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笑的是,即便表格完美无缺,军需官仍然可能以“未按标准流程提交”为由,把申请驳回个十几次——比如“签名未使用标准尺寸羽毛笔”“墨水颜色不符合规定”“申请时间不在神圣泰拉标准办公时段”……
总之,他们总能找到理由刁难。
不过,对海兔来说,这反而省去了不少麻烦。
在纪律和程序上,海兔并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地方,他只需要确保一切按流程在走,就能够良好的维持这座穹顶的运转。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被送到这座穹顶医院的伤员,大多已经在战线后方的野战医疗站接受了初步救治,伤势基本稳定。
他们被转运至此的目的并非紧急抢救,而是进行长期疗养和机能恢复。
因此,即便军务部的官僚流程冗长繁琐,这些伤员也等得起——毕竟他们的生命体征已经平稳,最危险的阶段早已过去。
海兔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这些伤员的接收与安置流程。
每当运输舰抵达,他就要组织医疗官对转运来的伤员进行初步检查,核对身份信息,再按照军务部那套繁复到令人发指的标准程序进行登记备案。
光是填写各类表格就要耗费大半天时间,更不用说还要等待不同部门的审批盖章。
整个过程中最荒诞的是,有些轻伤员在等待流程走完时,伤势就已经痊愈了。
但由于军务部的规定要求必须完成全部登记手续才能正式“出院”,这些早已活蹦乱跳的士兵不得不继续留在医院里,每天无所事事地数着天板上的裂缝。
对于这些士兵来说,除了那些急于重回战场证明来为帝皇尽忠的,大部分人还是很享受这一切的,毕竟不用在前线拼命对于他们来说是真的幸福。
这种黑色幽默般的场景,在帝国内部却再正常不过——毕竟,谁能保证那些看似痊愈的士兵不是被混沌腐蚀的载体?谁能确定简化流程不会给奸奇的恶魔可乘之机?
“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是帝国一贯的作风。
即便陈曦派来的审判官私下也对这种低效表示不满,多次向海兔提出改进建议。
“这些程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但时代在变,我们总该想办法提升些效率。”那位审判官曾皱着眉头说:“你看看这些痊愈的士兵,就因为文书没批完,白白占用着宝贵的床位。”
对此海兔自然是深表赞同。
他也确实尝试进行一些改进措施:在严格遵守规定的前提下,他重新设计了文书流转路线,还训练了一批文书侍从,专门负责预审表格,确保每次提交都能一次通过,安排痊愈的伤员集中居住在特定区域,腾出医疗床位……
甚至还在后勤军官的办公桌上安装了一个伺服颅骨,专门提醒他们及时优先处理积压的申请。
但受限于帝国严苛的程序规定,他能够腾挪的空间实在太小。
最终,海兔能做的也只是在这些繁文缛节的夹缝中,尽可能地为流程审核提供些便利,缩短那些明显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至少,我们现在能把平均处理时间控制在20个标准日以内了。”海兔对维勒安苦笑道:“这在军务部的记录里,已经算是'高效率'的典范了。”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