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攸躬身道:“属下领命!”
曹操这边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在得到袁绍的回复后,不等朝廷的任命文书抵达,他就开始着手迁治所的工作。
刚刚才受到黑山军围攻的濮阳城百姓们,
自然有很多都愿意追随曹操迁往东武阳。
虽然黄河以北还有许多黑山军,但他们相信,曹操可以保护他们。
更重要的是,
曹操向他们承诺了,
只要去了东武阳,他就会给他们分配良田、房屋,还会减免田赋。
在恐惧和利益的双重驱使下,濮阳百姓大部分都愿意跟随。
……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二月。
濮阳百姓已经全部迁徙完毕。
曹操果然信守承诺,
为濮阳百姓,甚至是慕名前来的流民们,分配了新的良田、住房。
并且他还张贴告示,减免东武阳百姓所有的田税。
曹操的善举,渐渐传播开来。
各地的百姓也纷纷议论起来。
这一刻他们意识到,竟然还有曹操这样不把百姓视作草芥的存在。
他是真的在为百姓着想,为百姓谋福利。
一时间,
无论是魏郡的百姓,
还是兖州其他州郡的百姓,
甚至是青州的百姓,
都有人远道而来,投奔曹操。
大雪一连下了三日,
黄河中下游的河面已开始出现流凌,有的地方甚至已被冰封。
在这酷寒之中,
有许多百姓倒在了前往东郡的漫漫路途上。
他们心中那寻觅美好生活的愿望,与他们的身躯一同永远地被黄土掩埋,化作了这片土地上的无尽哀思。
荀彧扶起了一位滑倒在地的老人,
又把怀里最后半个冻得梆硬的干粮,给了老人的孙子。
他温声鼓励道:“老丈,坚持住。再往南三十里,就是东武阳了!那里有你们的新家,有新的生活等着你们。”
老人家连连鞠躬,感激涕零:“多谢公子相助!多谢公子!”
荀彧并未多做停留,
沿途以来,
他该帮的也已经帮了,
但流民实在太多,仅凭他一人,实在是力不从心。
真正能帮助这些可怜百姓的,或许真的只有那个人吧!
没错!荀彧此次南下,就是为了考察曹操而来!
当初董卓入京,掌控朝政之时,荀彧毅然弃官归乡。
他对家乡父老说:“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密虽小固,不足以扞大难,宜亟避之。”
但乡人多怀念故土,不愿离去。
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荀彧时,竟无人相随。
荀彧便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冀州后来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待之为上宾。
荀彧看透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断”的致命缺陷。
知道袁绍虽然礼贤下士,但实际决策常偏离谋士建议,如面对黑山军威胁时犹豫不决,与曹操果断迁治所屯兵的决策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能聚人而不能用“的特质,使荀彧预见其难成霸业。
而曹操则与袁绍截然不同。
在袁绍等人想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时,曹操却说出了“诸君北面,我自西向”这样的话语。
这让忠于汉室的荀彧,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感觉。
再加上曹操在东郡施加的一系列仁政,让荀彧察觉出,曹操才是潜龙在渊。
只待时机一到,便能龙吟九霄、一飞冲天!!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