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了恩科进士的授官品级,这是甜枣,所以还不够,还得有根大棒,恩威并施!
聂宇接着补充写道:“科举改革额外加条:考生须持有中学毕业证,方能进考院试。”
这个改动就稍微比较大了,因为彼时科举不论怎么去改,基本的六次考试流程都没有变动。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门考试缺一不可。
说句题外话,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连中六元,且功名未被取消的家伙,今年刚好正在云南做主考官。
聂宇现在是一言而定,直接把六场考试给删改了两场,然后替换成了小学和中学,持有中学毕业证才能进考院试,也就是必须要在学生堂三不府接受六年的新式教育,才可以去考取秀才功名。
这听着似乎有些不太公平,因为中学毕业就能直授镇长官,那还考院试拿秀才功名干嘛?
但这就是聂宇的目的,通过这种办法让学子们都去学府读书,使学府教育能够快速发展起来。
而且,科考本身就有很强的竞争机遇性,要是真有才学实料,那中学毕业后完全可以一路考上殿试,去做风光状元。
你说你考不上?
那特么是你自己的问题,都是同样的卷子,都是同样在中学毕业
考出来的,怎么别人能考上,你就考不上?
这同样也是聂宇没有取消八股文章,八股文虽然很死板僵化,可胜在标准化,能让考官更方便阅卷打分数。
真以为这么一群新科考生论才学,能强的过主考官?
八股文只是让主考官能更好去评定考生的基础水平,若有两人的才学策论差不多,那谁的八股文章写的更好,谁的名次就能更高。
考试总得有标准答案,科考写文章不可能搞标准答案,那就用标准文章格式,就算到了现代不也用卷面分这东西?
一个时代的考试,有一个时代需要的标准,八股文就是科举的标准。
不过,聂宇同样也有考虑到了科举改革的影响,恩科要明年才会开第一场,再往后面的科考改革,他决定等推翻了伪清,正式开国了以后再搞。
到时候,就连目前初步确定的学府教育,肯定也得跟着继续改革。
现在的大汉学府教育,小学毕业授村长,中学毕业授镇长,大学毕业授县丞。
在他还是汉王,地盘不大的时候正合适,可等到后面地盘真正壮大,乃至他做了皇帝,那肯定不能还这么来。
全国多少个省份,每个省份都分出七八九十个州府,这样算下来年得有多少毕业的大学生员,地方县衙的官员就算严格遵循三年一换,那也完全不够用的。
聂宇对科举改革提出的补充,礼部大概率不会反对,他们本来对科举需求就不大。
只要做出的改动不是太大,甚至完全取缩了科举,那就问题都不大。
就算完全取绵科举,实际也没多大关系,只要你能把龙椅坐稳了,那天下士子除了发发牢骚,什么也干不成。
不要小看了士绅们的忍受极限,不真的把他们摁死,那就一切都有回旋商量的余地。
等真把他们摁死了,士绅或许会反抗,但也来不及了。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