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晚明江山 > 第十四章 望湖楼

第十四章 望湖楼

管事离开了一下会,回来回复沈云道:“有船了,是布政使大人摆鹿鸣宴所用,这艘船就是望湖楼的船,这艘船就在附近,请少爷跟我来。”

西湖风光无限好,在这美丽的西湖上漂泊着一艘十分豪华的小船,凡是曾经参加过鹿鸣宴的举人们都知道,那艘豪华小船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布政使大人用来举行鹿鸣宴所用,但是现在离鹿鸣宴的开宴日子还有一段时间却已经开在这西湖上,认识的人都在疑惑是不是有什么大人物来了。

豪华小船上,一少年从船上望着那西湖的风光,突然情不自禁地自语念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前人的诗虽好,但是那是前人所做,正好比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前人,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作为新人也要留下的墨宝吧!怎么样,云弟,你先来一首吧!”坐在圆桌前的另一个少年说道。

船上的气氛顿时被沈泰的话给提升了起来,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所谓的长江后浪是怎么样的,是否可以推动前浪。其中以沈雅最为活跃,一开始还是死气沉沉的她,瞬间就活力四射了。

沈云转身笑道:“让我来一首这个容易,我想想,就学曹植七步成诗吧!”其实沈云根本就不用想,他心中全是诗,要说这些诗从那里来,那就要感谢沈云在现代那位十分尽职的语文老师了,一天到晚的让沈云背诵古诗,导致沈云看见什么十分有名气的美景就想到了什么诗。不过还是盗用前人的名诗,只是盗用的是清朝的诗,明朝的时候没人知道,这些诗就成为沈云所创作的了。

“好!云弟,七步成诗有魄力,不过我可不是曹丕啊!”沈泰拍板叫好道。

“除了曹植之外,能七步成诗的人我还没有见到过呢!云少爷如果成功了,就将名声大和了。”管事道。

沈云向前踏了一步说道:“一步,西湖八月足清游。”

沈云又向前走了一步说道:“二步,何处香通鼻观幽?”

沈云再向前走一步说道:“三步,满觉陇旁金粟遍。”

沈云踏出了他的最后一步说道:“四步,天风吹堕万山秋。”

“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四步成诗,佩服,云弟我服你了。”沈泰的嘴巴已经张的老大了,虽然沈泰嘴上那么说但是从他的眼神中却表露出了不敢相信和绝对不可能的神态。

就在这个时候,就听见管事不慢不快地说道:“云儿咏的是西湖边的桂。我品香,多从浓、清、远、久四字品去。桂之香就很远,有“九里香”之誉,又有“九月桂香千里”之赞。香气浓郁的,一般是“或清或浓,不能两兼”。然而,桂却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它那独特的带有一丝甜蜜的幽香,常常使人遐想联翩,勾起种种美好的联想。传说桂香飘万里,侨居外乡的人闻到桂香,就能在你眼前浮现出家乡的山水,勾引起思乡之情。在战国时,燕、韩两国就以互赠桂表示友好。由于桂树发于秋,古人又常用它来赞喻秋试及第者,称登科为“折桂”。据《晋史》载,晋朝郗某对策考第一。武帝问他,他回答说:“臣今为天下第一,犹犹桂林一枝。”应试及第称“折桂”,即由此而来。自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和官宦之家都竞相种植桂。我想云儿咏桂是希望能折桂吧!”

“管事见笑了,我只是闻到了一股桂香才偶感的。”沈云谦虚地说道。沈云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抄袭的诗里竟然包含了夺桂的意思。

“没想到云少爷竟然是一个天才!四步成诗云少爷将会在短时间内名声大震,看来这届的乡试解元非云少爷莫属了,我得赶快去下注了。”沈德大声喝好道。

“见笑了,管事,那诗是我随口胡说的,管事文牒弄好了吗?”

管事从怀中拿出两张印有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大印的文谍交给了沈云后说道:“禀告云少爷,这是两位的乡试准考文谍。”

“好了,各位用餐吧!用完餐之后咋们去逛逛杭州府。”

在西湖上用餐是一件极其享受的一件事,每个人都是如此,边欣赏美景和乐曲边用餐,用餐很快,用完餐后,船又游了西湖一圈回到了望湖楼的码头前,众人下了船,既然吃饱了就要去走走运动运动。

一行人沈云当头,沈雅其后,再后面跟着沈泰,沈德没有跟着了,他也是有一些事情要去处理的。

一行人走在这美丽的杭州府,杭州府在这个时候最多的就是来自各地的学子了,他们来到杭州府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获取乡试准考文谍,然后就是去文会会一会来自各地的学子。布政使司衙门前是挤满了人,文会现在还很冷清过些日子就会跟布政使司衙门一样了。幸好沈云是超大户人家出来的,这种事情都不用自己去考虑。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