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华娱情报王 > 第268章 工作室模式,探班唐人和小刘天仙

第268章 工作室模式,探班唐人和小刘天仙

第268章 工作室模式,探班唐人和小刘天仙

3月下旬,《大清后宫》在魔都卫视等四家卫视首播。

虽然网络和媒体热度不算高,但收视率还不错,尤其以徽省卫视表现最为优秀,单集最高收视率一度杀到7%以上,市场收视份额逼近13%。

其他卫视也不错,夺得多个地区2007年上半年古装甚至是电视剧收视冠军。

媒体将这部剧称之为内地版《金枝欲孽》和内地版《大长今》。

不过,该剧编剧+制片人于征对此说法并不认可。

其坚决认为《大清后宫》就是《大清后宫》,还在贴吧、天涯和一些质疑抄袭借鉴的观众和网友打嘴炮。

于征嘴上逼逼,心里也微微庆幸当初听颜礼的修改剧本,弱化借鉴桥段,不然“抄袭”的帽子,他够呛甩的开。

当然了,他本身也未必多么在乎这个,能赚钱和能成名,很多事对他不重要。

不过于征不在乎,易安还是在乎这方面的名声的,所以帮忙圆了圆,然后让其低调点。

于征这家伙虽然有些跳,但《大清后宫》其确实是立了功的。

即便很多人不想承认,但清宫剧在现阶段确实是大有市场,受众颇多。

于征这小子也有几把刷子。

哪怕剧本有点缝,但缝的水平比一些编剧要好,抓住了不少观众的g点,使得《大清后宫》算是小火一把。

成绩好不说,卖的也不差,虽然谈不上惊喜的程度,却也比颜礼及易安事先预料的要好。

这也让于征这个新出炉的热剧编剧+制片人成了易安公司的香饽饽。

原本对于范小胖的下一部民国剧,公司还有争论,于征这一起势,基本上内定他的作品《胭脂雪》。

甚至除了《胭脂雪》,公司还允诺于征可以再以编剧和制片人的身份再组一个项目。

颜礼亲自和于征许诺,如果《胭脂雪》或另一个项目得到成功,公司会考虑推他成立个人工作室。

目前,易安只有两个人有工作室,一个是宁昊,另一个是春节后正式加入易安的鞠觉亮。

前者算是易安目前的当家电影导演,后者算是易安的电视剧当家导演,易安最卖钱的古龙剧系列都由其执导或参与。

除此之外,易安还有一些导演和制片人,也有一些可以负责项目的,但成绩、能力和履历都不足以让颜礼扶持真正独当一面。

于征其实也不够,但颜礼“看好”他,所以愿意给他机会。

易安的工作室制度目前属于摸索阶段,具体合作方式也不固定。

比如鞠觉亮的工作室,就是属于单纯的挂靠,易安不占据工作室股份,工作室员工也都是鞠觉亮的人。

说白了,就是比原先直接雇佣套了层皮。

名义上鞠觉亮是易安的签约导演,与其他公司相比,易安与其合作有绝对的优先权,价格也能打个折扣。

而鞠觉亮能够得到易安稳定的项目合作和相关资源支持,有了固定金主和靠山。

这也是业内较为常见的一些合作方式,华谊不少工作室也是这么玩的。

优点是一方投资较少,一方比较自由,以较小代价各取所需。

缺点是捆绑略浅,合作期限和稳定低,双方都未必将其视为真正的自己人。

相比之下,宁昊的工作模式就比鞠觉亮忠诚多了。

其工作室由易安全资,他本人不占股份,更类似于在易安内部搞了以他为核心的团队和项目组,有极大的自主权。

当然了,虽然没股份,但是宁昊和其团队有项目分红和绩效。

而且其项目的扶持力度极大,风险也都是公司承担。

简单来说,宁昊工作室属于公司亲儿子,鞠觉亮工作室连干儿子都算不上。

大概率算干孙子的把兄弟……

除了以上两种模式,公司还提供合资,即公司和相关责任人按比例分股份。

责任人搞项目,易安提供资金、资源和渠道支持,在其他分成过后,工作室从项目赚取的利益,责任人和易安按股份再分。

这种模式属于易安让渡利益,长期绑定和战略合作高等和顶级人才。

这大概率也是未来易安工作室的主流,地位属于仅次于亲儿子的干儿子。

于征据说就准备搞这个模式,宁昊工作室未来如果有需要,也会适当调整。

还是那句话,颜礼不是吃独食的性格。

如果给他赚钱,他发财,也不吝分一些好处给自己人,大家一起过好日子。

被颜礼画了饼的于征干劲十足,据说已经有了新项目的腹稿和剧本大纲。

因为《大清后宫》的成功,他已经打算从清朝下手,不过可能是写了《胭脂雪》,又往其中夹杂了民国元素。

最后故事背景是放在清末民初,连剧名都是带着满满的晚清味《最后的格格》。

颜礼一听这名字就怀疑于征是不是抄了《末代皇孙》这部戏。

没办法,这家伙老惯犯了。

《大清后宫》让他改了剧本,《胭脂雪》他让人把关,同样择出来不少争议情节,如今正在优化修改。

颜礼现在都有点条件反射了,一听说于征的剧本,第一反应是又抄谁了,第二反应是改剧本。

于征这回有些冤枉,他确实是借了一些《末代皇孙》的设定,但剧情没抄,毕竟剧本还只是个大纲。

晚清贵族子弟流落民间受到各种波折疾苦这种套路,在民国就有小说或者编剧写了。

单单就这个设定而言,怎么着也算不了他抄袭。

颜礼这才放了心,叮嘱于征少借鉴,就算非化用,也高明一些。

还是那句话,易安是志在影视行业龙头的公司,而影视属于内容文化产业,最忌讳的其中之一就是抄袭。

颜老板可以不要脸,易安得要脸!

除了于征受益颇多美滋滋,《大清后宫》的一众主创也跟着露脸。

好处最大的当然就是一番女主王欧了,她的戏份最多,怎么也绕不开她。

这两年,王欧参演了《生存之民工》《新聊斋志异》《封神榜》《陆小凤传奇》《神探狄仁杰2》《大清后宫》等一连串爆剧和热剧。

角色戏份有多有少,有出彩,也有比较平淡的,但这么多角色,哪怕纯刷脸也把脸刷熟和名气刷上去。

更不用说王欧背靠的是易安这个有着成熟艺人包装团队的公司。

易安能把范小胖短短一两年就抬到了四旦双兵中上游位置,能量可见一斑。

即便王欧在公司资源和扶持力度远远比不上范小胖,但对比其他旦也十分可观了。

影视成绩打底,其他等各方面曝光宣传铺开,王欧几乎每部戏播出都能往上走一走。

像《大清后宫》这种女主剧,更是让她的事业有望上升一个大台阶。

易安经纪团队的目标是,让王欧配合其他资源,在今年坐稳当红小的位置,甚至是位列二线女星上游。

这个目标可不算低,一线旦并不算多,位居二线都算是业内有名有号的了。

二线上游,属于有望冲击一线女星的预备役,这个级别,在不少公司都算是当家一姐了。

王欧和易安信心都还算足。

特别是后者,华谊一家都能养四旦双兵的两个和一些当红旦、小。

易安资源实力不差,哪怕“外流”了不少,捧二姐王欧上位也足够了,一线不敢说,二线上游还不敢,易安艺人经纪部也甭混了。

除了王欧,其他诸多主演也都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好处。

或许有些人好处没那么明显,但演员这行,很多时候也是讲究积少成多,节节攀升。

多拍一部戏,多演一个角色,就可能多涨点名气,被更多的人知道和熟悉,观众和粉丝就不说了,如果被业内人看到,兴许就是一个新的机会。

比如颜礼就知道秦兰因为《大清后宫》演的不错,得到了两个清朝片约邀请。

霍丝燕更是得到了于征的青睐,将其列为《最后的格格》女主人选之一。

不过,颜礼强烈怀疑这个人选有猫腻。

毕竟于征和秦兰走的挺近,同那帮泰迪姐妹团也或多或少打过交道,这背后会不会涉及一些人情往来,懂的都懂。

秦兰这个姐妹团大姐可不是白当的,不给姐妹们争取点好处和甜头,姐妹们怎么牢牢团结在她周围。

对于《最后的格格》用霍丝燕,颜礼倒是无所谓。

范小胖肯定不演,王欧也不缺资源,公司艺人用不到,总要“外流”,霍丝燕还算懂事,给她也可以。

不过,颜礼无所谓,其他人会不会抢就不好说了。

秦兰要扶持自己人,董萱手下也有人,还有范小胖未必愿意让她如愿,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多少怕是同样有想法。

之前杨容和霍丝燕争抢的《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爱情》就是例子。

如果不出意外,以后类似的情况会有不少,在不内定的情况下,大家各凭本事。

不管谁抢到了,对颜礼来说,都算是肉烂在锅里,而且,无形中还让他有了当裁判和调配获利的机会。

直接安排,哪有“抢”的香!

3月下旬,颜礼在《封神榜2》杀青,返京之前,他去隔壁象山影视基地探了个班——

《射雕英雄传》剧组

颜礼在蔡艺侬的陪伴下,看着现场的拍摄,有些感慨。

“蔡总有魄力啊。”

金庸剧,虽然名头够大,但可不是好拍的,特别是有个张大胡子版本对标。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