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风起北美1625 > 第322章 星湾堡

第322章 星湾堡

第322章 星湾堡

1636年5月18日,下午四时。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星湾堡(今加州克雷森特城)外的草甸上,嫩绿的草叶细密如织,仿若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绵软的毯子。

微风轻拂,草浪起伏,几只黑喙雁(即加拿大雁)旁若无人地在其间欢快跳跃着,不停啄食着草丛中的昆虫,偶尔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

王长庚的鼻尖几乎贴到了湿润的泥土上。他屏住呼吸,透过灌木丛的缝隙观察着二十步外那群正在啄食的黑喙雁。

这些新洲大陆特有的鸟儿比他在故土见过的任何禽鸟都要肥硕,灰褐色的羽毛在斜阳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再近些……”

他在心中默念,右手攥紧了那根用桦树枝削制的套鸟杆,杆头精心缠绕的鹿筋绳套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像一条蓄势待发的灵蛇。

身后传来窸窣的响动,王长庚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刘明顺他们正猫着腰躲在草丛里。

他能想象张狗儿那小子此刻必定在抓耳挠腮,这毛躁的年轻人总是缺乏猎手应有的耐心。

一只体型最大的公雁突然昂起脖颈,黑曜石般的眼睛警觉地扫视四周。

王长庚立刻僵住不动,甚至放缓了呼吸。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下,在颧骨处留下一道痒意。

数息之后,公雁重新低头啄食,他这才继续向前蠕动。

五步、四步、三步……

腐殖土的气息混合着雁群身上的禽味钻入鼻腔,王长庚的肌肉绷紧了,他缓缓抬起套鸟杆,突然猛地一甩手腕--

“嗖!“

鹿筋绳套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线,精准地套住了那只公雁的脖颈。

受惊的雁群轰然腾空,扑棱翅膀的声音如同骤雨。

被套住的公雁疯狂挣扎,尾羽上新月形的白斑在阳光下闪烁。

“头儿,套着了!“

王长庚一个箭步冲上前,左手擒住雁翅,右手麻利地收紧绳套。

雁喙在他手背上狠狠啄了一下,他倒吸一口凉气,却笑得更加灿烂。

草丛里爆发出压抑的欢呼。

“嘿,今天又可以打打牙祭了!”刘明顺咧着嘴走了过来,还伸出一只手摸了摸黑喙雁的羽毛。

“咱们寨子里三十多人,怕是不够分呀!”张狗儿砸吧了几下嘴,看着飞向半空的黑喙雁,脸上露出几分惋惜,“要是用火枪的话,说不定一次就能打下两三只,那吃起来多过瘾。”

“说甚胡话!”刘明顺朝张狗儿的脑袋上呼了一巴掌,打得他一个趔趄,“寨子里的火枪是咱们保命的家伙什,可不是随意地拿来打鸟儿的!”

“嘻嘻,头儿,我就这么说说。”张狗儿讪讪笑着,“其实,咱们用不了火枪,也可以抽空做把弓,可比这套鸟杆要顶事得多。”

“嗤,哪需要这般费事!”听到有人嫌弃自己做的套鸟杆,王长庚横了张狗儿一眼,“这里除了不怕人的傻鸟,多的是跑不快的猎物,这套杆一样的能将其抓住。”

“这有了弓箭,岂不是更方便,远远地看到了,直接就能一箭将它放倒,何须如此偷偷摸摸地接近猎物?”

“你懂个屁!晓得制作一张合格的弓箭,要费多少料,费多少事吗?”

“咱们又不需要制作一张战场上杀敌的硬弓,随便弄个能射鸟、打猎物的弓能应付一下就够了,能费多少功夫?”

“行了,行了……”刘明顺瞪了两人一眼,制止了他们的争吵,“一群兔崽子有啥可争的!咱们奉命巡视周边,查探土人具体情形,可不是闲着没耍子来打猎的!……”

话刚说到这,却一眼瞅到了手中那只猎来黑喙雁,面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

他娘的,这地界的鸟兽也太多了点,随便寻摸一下,都能猎到几只鸟儿,或者一头麋鹿。

星湾堡是今年四月下旬设立的,他们一行三十五人也是首批入驻的拓殖人员。

经过近一个月的建设,一座占地四十米见方的小型木寨立了起来,仓库、居所、食堂、沉淀池、茅厕、瞭望塔等设施一应俱全。

虽然,在年初的建国者大会上,与会的代表们以多数表决的方式,否决了激进的南下拓殖战略,转而采取步步为营、缓缓推进的扩张原则。

但是,代表们觉得在俄勒冈或加利福尼亚地区设立一两个中途物资补给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些补给点也不需要投入太大,派驻的人员也无需太多,建上一座简易实用的港口即可,储存一定的物资,便可为往来的走私商船和移民运输船提供急需的食水补给。

星月堡的位置正好处在昭业堡(今哥伦比亚入海口南岸的阿斯托利亚市)和永宁堡(今加州奥克兰市)之间,承上启下,距离两地也都只有四五天的航程。

这几日,拓殖人员丝毫不敢懈怠,一边继续加固完善寨子的防御和生活设施,一边轮流派出武装哨探,沿着不同方向,小心翼翼地巡视周边,仔细查勘地形,预防潜在的危险。

今日,刘明顺奉屯长之命,带着王长庚、张狗儿等数人,沿着蜿蜒的溪流一路向东北摸索前进,约莫走出三四公里处,眼前豁然出现一个土人部落。

部落规模不大,仅有三十余人,稀稀落落地分布在溪流附近。

他们以采集浆果、狩猎为生,一眼望去,妇孺孩童差不多占了半数,青壮男子仅十二三人,身形略显单薄,手中的武器也不过是些粗糙打磨的木棒和简易石斧,实力相当弱小。

不过,出于谨慎起见,他们并未贸然深入。

他们先在部落边缘停下脚步,取出随身携带的香料、盐巴等“稀罕物”,试图与土人展开交易。

土人们起初面露警惕,眼神里满是疑惑与戒备,紧紧盯这些陌生来客。

刘明顺等人满脸堆笑,连比带划,努力表达着友好态度。

渐渐地,土人们放下戒备,双方开始以物易物。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