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鬼眼葬经 > 第一章 我不想当算命先生

第一章 我不想当算命先生

靖康二年二月,王灶年满二十。家住蓟州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房屋就是一座破茅屋,娘亲死的早,家中只得独子,从几岁起就和爹爹相依为命。他本应行盛大的弱冠之礼以示成年,奈何金军屡屡南下,人人自危,家中农作更是无人打理,家境一日比一日贫寒,更不用奢望什么弱冠之礼了。

蓟州属幽云十六州之一,更是兵家必争之地,百姓民不聊生,幸而王灶生活的村子地处偏僻,这才免于战火的侵扰。

村子名为鬼谷村,王灶一直好奇为什么取这个名,问过爹爹,爹爹也不知道,只说自夏朝起,就叫这个了。

这天一大早,公鸡刚刚打鸣,屋外仅有微微亮堂,王灶还在土炕上呼呼大睡,只听木门“吱”地一声打开,王灶揉着迷离的眼睛慢慢坐直身子,抬头瞅了一眼。只见爹爹弓着背,身穿一件破败的麻衣,步履蹒跚地走到王灶床边,将手中的一个破草帽戴到了王灶头上。王灶愣了一下,伸手将草帽取下仔细端详,这是一个用手工扎的一个简易的草帽,看得出来是爹爹赶工做出来的,上边还有些许毛边没有处理。

只听爹爹笑眯眯地说道:“灶儿,自今日起,你就年满二十,本应行弱冠之礼,但是想必村里百姓也无心操办,爹爹更是无能无力,只得捡些草根给你赶工扎了一个草帽,就当给你行成年之礼了。孩儿莫见怪。”

王灶听完,用手摸了摸草帽的沿边,心中泛起感动,自记事起,王灶就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全年和爹爹都穿着同样的麻布大衣,麻衣基本没有完好的地方,东一块,西一块的全是补丁,裤腿根本盖不过脚脖,可见几年都没有新裤子了。两人脚踩草鞋,头发都有些杂乱,如此家境,谁还有心思打理这些身外之物。

有一首诗完全能够写出王灶的家境:“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所以如果能够有个草帽戴,已经算得上不错的了。王灶再次将草帽戴起,朝爹爹笑了一声,回道:“我成年了。我加冠了!谢谢爹爹的草帽。哈哈。”

王灶开心地笑了起来。爹爹也看到王灶这么开心,也笑了:“快起来,刚巧今天老母鸡下了个鸡蛋,爹爹等会给你煮了吃。”

王灶喜道:“今天有鸡蛋吃?”

爹爹点了点头。

王灶兴奋地一跃而起,一溜烟就蹿出了破茅屋,跑到河边蹲下来,用手舀起河水洗了把脸。这时,一只大黄狗跑了过来,朝王灶“汪汪”叫了几声,用舌头一直舔王灶的脚趾。王灶摸了摸狗头:“阿黄,你也这么早就醒啦?我今天二十了。你才有几岁?”

“汪汪……汪。”

王灶用手舀起水朝阿黄身上泼去,吓得阿黄撒腿就跑地无影无踪,王灶倒觉得很有趣。这时候,只听爹爹在门口喊道:“洗完脸顺便瓢一壶水用来煮鸡蛋。”

王灶又从树边捡了几片树叶子,放进嘴里嚼了一嚼,吐了出来,用河水漱了漱口。跑到鸡圈,拿起一个破瓢舀了点河水,就跑进屋里,递给爹爹。

王灶边看爹爹给自己煮鸡蛋,边问道:“爹,咱们等会儿还进城算命么?”

“当然去了,灶儿,难不成今天又想偷懒?”

“又去啊。现在城里到处都有人随便放火,金贼时不时地就会来掠财,咱们会不会有危险啊?”

“那也得去,要不咱们就要饿死。况且咱们祖宗三代以上都是以算命为生,算命就是咱们家的唯一生计。”

“那咱们可以养鸡,进城卖鸡蛋不行么?”

“卖鸡蛋?咱鸡圈里一共就三只鸡,就一个老母鸡。一天能卖几个鸡蛋?咱们村到夜间阴寒至极,鸡仔根本活不下去。灶儿,你就老实跟我进城当个算命先生吧。”

王灶心想我今年都二十岁了,本就该读书考取功名为宋国效力,或者穿战甲上战场杀敌,为何要呆在这个破村子里,做一个一事无成的算命先生。于是没好气地说道:“什么算命的本事。那就是骗人的。遇到没钱的就说他命好,遇到有钱的就说他命不好,让他破财消灾。这骗人的伎俩我早就会了。”

爹爹一听,一跺脚回道:“胡说什么伎俩!这算命是正正经经的学问!”

王灶眼见爹爹怎么都说算命好,气不打一出来,扯着嗓子狡辩道:“那你说,你要是算命算的好,为什么没有算出娘亲的灾祸!为什么没有算出那年咱们鬼谷村的瘟疫!为什么没有救活娘亲!”

王灶说得这些话有些触动自己对娘亲的思念,眼眶颇有些湿润。

“你这逆子!竟说这大言不惭之语!你看我不打你!”

爹爹举起手就要往王灶的身上拍去,王灶一闪身,爹爹拍空,趔趄了一小步,差点摔倒。王灶想伸手扶住爹爹,但发现爹爹站着挺稳当。随即生气地“哼”了一声,躲进自己的屋子里。

过了片刻,爹爹用块布裹了一个煮熟的鸡蛋,走进来,随手将鸡蛋扔到了王灶的土炕上,转身就准备走。

王灶拿起鸡蛋,抬起头看着爹爹蹒跚的背影,觉得之前说的话确实对不起爹爹,便借机说道:“爹,咱们什么出发去城里?”

爹爹头也不回说道:“辰时启程!”

“好吧。我这就准备!”

王灶虽然这么说,但想到爹爹腿脚不太好,还要走将近一个时辰的山路就感到头痛,而且还要站在旁边听爹爹讲一通关于生辰八字,阴阳五行的论调,不经意叹道:“哎。大丈夫不能学文习武,却非要学甚算命!”

“你说什么?”爹爹扭过头,盯着王灶。

王灶赶忙挥挥手回道:“没什么没什么。我这就收拾行李,稍后便和爹爹上路。”

王灶从土炕上拿起一个麻布包裹,看了看门外,发现爹爹不在,便下到炕边一角,从被铺下拿出了一本《太史公书》偷偷地放进包裹。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