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41章 宇宙射线!顶级课题!起步诺奖!婆

第641章 宇宙射线!顶级课题!起步诺奖!婆

迷雾的背后也许是科学的荒漠,但也许是真理的绿洲。

但是有李教授在,赵忠尧认为自己绝对不会迷路。

忽然,他问道:

“教授,您说粒子物理还需要全新的理论描述,难道量子力学还不够吗?”

“现在大家都说理论物理的盛宴已经被量子力学终结了。”

“所以转行实验物理的人越来越多。”

李奇维微微一笑。

“今天,我就要给你上第一课。”

“永远要以学徒的心态对待科学。”

“你所说的那种观点,只是某些不知天高地厚之人的狂妄之言。”

“我问你,现有的物理理论能解释宇宙的一切现象吗?”

赵忠尧摇摇头。

显然不可能。

“那就说明还不是尽头。”

李奇维忽然低声感慨道:

“连我也在苦苦追寻。”

赵忠尧瞬间动容。

他感受到一颗无比赤诚而坚定的心。

接着,李奇维回归正题。

“目前寻找新粒子的最好手段就是宇宙射线。”

“甚至宇宙射线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物理课题。”

“美国的密立根教授团队、英国的卢瑟福教授团队,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你回去后可以多看他们发表的相关论文。”

赵忠尧知道,这两位都是实验物理的大拿,研究方向极为广泛。

“我给你的课题,是希望你用云室来研究宇宙射线的组成和性质。”

“但是,我的课题和他们不一样。”

“我希望你可以考虑对云室进行改造,比如加上强磁场,使之能更好地检测那些较弱的射线。”

“这些方向在以前很少有人做过。”

“婆罗洲更靠近赤道,能接收到的宇宙射线能量更低。”

“所以需要想一些特殊的方法。”

赵忠尧拿着笔不停地记录,心中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觉得眼前的李教授实在太博学了。

比如宇宙射线强度和赤道纬度的关系,他听都没有听过。

着实可怕!

他发现自己实在太幸运了。

李教授几乎把他的研究框架都给梳理完成了。

只要他不是个废柴,博士毕业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至于到底能发现什么级别的成果,这就要看他的努力程度了,谁也帮不了。

观察的宇宙射线越多,发现新现象的机会也就越多,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粒子。

李奇维和赵忠尧足足讨论了一个小时。

这让后者觉得获益匪浅。

最后,李奇维嘱咐道:

“实验上遇到什么问题,先问你的导师。”

“如果解决不了,再来找我。”

赵忠尧郑重点头,然后离去。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李奇维心中感慨。

真实历史上,赵忠尧前往美国留学,在密立根手下读博士时,密立根给他的课题属于那种鸡肋课题。

什么意思呢?

就是理论和预测的结果已经有了,只要补充多组材料数据就行。

但是赵忠尧凭借细心与严谨,硬是在这种简单的课题中发现了不简单。

他发现硬γ射线和物质的吸收,并不符合克莱因-仁科公式。

当时没有任何人能解释这种反常现象。

可惜,由于国内原因,赵忠尧无法继续自己的研究课题,只能回国。

于是,他就错过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发现反物质这个特殊荣誉。

但是这一世,李奇维给赵忠尧的课题绝对是最顶级的课题。

因为起步就是诺奖。

他相信以对方的资质,一定会发现震惊世界的成果。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反物质也只是粒子物理的一块拼图而已。

——

赵忠尧回到办公室之后,立刻借助科学之城庞大的资源,找来了很多关于宇宙射线的资料。

他没有急着去做研究,而是准备先消化这些基础知识。

磨刀不误砍柴工。

“哦,原来李教授说的射线强度和纬度关系的论文是出自这篇论文。”

“天啊,关于宇宙射线的本质竟然还爆发过一场大辩论。”

“最终确定宇宙射线并不是电磁波,而是带电的高能粒子集合。”

“至于射线中到底有多少种粒子,目前谁都不知道。”

“宇宙射线经过恒星的磁场加速,具有很高的能量,甚至都可以当轰击射线使用。”

“.”

赵忠尧不断汲取着各种知识,他的研究生活充实而快乐。

与此同时,马誉澄也开启了自己新奇的生物博士之旅。

来到这里,他才明白了生物学有多么广阔。

婆罗洲的各种资源是华夏内地无法想象的。

最让他开心的是,李教授对生物学非常看重。

在生物所举行典礼的那天,李教授甚至亲自到场,鼓励众人。

他说道:

“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天下。”

“那么我敢断定,21世纪就是生物学的世纪!”

“你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积蓄力量!”

“将来的生物学课本上,出现的都是你们的名字!”

马誉澄听后,简直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在交流环节上,他鼓起勇气问道:

“李教授,您认为目前生物学领域有哪些好的方向?”

李奇维说道:

“我曾在欧洲生过一场病。”

“那次的经历让我明白,现在人类急需一种能够有效灭杀细菌的抗生素。”

“可惜,现有的抗生素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大规模使用。”

“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千奇百怪,我们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呢?”

正是那一次提问,在马誉澄的心中留下了某个种子。

各大研究所走上正轨之后,科学之城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俨然成为了亚洲的科学中心。

李奇维则开始重点关注于原子研究所和阿尔法实验室。

前者,有他心心念念的回旋加速器。

它不仅与万有理论息息相关。

在前期,回旋加速器甚至和核武器的研发也有紧密的联系。

它能验证核裂变的某些理论的计算结果。

而后者正在攻克后世大名鼎鼎的以真空电子管为核心部件的第一代计算机。

甚至连第二代的晶体管也已经被列为预研项目。

有了计算机的帮助,盘古计划的研究将如虎添翼。

李奇维的回归,仿佛掀起了婆罗和欧美在科学领域的竞赛。

从基础科学到应用技术,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即将开始。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