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257章 大家都偷懒(又被屏蔽今天就4k了,

第1257章 大家都偷懒(又被屏蔽今天就4k了,

第1257章 大家都偷懒(又被屏蔽今天就4k了,详见最后作家的话)

“中距拦射弹是什么东西?”对于大部分非军事人员来说,这个名词听起来非常陌生。

“一种最新型的空战武器,各位先生,这么说吧,我们自己现在都刚刚服役不久,而且实际作战效能,并没有东方人的这次战果这么惊艳。”coldwar期间白熊和旗佬日常吹牛逼,已经是习惯,这位军事幕僚对于自家的麻雀导弹效能到底如何,心里还是很有数的。

要不是他和导弹生产商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实际上就连这句话他都不太可能说出来。

但是他的话效果很好,在场的人心里的惊讶,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还是十来年前那支一穷二白的军队?

“他们的步伐已经如此之快?”

“是的,实际上,我更担心的并不是他们内部的问题,而是我们在交趾的行动。”

在他看来,那边的事情,其实非常好应对。他承认,如果是零星战斗,现在看来东方人的确是依靠技术和训练素质,取得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部分非对称优势,这让他们在零星战斗中的确是能获得胜利。

但是对于大规模行动,那还是要看海空军的总体力量对比,在这方面,他对驻亚太舰队有充分的信心。事实已经证明,只要这支舰队往这个方向一摆,那东方人心里有再多的想法,也不得不偃旗息鼓。

然而他更担心的是交趾,这些零星的优势一旦被大规模的应用到这个泥潭中,虽然他相信依然不会扭转己方的绝对优势,但是这个泥潭毫无疑问可能变得更深、更浑。特别是东方人在交趾划了一条线,己方行动严重受限的前提下,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交趾的行动?”

“对,实际上,据在交趾参加相关行动的部队报告,从新年开始,他们的损失率有一个明显的上升。”

“你的意思是,这种武器可能已经被用于支援北交趾?”

“不,现在并没有,因为损失增大的,并不是空战,而是对地攻击!”

“对地攻击?现在对地攻击的损失已经足够高了,你告诉我损失还在增大?”

“是的,交趾各要地,当前主要的防空力量是高炮,当然,这些高炮部队中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哪里,我们心知肚明……”交趾防空导弹的主力,来自白熊,而此时白熊的援助力度还没有增加到最高,甚至可以说,接装部队的训练都还没有彻底完成,防空还是以高炮为主。

“……但是就在最近,同样是面对高炮,但是我们的对地攻击机的损失上升很明显。从目击者和受伤返回的幸存者提供的证据来分析,我们有理由断定,对方已经开始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

他滔滔不绝的话被统领打断:“将军先生,我们现在在讨论的是战略问题,而且和交趾无关,如果你对此有兴趣,我很乐意在其他时间听取你的建议,而现在,不是合适说这件事情的时间。”

这话严格说来并没有错误,但是他不屑一顾的态度还是让他的幕僚有些伤心,你甚至都不愿意给我说一声到底什么时候讨论相关问题。

“现在我们驻扎在附近的舰队已经在向该区域前进,只要舰队到达,一切都将不是问题。而且我认为,后续不会再有什么行动,否则我们绝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收不到任何情报。”将军先生不得不将话题回到了原本的轨道上。

对于他的判断,几乎所有人都持相同的判断,而且这也是所有人的希望事态的发展方向。

主要是有欧洲最前沿的交锋,虽然不是热战,但是对于国力和资源的消耗并不比热战差多少,同时在交趾他们是真的在热战,如果再加上这一头,那对于旗人来说,这一切会非常的吃力。

实际上,多面出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使旗人最如日中天的时候,也只敢吹“同时打赢2场战争”的牛逼,再多就不敢吹了。要论吹牛逼,身毒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即便如此,他们在正式场合也只敢吹同时打赢两场战争。

实际上早就有人指出,旗佬到处点火,利用防务捆绑各热点地区相关国家获得好处的做法,看起来如日中天,实际上一旦当其国力下降,这些防务义务就是套在他们自己脖子上的绞索。

既然事情能不往最坏的方向发展,那就是最好的。

他们最终的决定,还是一贯的做法——将舰队派过去,以防事态进一步升级。

至于反舰导弹在实战中的巨大优势,仿佛被他们集体忽略了,什么反舰导弹?铁炸弹不香么?什么击落3架飞机3条驱逐舰,都无所谓,又不是击沉的自己的。

实际上,当一艘船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动力和惯性,想要改道是非常困难的。他们现在就是如此,不是看不见,而是改不了。

很多事情,积重难返之后,看得见和改得了,完全是两码事。

在这方面,几十年后有一个鲜明的例子,猪母和濒海战斗舰这一对卧龙凤雏,在立项之初并非没有反对者,但是这并没有什么鸟用,反而反对者还自杀了~~~~~~

最终这个紧急事态报告,没有改变任何事情,旗的装备发展,依然按照原有的路线,“坚定”的走了下去。

至于驻交趾空军面对可能大量出现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威胁一事,更没有翻起任何的波浪,死的是飞行员,又不是国会山。

——

又是一个星期二,高振东在京城工大的61号教室,正盯着同志同学们进行网际传输协议簇的开发,这东西离呱呱落地,越来越近了。

高振东刚刚解决完两位同学关于某协议具体细节的分歧,一抬头,看见柳教授站在自己面前。

“哈,柳教授,怎么,又有好东西给我看?”他主动出击,主要是这几次柳教授来找自己,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情况,他决定替柳教授节约一点时间。

“不是不是,这一次,是来咨询你意见的,哈哈。”

“咨询意见?什么东西?走走走,我们去门外说。”既然不需要去靶场或者实验室,那就就地解决。只是这里人多嘴杂,多多少少还是要考虑到纪律,门外正好。

高振东和柳教授来到门外,柳教授拿出一张图。

周围的人远远的被请开,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私密空间。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