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重生的红小鬼 > 八十四章 大别山视察之一

八十四章 大别山视察之一

张治中在九江等自己。 所以强霖带着凯茜早晨乘船就出发到九江。这次强霖带了一个30人的慰问团,带的都是陶斯咏推荐的人,主要是在校的女学生,和已经毕业工作的护士们。贺小妹桂圆领队,她还在学习英语,一边跟石美玉女士学习护理。两个人会面,还要等一天再走,主要是研究怎么答复一军团的几个问题。强霖说地方权限有些大,但成立公署还是必要的,否则三省的协调量太大。主任还是让国民政府派出,调马玉琪为民政厅长就可以了。至于保安司令部的编制,可以给12个正规保安团团,其他可以组建地方民团预备役,由军方直接管理。飞行中队还是要派,否则他们很难做到精确的测量。工程建设部队,给他派出二个团的人,要带工程机械。两个人商量完,张治中自己去申请。现在地方官员协调主要在国民政府,保安团的编制管理在军政部,何应钦部长,问题不大,但还是需要时间研究的。几个问题都报告到了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这里。看到红军一军团的要求,蒋主席把军政部长何部长,和参谋总部朱总长找了来。他问了些基本情况,就自己思考起来。正面:绥靖地方,很必要;国土防守的战略二线也很必要。栢镀意下嘿眼哥关看嘴心章节负面:就是忠心的问题,万一奔袭南京怎么办?绕过合肥就是南京啊。他把这个担忧说出来,问何部长。何部长说这个部队旅长们,对造反不感兴趣,当然也不太忠心。红军的培训,似乎是自己在松懈战斗力。但人松懈下来后,经过头脑自由开发后,听说单兵都变得很聪明,很有些英军单兵的敏锐感觉。所以我也在琢磨,就好像是走错了路的人,思想上懈怠下来,就退回到零点。这时候的士兵成为茫然的士兵。再接着训练,战术能力反而聪明多了。朱总长说,这个军团一直是严重严立三训练的,他也不是很认真,全靠参谋们自己按照条例琢磨。这次出兵由陈奇涵带队,主要是他熟悉这支部队,更熟悉怎么经营一个地方。陈奇涵部队缴械了井冈山,段月泉旅、余洒度旅都是重要的力量。许继慎旅和徐象谦旅都是黄埔学生旅,一时被裹挟参加贺叶暴动而已。何部长接着说,理论上哪个部队都有忠心的问题。所以还是没有功利心的部队让人放心,没有什么动机做反。蒋中正听明白了,这个部队不忠心自己,但反对自己也不上心。没有造反的动机。他问,这是什么军队,还有这种军队,要他们什么用?朱培德笑道,他们党代表费劲心机要弄成这样的部队。其实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没有这种部队,是我们的部队体制不一样。按照唐生智的说法,我们都是曾国藩湘军机制,本质上就是私兵。我们确实是党军,也更忠于总司令,唐生智也没有说错。但这个红军部队是一般国际惯例的部队,不愿打仗,更不愿意为个人打仗。你打上门去,他就会有战斗力。是看家护院的好手。蒋中正这才想起来,自己给派的是英国教官,是想松懈这支军队的斗志。松懈完,自己不认识这支部队了。蒋中正说,按照他们的要求,都给他们,飞机不够,就让叶挺那个南洋航空学校派些飞机支持一下,我们出航空柴油费用。地方上主官让民政部自己选派一个能力强的去配合,掌握国家法度,不要让他们乱来。没有两个人的事,就都离开了。两个人说的属实。军中有这么个奇葩,很难不被注意。严立三也很感兴趣的把自己观察结果,经常与这两个老同学探讨。三个人对这个军队究竟能不能打仗,很是怀疑。张治中因为是这支部队主官,不愿意与他们八卦自己的部队。三个人谈到最后的结论就是这个军队能打仗,但是不愿意打仗。他们训练很认真,战术协调准确,活力很均衡。就像顾凤鸣工厂的自由人,打工的,但很骄傲自己的技能成长,尽量挖掘自己的能力。估计是南洋那帮子并传承下来的。最后何部长和朱总长也觉得提升战力可以,打仗是能不打就不打才好。尤其是那个陈奇涵,朱总长还是熟悉的,不管涉及到谁,他都看重保证他们的安全。人性很端正,不极端,也不参合劳资的讨价还价。随便你们博弈,只要不大规模动武,他就不管。有警察呢。最后张治中收到了批文,他很满意,但抱怨强霖非得扣掉8个保安团。强霖说12个团也只给他们2个营的编制团。但民团,就是不脱产的预备役,由着他们训练,多少都行。这个地区随时可以拉出10个团的部队。可以让他们成立一个英式军官训练团,训练专业的士官和排长。连长还是由南洋训练。张治中没有说什么,知道强霖刚开始就是2个中队的营起家,然后是两个营的团,两个团的旅,现在的一军团还让他砍了一个旅剩4个旅。允许多出一个旅还是因为地方部队需要安抚给一个编制。这个人太节省部队兵员了,他的部队总是不满编。但部队供给不错,看来还是藏兵于民。民政部派下的官员是引起两个人的兴趣,简历给附上了。段锡朋,1896年生,江西永新人,字书诒。1916年入北京大学政法科学习,1919年五四运动时,为中国学生联合会第一任主席。后出国留学,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伦敦大学、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学习。回国后任武昌大学历史教授。两个人不知道民政部怎么调派的,因为两个人都不熟悉地方官僚,就只好等着民政部派员下来。结果是派个政法和历史学家,也是江西人,就是在南昌发起 ab团这个社团,与人进行辩论的学者。有他把关,地方上不会出现大乱子。法律和各国的政体他都清楚。两个人带着队伍上船。张治中带着红军总部的小规模参谋团队,总部副参谋长朱德也跟随。参谋长严重留下看家,训练新编部队。强霖跟着朱副总参谋长打过招呼,两个人也没有详细聊什么。强霖说有机会去赣江拜会嫂夫人,意思到时候再聊。上了船,强霖与慰问团在一起,他很奇怪看到三小姐芸英,四小姐荔英背着画架,五小姐菁英背着旅行包,三个人混在慰问团里面。凯茜说她知道,主要是三个人想随你出去玩,她们父亲知道,就是三小姐估计是偷着跑出来的。强霖与三小姐打过招呼,让他跟着自己。另外两个小姐随着团队,四小姐很是玩味的看了下强霖,带着菁英观察人群。三小姐芸英很奇怪为什么要自己跟着他,强霖安慰她说,想帮她脱离那个家,刚结婚还没有孩子,最好早点脱离。凯茜说哪有你这么劝人的。强霖也不解释,就带着凯茜和芸英她们俩四处看看慰问团的情况。船舱里还有王明的几个人的一个团队,他们也在甲板上观看风景。王明来找顾凤鸣,顾凤鸣把他推给强霖,强霖就带着他们先到鄂豫皖去看看,主要是观察中国官场和农民,顺路查看资本家和工人。回来给他提交报告,再领费用。一行人过江先到了黄梅县,下船,60多人的团队,走入黄梅县城休息。这里古称新蔡,张治中等人寻找三国等战争遗留痕迹,王明等人观察江中洲岛,以及工厂渔民。强霖则和凯茜芸英一起在河边茶馆看风景。强霖问芸英,你发现国内人的精神状态与美国欧洲有什么不同么?芸英说她早就知道,国内人有两种,富人和穷人。眼神不一样,富人麻木,穷人也麻木。富人对国家麻木,对穷人麻木;穷人对国家,对富人都是麻木的眼神。芸英中文不好,这里大家也不好用英语交谈,并且芸英说的最好的语言是法语,是她的母语。说着话几个人都在观察着来往的人群,苦力等人眼神确实很呆板;富人们对乞丐等也视而不见。强霖说,我看见了中层人士,就是我们这种人,或者是把头,商人,教师,革命者的眼神,不是麻木的。芸英是见不到这种人的。要么富人社交圈,要么穷人在街上。小商人和革命者是上班的阶层,芸英真的看不到。凯茜也不太清楚这个中间层有什么不同。强霖说,他们也有很大的区别,但都不是麻木。革命者眼神奕奕,天下舍我其谁;小商人眼睛灵动,对生活充满希望。当然他们都有畏惧上级和看不起贫民的意思。强霖说,中国人基本上三种眼神:对政府失望的,都比较麻木,富人和穷人;中间层就是奋斗层,眼神比较灵活了,缺少坚毅和绅士的宽容凯茜没有注意这些,在她眼里人都是一样的上帝的作品,但每个人又都不一样。像强霖这么分,肯定是有特殊意义而已。果然,芸英说是的。很多人缺乏绅士的坚毅和热情。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丈夫陈先生,留洋硕士还有很好的诗歌情怀。缺乏的就是坚毅和沉稳的精神,太飘忽。强霖说,你充满了法国的浪漫,和美国的独立自由精神,这些都是在坚定的信仰基础上。而这些你并不清楚,只有对比之后,才清楚人原来是多么的不同。同样的浪漫激情,竟然出自可以完全不同人。所以,你的人生学习才刚刚开始。芸英不禁泪如雨下,以前在她眼里,浪漫就是浪漫。现在看来浪漫完全不同。她不得不埋葬自己的青春浪漫观。王明走进来说,还有一种是革命的浪漫主义,他们视革命中种种情况都是一种浪漫情怀。凯茜警惕的看着王明说,革命的浪漫情怀,与诗歌的浪漫情怀,都不是生命的信仰。只有明白自己的生命价值,真正的绅士,才有浪漫。王明无语。强霖对着凯茜点点头。帮助芸英擦掉眼泪,让她一路跟着自己,帮自己做些记录,芸英答应了。王明习惯了自己的主导强势,在国内有时候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强霖也不以为意。就与王明讨论这里的政权和民生情况,要求他准确观察,详细记录。不要先以革命者的视角去看,就与亲戚朋友的角度观察好了,王明不太明白意图,但还是明白能够做到。强霖领着芸英和凯茜,汇合张治中,贺小妹银圆的学生队伍,继续前行,到黄梅北郊吴桂镇,进了余洒度的旅部。余洒度还是很佩服这个少年党代表。但还是与张治中总指挥见礼,引大家坐下,一派主人的风度。朱德没有见过余洒度,知道是脱离老毛的部队转投陈奇涵的,也随着参谋部坐下,余洒度也不知道这个老参谋是谁,大家相安无事。张治中急着要看部队,余旅长说,还是先吃饭吧,妹子们都累了,张总指挥也没有必要安排这么紧张,我已经给你参谋作业了,完全安排好了。张治中无奈,红军上下都是这个德行,人家不耽误你的事,你也不能因为自己着急而改变行程。强霖是随着张治中的,一行人总算安顿下来,开始吃中午饭。下午还要去转一转,晚上再听汇报。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