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 第一章,志愿军(上)

第一章,志愿军(上)

看来需要更改一下战争的模式,或许对付南联盟的办法应该适用于伊朗,长久持续的轰炸,可以让任何一个坚韧的民族失去他的斗志。

如果真的需要这么办的话,那么显然现在波斯湾停泊的四艘航母是无法胜任的,看来,又到了白宫的那些政客出马的时候了。欧盟需要表态,在阿拉伯和美国之间做出他最后的选择。

印度总统卡拉姆当然明白总理辛格的意思,所以虽然美国表了态,但是他仍然觉得没有赢得中国的把握,不过虽然无法战胜中国,但是却完全可以‘收复’巴基斯坦(注: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是一个国家,后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6月,印巴根据《蒙巴顿方案》实行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布独立。)

对于巴基斯坦,印度则完全没有顾虑,更何况他与以色列的关系非常冷淡(注:并非笔误,巴基斯坦确实与以色列关系冷淡),如果在这个时候发动对巴战争的话,一来可以牵制中国,而且还间接的策应了以色列,更会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

所以,虽然总理辛格反对,但是卡拉姆仍然觉得不能放弃这次机会。

张曙光名义上是作为JF-17战斗机联合研制计划的一名随行人员进入巴基斯坦的,而实际上,他主要负责的是协调两国之间的军事行动。

临来的时候,他

再次翻阅了62年——67年之间关于中印战争的资料,虽然这些东西在学校里已经看过多遍,但是张曙光总觉得自己漏掉了点什么。

印度仍然是印度,不能因为他们开上了航空母舰,先进战斗机就把当成什么无敌之师,从骨子里来说,只有**裸的肉搏战,才能看出一个国家士兵的素质。

虽然临来的时候,对于丁文彦的建议,自己没表示出什么兴趣,但是实际上张曙光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才是战争的精髓,只有深刻的领会了他的意思,才会战无不胜。

虽然上面仍然没有最后决定是否对印作战,但是张曙光却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中国领导人每人喜欢背负丢失国土的罪名。

自己还需要资料,更多的资料,需要对印度的行为模式做更细致的了解,要赢得胜利,就要必须比敌人更了解他们。张曙光一边想着,一边再才拿出那些影印件,从头阅读起来。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