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不由得令五大阁老都是一愣。
申时行反问道:“王部堂,裁革六部官员的主执行人不是你吗?”
王国光微微摇头。
“申阁老,我刚才只言裁革标准由吏部根据考绩、根据官职的重复度去定,并未说由吏部执行,我的建议是,各个衙门的主官对照吏部拟定出的考绩排序、官职重复度,拟定裁官裁职文书交到吏部审核,最后由内阁做最终决定!”
“啊?”申时行与王锡爵同时惊呼道。
王国光一脸委屈。
“我……我不是怕被骂,而是吏部仅仅将考绩排序完成已经很是忙碌,实在无法执行,另外若吏部扔过去一份冷冰冷的汰冗名单,而无衙门主官解释安慰,易生乱象。”
张居正微微点头,王国光说得确实在理。
“殷阁老,你能去裁革户部官吗?”张居正问道。
殷正茂犹豫了一下,道:“这……这……,户部这两年为全国丈田立下汗马功劳,让老夫去裁员,老夫……老夫是真下不去手!吏部执行,老夫能保证不哭就算不错了!”
张居正看向申时行与王锡爵。
二人也是连忙摇头,让他们亲自去裁革自己主管的衙门官员,他们也下不了手。
在官场,做到绝情绝义,根本不可能。
随即,张居正看向正在低头沉思的沈念。
“子珩,你呢?”
沈念抬起头,道:“我建议,先裁革户部官员,另外由我来拟定与宣读户部的汰冗官员名单吧!”
“当下,户部作为六部新政功绩最大的衙门,被首个裁革,具有代表性,户部平稳度过裁革时刻,也能为其他衙门打个样。我思索一下如何告知户部官员此事吧,希望他们能理解朝廷,希望能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张居正满意地点了点头。
“裁革大事,压力不能全压在吏部,确实应该分摊到各个衙门,内阁与吏部的任务,是率先说服各个衙门的主官,各个衙门的主官的任务是让下属的官员接受此事,该候补新职的就候补新职,该致仕还乡的便致仕还乡,朝廷需要的是敦本务实的官员,需要的是能将新政施行到底的官员,一切以大局为重,才能实现国富民安!”张居正站起身说道。
一名官员被裁革,意味着两点,要么他很差,要么他很闲。
差,是他个人的问题,大概率会被罢黜致仕;闲,可能是朝廷的问题,若其足够优秀,大概率会候补到一个新的岗位。
想要端着朝廷的铁饭碗,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
……
翌日一大早,张居正与王国光便去了文华殿。
当小万历看到海瑞的《请裁天下冗官冗职策》以及二人共同撰写的施行之策后,不由得皱起眉头。
“元辅,这……这……朝廷不是给他们发不起俸禄,如此做,是不是有些显得朝廷薄恩了?”
张居正微微摇头。
“陛下,裁革冗官冗职最大的益处,不是减少俸禄支出,而是精简流程,明确职责分工,也为了减轻您的压力。重复的奏疏太多,决策的层级太多,都会造成朝政臃肿,都会影响新政施行……”
张居正的态度非常坚决。
小万历想了想,道:“朕知晓此策的好,朕只是担心朝臣反对过于强烈。”
说罢,小万历眼珠一转。
“刚才,元辅称将由殷阁老说服大伴,将由沈卿完成户部的裁革事宜。只要殷阁老与沈卿能完成这两件事,而未曾造成太大负面影响,臣便支持此事,另外朕也能说服母后,令内廷裁革冗官冗职事宜,有序进行。”
当下,小万历主打一个不反对但也不同意,需要看一看殷阁老与沈念做出的效果如何。
“臣遵命!”张居正拱手道。
他知小万历的顾虑,为了朝堂稳定,小万历有如此顾虑也在所难免。
张居正想了想,道:“陛下,臣还有一请。”
“元辅请说!”
“能否告知冯公公,殷阁老午后请他去内阁喝茶,他若不去,那此事就没法办了!”
听到此话,小万历不由得笑了。
目前,冯保是看到殷正茂就绕道,自从殷正茂跳过金水河后,二人的关系就破裂了。
二人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冯保就是厌恶殷正茂。
小万历回答道:“元辅放心,朕会告诉大伴,必须与殷阁老相聊半个时辰,不到时间,不能离开。”
“多谢陛下!”张居正重重拱手。
……
半个时辰后。
冯保来到文华殿,看到了内阁欲裁革天下官的奏疏。
小万历告诉他,由他代表内廷与殷正茂交谈,时长不得少于半个时辰,而冯保是同意裁革内廷官还是反对裁革内廷官,全凭自己做主。
当下小万历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冯保走出文华殿后,脸上的表情如便秘一般。
此刻,要与殷正茂交谈半个时辰以上已不是困扰他的问题,他思索着小万历到底是同意裁革内廷官还是反对裁革内廷官。
他感觉小万历在试探他。
若他与小万历的想法不能保持一致,小万历甚至有可能让他离宫养老或去当个守陵太监。
冯保还等着小万历亲政后,司礼监地位再次上升,他成为内相辅佐朝政,然后在致仕之前封侯封王呢!
“唉!做皇帝的怎么都喜欢让臣子猜呢?”
冯保忍不住抱怨了小万历一句,然后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捂住嘴巴,看到周边无人,才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