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86章 前倨后恭

第386章 前倨后恭

“陈爵士,希望我们今天没有招待不周!”玛格丽特的到来,让陈光良眼前一亮,总算是个有分量,而且待人礼貌,又养眼的人。

“没有,非常的周到,大家都很热情。”陈光良绅士的回答道。

玛格丽特今年21岁,正式一般的年龄,她待人很礼貌,比起她姐姐,她更多了几分平民的心。

难怪,后世的《罗马假日》原型,应该就是这位,当然也不可能全部相似。

玛格丽特随后和陈光良聊起来,她好奇的问道:“香港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陈光良说道:“是远东的一颗明珠,或许有一天,它会成为纽约、伦敦一样的明珠。”

前世,香港巅峰时,又‘纽伦港’的美誉。

这一世,有陈光良家族的村长,香港必然更加的‘纽伦港’,至少能辉煌一时!

玛格丽特惊讶的说道:“你骗我!据我所知,香港现在很穷,且别贸易封锁着”

有一些了解,看来功课还是做了的。

陈光良说道:“玛格丽特公主问的是一位香港人,所以我不会说它的坏话。另外,香港的困难只是一时的,它具备将来经济腾飞的很多因素。”

“比如呢?我诚心向你请教!”

陈光良随即说道:“我用我们华夏的一句古话——天时地利与人和,来与你介绍。首先是天时,因为战争的原因,我们华人最有智慧的商人或一些技术人员,纷纷来到香港其次是地利,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又是远东的桥头堡最后是人和,香港政府实行比较宽松的制度,香港人拥有最勤奋最能吃苦的精神所以,香港必然崛起!”

玛格丽特笑着点点头,说道:“你应该能作为一个政治家,让我一个没有去过香港的人,也感受到哪里会有远大的前景。”

“我只是一个商人”

当晚的宴会,除了玛格丽特很特别外,其余人都没有特别。

“去德国”

在英国的遭遇,让陈光良觉得,他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让这些英国佬好好的看看——他们的海上霸主时代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他的船队,要‘称霸’海上。

几天后,陈光良、陈光聪兄弟出现在德国汉堡的造船厂。

这一次,德国汉堡造船厂的赫登家族非常重视,派出掌门人威利·赫登,也就是造船厂的老板,亲自迎接。

“赫登先生,不知道你们造船厂目前的实力如何,特别建造油轮方面!”

赫登,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一望便知是位勇敢且性格豪迈的商界领袖。

“陈先生,我们造船厂建造油轮的历史世界上最大的油轮记录23000吨,我们已经保持20年时间.战后,我们积极恢复造船业务,技术团队更加的成熟,所以现在别说23000吨,我们在建的有一艘32000吨的,甚至我们技术上已经突破40000吨.”

陈光良听闻后,很感兴趣!

他知道两件事,50年代石油对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要,故油轮在商船领域占比开始增加;其次,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导致世界船队需要绕路好望角,而好望角风高浪大,大吨位的船只更适合,所以油轮、货轮也越来越大。

随即,陈光良兄弟在德国认真的考察起来,他们对技术上要求很认真。

赫登越看越觉得陈光良要真心订船,直接寸步不离的陪同,安排最好的借贷。

三天后。

“赫登先生,一艘32000吨的油轮价格是多少?”

“根据我们的预算,打造这样一艘船需要耗资700万美元。”

“那一艘23000吨的油船呢?”

“嗯,可以给你550万美金!”

陈光良听后松了一口气,随即起身,向赫登伸出了手:“非常感谢您,赫登先生。明天我会再次拜访,届时我们将就所有细节进行深入讨论。”

这个价格他出得起!

回到酒店后,陈光良和陈光聪进行了闭门会议。

“大哥,你真要造32000吨的,这可是目前世界能造的最大油船,虽然不是第一艘(有在建的,明年下水),但目前世界最大的油船也才23000吨。另外,我们对于经营油船尚且没有多大的经验,要不要先从二手船着手?”

陈光良此时也陷入思考,他在酝酿一个‘滔天的计划’,但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不过一旦成功,他将真正跻身‘世界船王’的行列,大大提高知名度。

事实上,他的财富来说,区区700万美金不算什么。

“我准备打造一艘23000吨,一艘32000吨的新油船,二手油船如果有机会买下,当然也是可以。陈氏,要大举进入航运业,从香港跳出来,跻身世界级的商人!”

几日后,全欧洲的媒体都报道了——亚洲船王陈光良,在德国打造两艘大型油轮,总吨位高达5.5万吨。

消息传出,在德国和英国掀起一股舆论狂潮,特别是在英国,媒体们纷纷开始酸了。

毕竟陈光良作为香港的商人,打造油轮没有选择在英国,而是在联邦德国,这无疑是在打英国造船业的脸。

“什么?一艘32000吨,一艘23000吨油轮,他一个华夏船东?”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的威尔总裁,不可置信的说道。

乔治点点头,说道:“已经签署了合同!威尔总裁,这个陈光良可不仅仅只是一位远东的船队,他更是华夏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巨富,财富已经积累二十多年。”

威尔后悔的说道:“你怎么不早说”

我早说了,只是你不相信而已,乔治心里腹谤道。

事已至此,威尔后悔也是无用。

乔治突然想起什么,说道:“我想起来了,陈光良他还考察了货轮,但此次并没有在德国订购!”

威尔马上说道:“赶紧,邀请他来我们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再次考察,我亲自接待!”

陈光良在德国订购两艘大油轮(这个时代属于最大油轮),在英国引起巨大的反响。

结果等他回到英国,便被记者们要求采访,他倒是没有拒绝。

有记者询问道:“陈先生,听说你在英国考察一周,是不是觉得英国造船业很厉害?”

陈光良直接说道:“眼下还算厉害,但联邦德国走在更前面,而我觉得五年后,造船业还得看亚洲的日本。”

轰,现场被点爆。

有记者不爽的说道:“日本,他们能造出先进的船只,陈先生一定是在说笑话吧?”

陈光良耸耸肩,没有争论。

点爆舆论后,英国人纷纷指责陈光良大言不惭,且没有眼光。

“这个华人实在太讨厌,他居然说英国现在的造船业不如联邦德国,还是英国将来的造船业不如亚洲的日本。我的天,我真想知道,他是什么样的眼光,钱是怎么赚到的!”

“就是,这个香港人的眼光实在太粗浅,不愧是小地方的人!”(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