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龙的诉说 > 第七节执鞭事件

第七节执鞭事件

伯父醒了之后没有几天自己就被老爹安排回来了,而他却依然天天守在大伯的身边。 两个人的兄弟情还是让罗承续小小的感动了一下的呢。而且大伯病重的时候居然让自己全家都守在他家里,可见自己的老爹与大伯的感情之深厚。于是罗承续只好回过继续他普通的生活在了。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

“承礼,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何意。”

“这,这。圣人云学生,学生在家中,要……要孝顺父母,出出门在外需……需尊重……尊重……”罗承续说着说着就抓起了头来。但是抓来抓去都没有办法理解那三个字的全部意思。其实孔子的许多话连后世的大人都无法完全的理解,但是这个时代却要一个小孩子来解释,对于罗承续来说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罗承续是在初中的时候学习了论语,但是那个时代的自己根本不能完全的理解这些话的意思。只是跟在老师的后面人云亦云而以。填鸭式教育体制下教育并不管学生是否理解学习的内容,而只管学生是否记住了标准答案。而现在却要一个七岁不到的小孩子来理解并解释圣人的话语在罗承续看来简直是荒谬至极。但是古代教育更不合理的事情又出现了。

“竖子不可教也,拿手出来。”夫子声嘶力揭的叫道。公鸭一样的嗓子带出难听的声音。而这声音对于可怜的罗承礼来说无疑是催命符一般的可怕,让这个孩子胆战心惊。

……

“告诉我,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这,这个单词,这个单词……”罗承续结结巴巴的说着话,努力的思考着想着那些他昨天晚上把脑子背成的浆糊状才背下来的单词。但是事实是他感到心跳加速,肾上腺素使得他全身的血液加速,面红耳赤。但是他有大脑却是一片空白,里边仿佛从来就没有放过任何东西一样的空白。

“你怎么这样笨呢,这么点东西都记不住。那站着吧,好好反省反省。下一个……”

罗承续仿佛回到了当年他学习英语的时候,英语老师如同一只母老虎一样的盯着他的双眼,提出那些他昨天晚上死记硬背过的问题,但是到了今天他的脑子仿佛绵一样,一片空白,而当时幼小的他被老师给吓得连说话都结结巴巴。只敢惊恐的低着头看着眼前的桌面。他的脸在发烧、全身颤抖、大脑里却什么都没有。于是他感到自卑、孤独、羞耻和无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好象都在看他的笑话,他的自尊廉价到没有任何的人重视,老师们只观注于他们的升学率,而不是关心他们学生的思理。而当大学的时代里罗承续通过自学却人用一年的时间通过了英语四级的时候他终于感到自己当年受到了多么不公正的对待。落后的教育本制下落后的教师团队们使用跟不上时代的教育方法,结果就是把正常人教成自卑、孤独、羞耻和无助的孩子。而今天这种教育方法的根源却正在尽情的展示着他的破坏力。

……

“住手!”罗承续突然的站了起来。引得正在进行体罚的夫子和正要受到体罚的兄长两人都惊讶的看着他。罗承续才意识到他可能过头了。

“何事鼓燥。”夫子严厉的看着眼前的孩子。他万万想不到在眼前这个一向在所有人眼里智慧而识得大体的孩子的内心早在积累了近一年多的愤怒和不甘。他哪里能够想到在他眼里无比正确的教育方法,在这个孩子的眼里落后至极。甚至是中国未来教育行业失败的一个缩影。所以今天的他将面对着后世最为严格的质问。

“承续觉得六哥今日虽未能好好体会圣人之言,然几日以来亦有辛苦钻研于圣人之言论。怎奈圣人学说深奥,故未好好领会。承续以为或许可让六哥记下此次的板子,再给于其一次机会……”

“荒谬,学业受课古往令来皆是严师方能出高徒,今日承礼学业不精若不打板子必让他心生侥幸。他日又怎会专注于学业。承续非是帮助于他,乃是害他而以。休要多说。”说着夫子拿了戒尺就准备行动。但是他哪里知道今天的罗承续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上。往前一步就是矛盾的暴发。

……

差的学生是由差的老师与差的家长联手缔造的——郑渊结。这句话罗承续一直深以为然,但是他觉得还应加一句。差生之所以差是因为老师们与家长们从没有让他表现出他的优点。而只看到了他的缺点而以。是以为何古人云:千里马长有而伯乐不长有。

……

“学生以为夫子所言有失偏颇,岂不闻圣人云: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便是六哥习得圣人所言。然其内心无自重,便是学之亦不能领会其精髓。故学则不固与未学有何分别。然夫子整日戒尺在前、辱骂于后,从未思虑过此法是否合呼至理。便是天才于此亦被训成只知摇头晃脑不知世态炎凉的书呆而以。便是依此法而成材,然其只知圣人云。却未知圣人之所以云。正应圣人所言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六哥未有理解圣人所言,便是今日在夫子戒尺辱骂之下习得圣人之言,承续相信在未来其也终无法运用得心!何故?无自重也。程子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故承续以为夫子博学广如大海。更当以引导为主。以圣人所学引至学生慎思,方能使我等审问更明辨。如此终可笃行。”

“你,你……”夫子本就是一个优统教育之下所产生的老顽固。罗承续的话不但是大逆不道,还带着怀疑一切的精神,其中还包括着这些老卫道士们所奉为生命之重的圣人学说。故一时居然气得说不出话来。而且罗承续居然当着他的面指出他教学的错误,而且这种错误已经使用的几百年被无数卫道士们视为唯一良材之法的规则居然被罗承续给说得一无是处,他内心的震动可想而知。

哪里知道罗承续还没有说完:“夫子可知为何同一种树,同一地区种下却各有形象。夫子可知为何天下未有长得一般高度的两人者。树无一般长,人亦无一般才。人之所才千变万化。故世间方有行业千百,技能无数。所以圣人方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承续以为因材施教方能收获人才。所谓师长,当以言而导之,行而引之。观弟子所长,知弟子所短。后方可量才而教。圣人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承续以为教书育人更当如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师长者当循循善诱,使弟子敬之而非畏之、服之而非惧之,方能使学生自重而自威。承续之浅见不知夫子以为然否。”

罗承续的话犹如一只大锤一样的打在了这个夫子的内心。罗承续所说的东西是后世素质教育的核心,即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陪养自信,没有自信的小孩子就算是考得高分,最终到了社会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而这一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依然是无法做得的。填鸭式教育所教出来的小孩子只知道考试。所以一到社会上就如同受气包一样,做嘛嘛错。四处碰壁,到处受气,是他们学艺不精?还是什么原因呢?所以后世人习惯认为中国人内敛,问题是什么是内敛?

没有自信而以。

罗承续拿后世中国也做不到的标准标来要求一个封建的夫子其实是有点强人所难的。但是这些正是罗承续在前一世做了十多年的学生,这一世做了一年多学生的一种暴发。是对于中国千百年来落后的教育体制的一种呐喊。而并非针对眼前这个可怜的五十多的夫子。不过对于这个老夫子来说事情则完全不是这样。眼前的这个学生待才而傲物,目无尊长,品德败坏根本不是他眼中的大才。自己这一年多以来在他身上付出了多少心血。最后居然是得到他这样狂妄的批评。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承续好大才。老夫看来已不在承续眼中了。今日受教了。”说完拂袖而去。只留下两个呆若木鸡的家伙一起大眼瞪小眼而以。显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可能产生的反应。实际上这件事情对于这个时代而言,对于这个时空而言,其影响之深远、震动之巨大根本没有让任何人意识到,这其中就包括有始作俑者罗承续。而在许多年后成为罗承续一生当中的重要典故的“执鞭事件”便这样的发生了。当然在这起事件当中罗承续真实有没有执鞭那就没有人关心了。

……

“跪下。”华灯初上的罗家大厅里此时灯火通明。突然响起了一声暴喝之下,两个孩子吓得如同小鸡一样的跪了下来。在他们稚气的脸上都写着诚惶诚恐。但是一个是装出来的,一个是吓出来的。说句老实话罗承续并不怕自己的老爹这次的震怒。原因很简单,他是罗来旭心中唯一的希望,哪里会舍得对他怎么样呢。只要装出可怜的样子。相信他的老爹发了一通火之后相信一切还该干嘛干嘛。不过如果不想受点皮肉之苦的话看来还是得表演得到位一点。

“好啊!好啊。你等两个逆子,今日可是让我罗家‘扬名立万’了。”罗来旭咬牙切齿道。他实在是生气。他又怎么会有理由不生气。他生气并不是因为罗承礼不会背那些之呼者也。而是因为罗承续得罪了一个老学究。其结果就是他将来必定极力的破坏罗承续的名声,万一罗承续在文化界被打上了“持才傲物”的标签,对他将来的仕途是非常的不利的。自古以来谦虚都是中国传统的美德,这点无论是哪一个学派都是一样的。所以罗来旭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一听到了消息之后便急急忙忙的从大伯那里赶了回来了。

所以他怒正是怒在此处,不自爱。所以对于这晚上的大戏,说句老实话,可怜的罗承礼又成为被殃及的池鱼,真是比窦娥还冤呢。

听到了老爷的挖苦罗承续也不恼也不气。除去做出更为惶恐的样子之外他内心倒是一付心安理得状态。他并不认为自己有哪里做错了。如果说说真话是做错事的话那他还真是希望自己乘现在还是小孩子的身体的时候多错一点。将来谁会跟一个几岁孩童计较呢。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