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镶白旗是钮伊凡的父兄统领,汉军正蓝旗却是康妃佟锦妍的兄长,如果说后宫伊凡被害的真相以及七皇子遭受的伤害让钮家父子得知,我不敢想象,两军是不是还能精诚合作同仇敌忾圆满皇上费尽心机布置的里外夹击。
我总算明白任在给我的叮嘱,这种时候,别说拿不出真凭实据指证康妃,即便证据确凿,我也只能选择沉默,必须配合皇上先获取兵权,免除后顾之忧。
“妾妃佩服皇上的精妙布局,皇上辛苦了!”递给他去皮只留红瓤、挑去黑籽切成小块的西瓜,呈上之前,整瓜已放入清凉井水中凉镇了好一会儿。
他一口气吃下好几块,心情渐好,“墨兰,你也觉得朕的安排精妙吗?朕不打算告诉皇额娘,可你也知道,鳌拜、索尼虽效忠朕,可凡事都要找皇额娘商量,不得已今儿个朕也给皇额娘道了个明白,她也觉得此计甚好,只是···”
眼见他不悦蹙眉,我递手帕给他擦擦嘴,他却凑到我跟前,“朕要你擦,”轻轻抹去他嘴角残汁,他拉我坐下靠在他身侧。
“知道朕这些天有多苦恼吗?都是朕自己独自苦想,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朕让新提拔的大学士给朕讲讲宋太祖赵匡胤如何温和夺兵以及明太祖朱元璋残杀夺权的故事,结果他战战兢兢、汗流浃背,好像朕要拿他问罪似的,气得朕让他赶紧退出,朕看着就烦。”
“皇上,”我调皮地把脑袋放到他肩头一点,“一回生,”再往他肩头再点,“二回熟。”我轻笑释言,“妾妃相信皇上不会把无用之人提上来,只不过最近前朝相争,大家心里不踏实,过段时间,形势稳定,皇上闲暇或外出巡幸,多带上新任大学士,谈史论经,气氛平和,彼此交往渐渐熟悉,大学士也就不会拘谨。慢慢来,君臣之谊的长久、默契的相通欲速也不可达,妾妃说得可对?”
轻松飘飘的语调宽慰他,但我内心深知他的艰难,前朝大批新官员上任,存有太多不确定性,对皇上的忠心逐步升温还是逐级冷却,需要时间的考验以及皇上自身的耐性修炼。
试想江宁危机时,郑成功振臂高呼“反清复明”,立刻就是一批信誓效忠大清的官员倒戈而去,这时谁又会去细细追究其中就有投靠清廷引领满军参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的开路先官,居然又转身回去投入反清洪流,充当抗清英雄。
经历明、顺、清三朝的官员或是参加清廷会考冉冉而起的官员,有多少人能定下心归顺,这取决于他的每一次决策,他虽是年轻韶华,可身为君王,肩上的负担无疑沉重。
他快手往我嘴里塞进一块西瓜,“说得很对,朕听你的,来,喂你一口,奖赏爱妃的伶牙俐齿。”来势突然,不好吐出,捂住嘴忙活,胡乱吞咽,他一旁乐笑呵呵。
尽管在他的强势下,我又被迫接受两块奖赏,两人嘻笑小闹,一瞬间好似难题皆迎刃而解,我俩可心无旁骛放松心情。但恰恰相反,一股烦躁潜流从他一开始向我表述“杯酒释兵权”时就已时隐时现,我感觉他的烦躁来自慈宁宫,以太后的个性,肯定已经对他直言无隐。
事实上,皇上虽筹划周详,但唯有一点也是事关成败的一点,那就是索尼、鳌拜不能代表皇上出面与多尼等诸位王亲谈判,虽索尼是三朝元老,鳌拜又战功显赫,但即便两位才高八斗,他们也无法镇住王爷、贝勒们,身份不对。
祖宗的老规矩大家从来不敢逾越,尤其是抱住祖宗家法顽守自身利益的大部分宗亲以及像索尼、鳌拜这样的保守派,只要多尼等人提出“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异姓臣子,何能综理?”索尼、鳌拜就要立刻躬身退让,在皇亲跟前,不管再拥有如何功劳,奴才就是奴才。
奉皇上旨意劳迎军队回朝,内大臣出面足矣,但若是代表皇上免去宗亲的兵权,无论多尼他们有没有异心,骄傲气盛的他们绝对选择反击,被奴才劝服放弃军权,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家主子来说,简直比丢了性命还不如。
“起初皇额娘对朕的想法赞赏有加,”皇上站起身,墙面上悬挂的“梨花如雪,洁净观心”牵引着他走到跟前,这是他亲笔书写,用的正是那块上等好墨,忽然他猛地举起拳头狠狠砸向墙面,虽隔墙木板厚实,可他的愤怒还是引来回震,似乎墙面在他的重拳下吓得瑟瑟发抖,随后墙上的长卷竟脱离固定飘飘然然扭曲落地,犹如风扫梨花,憔悴跌下。
“谁知最后皇额娘却说索尼、鳌拜代表朕谈判是败笔,岂止是败笔,简直就是引发兵戎相见的导火索,朕如此重视皇额娘的亲信,皇额娘不是该高兴吗?反倒还斥责朕是颠倒主子奴才身份的糊涂虫?朕不糊涂,朕心里明白着,朕是皇上,凭什么养着一堆主子制约朕,朕就是唯一的主子。”
正色厉声,他斩钉截铁明示他内心的希冀。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无论手段如何,集权一身都是当先之要务,眼前的他同样如此,这与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的共同理政背道而驰,虽太宗皇帝皇太极暗自周旋坐到独自一面朝南,但也是缓进逐级,何曾如皇上这般大踏步改弦易辙、标新创异。
“既然索尼、鳌拜身份不对称,行,”他志高昂首,“朕亲自去,朕给足他们面子,不听朕的,那就与朕在德胜门打一场,朕打到他们心服口服。”
方才见他挥拳砸墙,我不由担心他的手要受伤,可现在听他说要亲自出现德胜门,我痛心他气愤之后居然就是这样的决定,我低下头不去看他,权当他说的是气话。
他是皇上,他的身份足可在那儿发号施令,而崇尚武力、好战嗜血的宗亲们更愿意与他这个从未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皇帝真刀真枪斗一场,没几人想听他讲宋太祖的温和政策,他大可学明太祖大开杀戒,直接把兵权夺过来,他也犯不上大费周章命索尼、鳌拜读兵书,直接派出这以一当百的猛将上前厮杀就可。
可问题是意气用事的后果他承担不起,稍微喘口气的前朝,留京虎视眈眈的王亲,他在德胜门还没分出胜负,紫禁城就能翻脸变天,这样的利害关系他心里应该十分清楚,他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迈过那道坎,到底是什么原因止住他的脚步,他非要执拗到底。
“皇额娘痛斥朕一顿,说朕昏头昏脑才会出此下策,”他走到我身前,他的手忽地就抬起我的下颌迫使我与他面对面相视,“皇额娘说现成的人朕视而不见,朕打算胡闹到什么时候才罢休,到底是犯了什么错竟然让朕小气到如此地步,让朕好好说个明白。”
他捏紧我的下颌,“知道皇额娘说的是谁吗?索尼、鳌拜不够格,朕没头脑朕也去不得,那该是谁去最合适,墨兰,你倒是说说看,”他气势咄咄,“谁去?”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