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晚明江山 > 第七章 岁考(上)

第七章 岁考(上)

沈云这才感觉到科举考试害人不浅,就这小小的岁考就能体现的出来,幸好只是岁考,如果是乡试的话,那就要等三年后来考了。

“新三年,旧三年,反反复复又三年。结果还是一样,不中,不中,还是不中。直到知天命之岁才中举人的不胜其数,都知天命之岁了中了举人还有什么用呢?所以科举害人,科举坑害了中国的读书人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沈云心中感慨道,这也只能在心中想不可言,说出来沈云的问题就大了。

“字写的倒是不错,可是这一篇狗屁文章,不中。”知府大人再次将考卷飞出,而那个考生与之前的一样哭着离开了。

“不中。”

“不中。”

“不中。”

“…………”

“字写得不错,文章也过得去,过了。”知府大人在无数次的不中之后终于见到一篇了好文章,原本低着的头慢慢地抬起头看了看那考生。沈云一直没有离开,因为他在等他的大哥沈泰,当然知府大人也没有赶人,而是赐座给沈云让他等待。所以当知府大人说好文章的时候,在看试卷的沈云也抬头看了一眼。“原来是大哥,怪不得知府大人如此说道。”沈云暗暗地窃喜道。

一旁原本快睡着的孙教授也背惊醒来,抬头看着沈泰,微微地点了点头。

“好了,今天就批到这里,剩下的考卷交给李师爷,便回去好了。明天午时统一发榜。”知府大人大声地喝道。

余下的考生暗自庆幸,将考卷交给李师爷便提篮离开了,当然沈云和沈泰两兄弟也离开了。

沈云回到了沈府,便与沈泰告别回到了自己的小园里,下令谁也不许靠近小园半步。便关上了门躺在床上,拿出手机来查阅着关于科举的百科。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看到百科上面科举制度的恶劣影响,沈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慨道:“科举制度害人不浅啊!”

沈云又想起了清代那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顿时,心中热血沸腾,立志要改变一切,甚至反过来签订条约,这就是后话了,有没有这个实力还不知道呢。现在的沈云觉得后世的一切的源头就在这科举制度,乾隆皇帝有句名言:“我将汉人都锁在这八股文的枷锁里,这天下就没人造反了。”所以立志消灭八股文,科举制度的好处还是有的可以保留,但是八股文必须消灭,还有《四书》和《五经》加上个孔子这些都必须消灭掉。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