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听说是康襄城富商张梁的儿子张吾德顶替了秀娘哥哥的功名身份,了二百两银子买下了顺宁县县丞的官职,官居七品。而秀娘的哥哥又再次成了远近闻名的白衣秀才。秀娘的哥哥百般投诉无门,家里又是一贫如洗,也只好打消上京告玉状的念头,苦居在家,终日郁郁寡欢,愤恨成疾。</p>
秀娘的哥哥不但才高八斗,而且相貌英俊,但就是手无缚鸡之力,读书人的一贯特征。秀娘知道哥哥心里的苦衷,因此家里的苦活累活都是妹妹秀娘扛着,从来不依赖哥哥,唯一希望哥哥能够振作起来,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p>
随之这几年的年景越来越差,又遭遇灾荒,老两口自己都难以糊口,更别说养活兄妹俩。于是兄妹俩为了减轻王大娘老两口的负担,主动提出回到了父母留下来的几间破旧的土房自力更生,兄妹俩每天靠为大户人家做些零工度日过活。</p>
后来,乡里的富绅赵大宝差人请秀娘的哥哥去作他两个儿子的先生,明知道赵大宝横行乡里,品行恶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流氓地皮,但为了过活,秀娘的哥哥只好勉强答应,做起了史上最年轻的先生。</p>
赵大宝知道秀娘哥哥的才华和学问,请他到家里作儿子的首任先生,倒是真想把两个儿子好好培养培养,到时候钱买个官当当,也好光宗耀祖,因此秀娘的哥哥每月都能挣些碎银,既能吃上饱饭,也能报答年老体衰的王大娘老两口对兄妹俩的养育之恩,也算是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得到一点回报和安慰。</p>
秀娘年龄尚幼,却是勤快能干,在家里缝缝补补,烧锅做饭,砍柴劈木,操持家务,兄妹俩的日子过得倒也安适。</p>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