儿吃痛,嘶叫一声,猛地迈开了步子,朝前冲去。
车厢里的三人未料到马车忽然加速,哎哟一声,被颠簸得在车厢上重重撞了几下。
“娘,小心!”李芸一手抓住扶手,一手扶住徐氏。
待徐氏坐稳,李芸掀开马车门帘,探出头去,皱着眉头道:“明之轩,你怎么了?突然加速,差点儿害得我们摔倒!”
明之轩没有回头,半晌,才淡淡地道:“我刚才不小心而已,放心,没事了。”
李芸总觉得明之轩的背影有些僵硬,声音听起来也不太对劲,于是追问道:“真的没事?”
明之轩抓着马鞭的手扬了扬:“真的没事。”
李芸目光在明之轩身上转了一圈,忽然看到,他抓着缰绳的手紧紧捏成一个拳头,捏得指节都发白了,犹自不肯松开。
李芸目光闪了闪,又看了明之轩的背影一眼,带着疑惑坐回了车厢,没有再说什么。
明之轩紧紧握着拳头,不敢松开。只有这样,他才能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才能压住就要夺眶而出的眼泪,才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才不被不被人发现他心中的震动。
马车继续前行,偶尔遇到路边的茶馆,大家便停下来喝口茶歇息一阵,歇息好了,又继续上路。
一路上,李芸暗中留意明之轩,却见他依旧有说有笑,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似乎之前的异常,只是李芸的错觉。
日头偏斜的时候,马车进了一个小镇。明之轩找了一家看起来比较干净的客栈,要了两件房,住了下来。
徐氏因为太过美貌,担心多生事端,因此戴上了面纱,晚饭也没有到大堂去吃,而是让店小二端到房间里。李芸自然是陪徐氏一起吃饭,而明之轩则和王老石在大堂里喝酒聊天。
徐氏有些神思不属,一顿饭吃得极慢。
李芸放下碗筷,凝视着徐氏,认真地问道:“娘,你在想什么?”
徐氏回过神来,摇头道:“没什么。”
“娘,你如果有心事,可以跟芸儿说。”
“唉……”徐氏长长叹了口气,一双美目浮上了水光,迟疑片刻,道,“娘……想你外公外婆了。”
李芸柔声道:“既然娘想外公外婆了,那这次从县衙回来,我陪娘回娘家看看,给外公外婆上坟。”
徐氏没有回答,伸手抚摸着李芸的头发,勾起嘴唇笑了,眼角却流下泪水来。
------题外话------
感谢给本书投票送钻的亲们!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