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晚明江山 > 第二十八章 顺丰镖局(上)

第二十八章 顺丰镖局(上)

“浙江巡抚大人到。”浙江最大的官来了,也是这次亮镖的高潮了,就连沈策也亲自迎了出来,剪完彩不用说又是知味观走起。

一次壮观的剪彩,顺丰镖局便接下了第一单,一个大商人出了大价钱要顺丰镖局从太原护送一批葡萄酒到杭州府。

“太原清霜熬绛饧,甘露冻作紫水精。”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太原葡萄酒,没错,在唐朝,葡萄酒是当时太原府的贡品之一。一直到明代,太原都得向朝廷进贡葡萄酒的规定才终被取消,不过他还是高端局上的贵宾。

葡萄酒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二千多年。汉武帝时派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酿酒葡萄,还招来了酿酒艺人。据记载,汉武帝时,离宫别馆,尽栽葡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葡萄酒产量很少所以很珍贵。东汉末年,扶风孟以一斛葡萄酒,贿赂重权在握的宦官张让,就当上了凉州刺史。一斛约相当于现在20升,区区如此,就得到凉州刺史的官位。这就是“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到了明朝时候葡萄酒依旧是很珍贵的东西,可以做为贵重物品当嫁妆和彩礼,而很多文人也把种葡萄酿酒看成像玩玉一样风雅高尚。顺丰镖局唯一能被他们需要的,莫过于保护他们沿路安全了。因为那位大商人看到了顺丰镖局在官场的实力,因此才下单给一家新开的镖局,而且是下大单,这一单相当于全部知味观半年的收益。

可别小看古代的银子,古代的一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寻常百姓也许一辈子也见不到银子长什么样。这倒不是穷不穷的问题,而是古代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一两银子等于清初以前的铜钱一千二百多文到清道光以后的三千多文。古文演义小说里常说家有积蓄几十万钱或几百万钱,这就很真实,因为不是所有地主都能把钱换成银子的。而直到清末,一斤猪肉才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算起来一两银子大约是两百块人民币,一两金子是两千块人民币。

走这一趟镖沈云加大了人手,因为是第一单大镖的缘故,沈云对此格外努力,光车夫就有十人,趟子手几十个,镖师十几个不等,大镖师一个,探路的四五个,走规矩吆喝的两三个,这一算下来就差不多有三十到八十人不等了。几乎是现有镖局人手的一半左右,考虑到顺丰镖局一天要接很多趟镖,沈云只好扩招人手,

沈云计算了一遍,走陆路的镖局,出镖快则一个月,长的大约四个月甚至半年的都有。那么这些走镖的完成任务之后,回镖局休假起码会有一个月,这是肯定的,走这行的要是成天走个不停基本也就出人命了。也就是说几十人一出去,起码两三个月之内不要指望他们再能干别的活了。杭州府又是个大城市每天来来往往的客商很多,一天有近百个商队从杭州出去或者经过,将货物运往各地。

水路顺丰镖局还没有开拓,虽然有京杭大运河在,但是水路来的货物,却有可能分散到各地商人手中,他们买完了自己带来的货物之后,就要另外买些货物回去,如果距离近,路上又全是官道什么的安全,就不需要镖局了。

可惜那个时代城市尽管繁华,但是城市与城市中间总有些荒芜之所,例如红集就在长安和洛阳之间,红集是个可以避开的地方,但是有些山路呢?有些小镇呢?镖局做的就是让商人忍痛付钱,保你平安的生意,因为明镖甚至承诺丢失照价赔偿。即使这样,在古代大多数商人都不愿请镖局,这就说明,镖局要价是不低的,商人所赚的中间差价和利润,不足以支付。于是商人就抱着请了镖局这趟货几乎是白跑甚至倒贴,运气好平安就赚,运气不好被劫就完的心理。反正做生意,本来就是赌博。

只有运送奢侈品或者银两的大商人才会请镖局,这就是古代的绿林好汉们为什么经常去打劫,依然很穷的原因。不请镖局的,请的镖局垃圾的,通常都不是什么好货物,通常也没有多少银子,于是绿林好汉就转而去劫官府,去劫上任的或者告老还乡的官员了,于是镖局有的时候也保护人。

沈云精打细算顺丰镖局,一天起码要接一趟镖,派出去至少30人,一个月就是900人,这900人起码下个月都不会出镖,那么下个月又出去900人。也就是说顺丰镖局长期在外的人手起码要有1800人,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而各地镖局还要有固定人手保护,这个又要几千人,顺丰镖局外围的不入流杂役包括厨房采购什么的,又起码要几千人才能照顾得了几千人的吃喝穿用甚至繁杂事务。如果镖局开遍各地那么就会出现近万人,这可是朝廷所不允许的地方,形同造反。

沈云又对顺丰镖局制定了规矩,奉行忠义,门规严厉,倡导不杀生、不饮酒、不贪财、不恋色。对触犯节律者均废其武功后逐出家门。顺丰镖局的镖师除两月一次的出镖外,平时就在镖局内练功习武,从不间断。

顺丰武馆也同时开办招收当地爱好习武者,每期七七四十九天,功课为:站木桩、打沙包、习少林拳、练桶子功,出众者,可收为镖师。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