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车的人住在这里肯定是一种折磨。刚看到别墅区大门的时候,我还以为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了。哪知道小区里还有很长一段路。又走了二十几分钟,才来到湖中间的一套小房子,真应了“高处不胜寒”那句话。
叮咚,叮咚……侯大勇摁响了门铃。这一路上,他滔滔不绝讲了许多自己和另一个女孩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太感兴趣,但是初初相识也不好意思打断他。其实,我思来想去的还是早上说的那个无头公案。大勇说白钱可能会来。她是不是已经在这所小房子里了?没准,来开门的就是她。
唉!开门的并不是什么女孩子,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儿。弓着腰,拄着拐杖,雪白的头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老镜。眼镜的式样十分古老,好像只有在历史电影或者博物馆里才能见到。
“欧伯伯,您好!”侯大勇满脸堆笑,很客气的向老人家问好。
善待老人是美德。我学着侯大勇的样子,满脸堆笑,哈着腰,跟老人家打了招呼。
老人一句也没有说,微笑着把我们让进屋。
玄关是进屋的第一道风景,主人的习惯、品味和嗜好,在这里能一览无余。不喜欢收拾屋子的主人,通常会把一些杂物随手放在鞋柜上,比如:钥匙、购物小票、塑料袋、停车收据、优惠券、购物广告等等。我家玄关的鞋柜上,就放满了各种各样老姐逛街时收来的海报、传单。别人家在玄关放插满鲜或者假的瓶,我家放的是插满广告传单的啤酒杯,这就是主人的特色。不过,这一家的主人既没有放瓶,也没有放啤酒杯,更没有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传单。他的玄关很别致,上半部分是一堵半透明的玻璃墙,下半部分是一个小巧的鞋柜,鞋柜上很整洁,除了一个铜塑的七寸小相框,就是几本被随手放在上面的集邮杂志。此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相框里夹的是一张黑白老照片。应该有些年头了,里面的人照得不是很清晰。我凑到跟前仔细看了半天,才认出是一个民国时期打扮的男人,手里捧着一本书,倚靠在一张没有人坐的椅子上。他倚靠的姿势、笑的眼神,像极了婚纱照里的新郎常摆的那种pose。唯一不和谐的地方,就是“新郎”旁边的椅子是空的。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