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08章 阳谋

第208章 阳谋

对了,还有襄阳,汉贼在谈判桌上也提到明年会去打襄阳,这也符合汉贼要攻略豫中的战略意图,不打下襄阳的话,汉贼就会被挡在中间,动弹不得。

不过,刘墉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只是来招抚的钦差,招抚现在已经失败了,对襄阳只能是爱莫能助。

而且,就算他能及时赶回朝廷,乾隆也决心发兵援救襄阳,大概率还是来不及的。

因为河南汝州已经闹起了白莲教,传回京师的消息奏折上看,似乎闹得还非常严重,走的都是加急密奏,明显是闹大了。

河南白莲教闹大了,清军主力只能先紧着河南剿贼,否则中原一旦丢失,那大清江山真就得分崩离析!

刘墉只能寄希望于湖广提督明亮,这位大清老将能挡得住汉贼了!

钦差行船顺江而下,走的很快,抵达黄州时稍作停留,告知湖北用巡抚惠龄要谨防汉贼入侵。

因为招抚的事谈崩了!

……

荆州,汉王府。

顾景、王若愚、姚宏毅三人刚刚坐船回来。

他们按照汉王交代,先狠狠羞辱了那两名伪清钦差,接着又故意误导他们说明年开春,汉军要跟白莲教、苗人合兵,拿下川陕豫中和云贵高原。

具体能不能成功,就看接下来清军的兵力调动情况了。清军重兵云集川陕,那大汉就趁虚而入,攻打江南七省。

清军要是不信,那就算他们厉害,这都敢赌,汉军还是要攻打江南。

汉军的下一步战略目标,从始至终都是杀到江南,夺取这块伪清的财赋重镇。

议和谈判的时候,王若愚确实没有说谎,若是伪清真能割让江南七省、山河四省,退居关外,那聂宇都不太好意思继续灭清了,可能真会封个女真王。

“嗯,礼部这份草案做的不错,把数学、物理、化学分列为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这个想法很好。”

聂宇手里正拿着一份奏本方案,这是礼部呈递上来有关全新教育改革的具体章程。

礼部给出的方案简单粗暴,既然汉王要学子们去学习数理化,那就干脆把数理化三门学科,全都并入到毕业升学的考试里面。

日后学子毕业了,想怎么选可以自己决定,但只要在大汉治下的小学、中学、大学读书,那就必须全都学个遍。

小学、中学、大学考试,全都以计分制作为判定依据,这计分制效仿的是朝廷国子监的教育模式。

国子监用的就是计分制决定学习优劣,大汉这边摘抄过去后应用到了所有考试上面。

礼部重新制定的小学、中学、大学毕业考试,保留了经学八股文,但酌情去掉了诗词歌赋,这玩意是真没多大用处(对治政而言)。

去掉诗词歌赋,作为替补加入了数理化合并,还有对律法公文的考试,不用考理解能力,纯看对律法熟不熟悉。

既然是来求学当官的,你连国家的律法都不清楚,那还拿什么去管理百姓?

经过礼部重制,八股文经学占三分之一,律法公文占三分之一,数理化占三分之一。

如此平均的分数占比,只要你不是八股文写到出神入化,那就必须对国家律法、数理化有所掌握,还不能真学的太差。

毕竟,八股文只占三分之一的分制,另外两科要是学的太烂,那你不是有可能毕不了业,而是真毕不了业。

这就是阳谋了。

我也不逼着你们去学习,但你们不学的话,考试考不过,就没法毕业做官。

自己选吧!

聂宇继续向下翻,除了对文教考试的分制改革,后半段还有关于科举制的改革设想。

这些大汉文武的想法是真多,他们作为不是正常科举升上来的高官,对开放科举本身就存在很深的警惕,但科举总不能不开,没有科举的话,大汉治下长期都是缺人缺官的。

全靠学校培养实在太慢了,而且大汉的学校培养,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生产力满足不了那么大的需求,只能先主抓基层文吏,比如村长、村吏、农民公会等等。

与义务教育一样,义务教育下的小学不用交学费,但小学出来做村长,同样也是没有俸禄。

就跟农民公会差不多,都是半官半民性质,基本靠村民自行选拔,职分范围主要为解决本村矛盾纠纷,帮乡镇起统筹分田、收税等等工作。

所以,科举是免不了的,就算再怎么变,科举从古至今都没有真正消失,但却可以对科举模式进行改革。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