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开拍
《港囧》的资本运作是可以公开查询到的…
前天, 21控股发声明:以1.5亿元的价格向bj真乐道购买即将上映的《港囧》47.5%的票房净收入…
以《港囧》估值来作为未来票房净收入作金融杠杆,在《港囧》上映前,把自己的票房占比卖给了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不仅现金获利1.5亿元,更成为这家公司第二大股东,徐争持股19%。
也就是徐争在《港囧》上映前就获得了1.5亿,同时还因为成为上市公司股东继续享有票房的分红!
为什么这么干?
万一《港囧》47.5%的票房净收入大宇1.5亿,真乐道岂不是亏了?
其实就是其实就是凭借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增加个人的账面财富。
简单地讲,就是真乐道损失的部分票房收入通过其持有股权的上市公司市值的增长得到补偿。
真乐道也是徐争的公司!
这么干,三个好处。
一是真乐道公司短期内获得较多现金流;
二是《港囧》大卖,推动21控股股价上升,进而得到部分股票的隐形增值;
三嘛,21控股主业将转向娱乐及媒体相关领域,并更名为欢喜传媒,《港囧》作为第一炮再好不过。
原时空,他也实现了这个操作——《港囧》上映后,欢喜传媒市值涨幅一度超过925%,报收3.7港元,而徐争买入的时候只有0.4港元,这么一算,徐争靠欢喜传媒的股权收益就有18多亿港元!
人家早就晋升资本行列了!
沈言接着直播:“我跟徐争不太熟…没什么交集…”
“平时没事,我喜欢出去旅游或者看看电影…我不太喜欢搞什么社交,酒局、饭局之类的,基本上能推就推…”
“肯定也有私底下的聚餐,不过聚餐时候,我很少说话…”
“你们千万不要买什么电影投资份额…我参与的电影,不可能有投资份额流出去!”
“前天看了个自媒体写什么‘一男子投资70万《大圣归来》,净赚300万…’那都扯淡,《大圣归来》制作成本8600万,我们公司掏了6000万…没有一点投资份额流出…如果有这样的文章,立刻举报!”
“个人可以投资电影,但电影投资是高风险类型,你要是有个几个亿,不介意扔钱玩,可以投资个几百万试一下…”
“首先承诺收益、承诺保本的直接不用看,中国80%的电影都是亏钱的,就算是一线导演一线明星的大制作电影,都常常有扑街的时候,有谁跟你承诺收益,那直接拉黑他吧。”
“我有个朋友,发我一条消息…”
沈言摊开手机,是一条关于吴语森新作《追捕》的投资信息。
写说‘预测票房拿给20亿!’
还有沈言的回复‘如果真要学习投电影,你手里的钱最好拆成好几份,每个都少投一点点,深度参与一下,找找感觉。不要盲目投大导演,大制作,因为你拿到的股份不知道倒腾了几手了,溢价会很高。当然了,这个领域水那么深,能不投就别投了。’
然后沈言的朋友回复‘ok!我懂了!’
沈言收回手机:“你们觉得可能嘛?20亿票房?”
“现在的电影跟资本融资似的,首批投资,种子轮、天使轮,这部分资金一般由制片方自己掏腰包,毕竟连制片方都不看好自己电影,那别人也不用跟他玩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