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641章 抱大腿,工作和生活

第641章 抱大腿,工作和生活

一周后。

马教授和林教授突然来到了县里,搞得方唯还有点纳闷。

双方之间的合作其实和别人想象的不太一样,与其说是合作不如说是接力赛。

马教授和林教授完成了初步的海水稻研究,方唯随后把项目接过来,独自完成了后续的所有研究,并取得了成功。

利益上三七分配,马教授和林教授一共占30%的收益,方唯占70%的收益。

“方支书,你不够意思啊。去大西北承包一万亩盐碱地的事情都不吱声,你倒是拉上我们呀,我们可以出三成的投资款。”

二人走进了方唯的办公室,马教授刚坐下就笑着来了这么一句。

事实上,方唯在大西北建立盐碱地种植基地的事情,和他们并没有关系。

双方的合作仅限于海水稻后续的研究,位于深城的海水稻试验田,马教授和林教授共同出资出了30%的资金。

这笔资金本来不在合作范围之内,但二人非要这么做,方唯也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合作的利益分配比例并未改变。

“哦?二位教授也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这是上赶着来送钱的,而且对方在行业里人脉关系非同小可,他也不会一口拒绝。

但有些情况还是要问清楚。

“方式书,我们的手上都有一些闲钱,而且我们对于改良盐碱地都很有兴趣,要么算我们一份怎么样?还是老规矩,我们投入30%的资金,占三成的股分。”

马教授哈哈一笑,说他和林教授这么多年也一直在研究盐碱地的改良。

两人十几年如一日的研究海水稻,虽然没有成功,但却研究成功了其他几种耐盐作物。耐盐的临界值不高,只达到了0.3%,但也让他们积累了不菲的财富。

两人不缺钱,现在更多是想追求学术上的进步。

当初他们在海水稻的研究上陷入了瓶颈,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上了方唯,结果人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大获成功。

海水稻项目通过了评审,如今马上又要进入二次评审,马教授和林教授也因为这个项目名声大噪。

尝到了甜头之后,二人自然要和方唯搞好关系,就算投入的这些钱打了水漂也无所谓。

“二位还真是看得起我,你们想投资这个项目就投吧,我没意见。”

方唯觉得他俩也是妙人,抱大腿的心态丝毫不加掩饰。

实际上他在海水稻项目上的成功,也是站在人家的肩膀上取得的成果,对于两人的眼光和学识,他同样很欣赏。

像这种既有经济价值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深入参与下去必定有所收获。

“老林,你看,我就说方支书是一个大气的人吧?”

马教授闻言不禁大喜,然后扭头冲着林教授说了一句。

“多谢方支书,以后有什么需要我们效劳的地方,尽管开口。”

林教授的性格比较沉闷,但并不是不会说话,所以马上向方唯表示了感谢。

“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我倒是对二位研究的其他耐盐作物很感兴趣,能详细说说吗?”

双方达成了协议,办公室的气氛越发的热烈起来。

马教授说了自己两人的研究成果,包括耐盐油葵、甜玉米、苜蓿草等,基本上耐盐临界值都在0.3%的样子。

想要在盐碱化程度比较高的土地种植作物,只能通过物理手段改良土壤,还不一定能成功。

而方唯培育出来的【海稻012】,耐盐临界值已经达到了3%,兼有土壤改良的作用,它们的研究成果完全没法比。

三个人讨论了一上午的技术问题,不知不觉就到了午饭时间。

方唯请二人去县里吃一顿饭,下午带着二人去参观了育种研究所,回来后就把新的合作协议签了。

这份协议是针对夏楚县的盐碱地种植项目,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由方唯个人投入350万元,马教授和林教授二人一起投入150万元。

方唯占项目股份70%,马教授和林教授占项目股份30%。

“方支书,我们就不打扰了,等明年春天我们再去夏楚县看看。”

签完协议,马教授和林教授便离开了新林县,直奔省城。

方唯有这么两个合作伙伴也挺好,二人的能量不小,未来或许能在一些事情上帮上忙。

临近年底。

方唯和杨峰去了销售公司视察工作,盘莲和阿姐便跟随他一起去了羊城。

大家已经商量过了,准备在羊城过春节,所以从年底一直到来年的春节,一家子都会呆在这边。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