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拍摄细节,北影厂人物团队
三月三十一日。
北京城又是一个阴天,天空中飘着几朵薄薄的灰云,随着凉风徐徐向东飘带。
一大清早,程开颜早早起床了,坐在书桌前,对这两天写的稿子做了一些细小的修改。
“咚咚……”
这时房门被敲响,母亲徐玉秀径直走了进来,她是来帮程开颜清理随身物品的。
四月二号,程开颜就要坐飞机去日本了。
“你打听过日本那边的天气没有?这一两个月是冷还是热?”
徐玉秀走到衣柜前,细心的问。
她捋着衣柜里的衣服,也不知道该给他拿什么样的衣服。
这些大多是这两年里她给程开颜在商场买的,或者是在裁缝店定做的,有些是她自己织的毛衣毛裤。
一两年下来,原本空空荡荡的衣柜,此时也逐渐富裕起来。
“日本是个岛国国家,四面环海,地界狭长,如果是在东京地区气温和bj差不多,要是在北海道这些地方,四月份多半会下雪。
听北影厂梁晓声昨天来说,这次是先去东京和日方做好拍摄安排,再去北海道,春冬装都要备上几件。”
程开颜钢笔不停,一边解释着。
其实他觉得大可以就在国内拍摄取景,没必要去日本,国内又不是没有下雪,雪山这些地方。
他想啊,其实可以放在哈尔滨,也是极美的。
冬天,雪景,雪山,冰封的松江,繁华的重工业城市……
不过据说这次的《情书》电影,被双方的文化部门选为了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重点项目之一。
《情书》这部作品,日方似乎挺感兴趣。
毕竟这是一位东方古国的大作家、大才子,写的了一部关于日本北海道小樽,发生的一个感人至深、令人落泪的爱情故事。
这真的是一个完美噱头和卖点,可能会对观影人群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对票房也有加成。
日方自去年了解这次拍摄项目后,便高度关注,表示会高度参与到拍摄中来,并且承担一定的经费、提供摄影器材,后期制作等环节。
这是真正的中日合拍,两开。
既然负责电影拍摄的是国内团队,那相应的去原著中的城市取景,也无可厚非。
此前程开颜好奇的是中日合拍下的《情书》,究竟拍摄的是哪个版本。
小说版本,还是经过修改的剧本版本。
但昨天梁晓声带来的消息却是,两个都拍。
一个中文版本在国内上映,一个是日语版本在日本上映。
前者采用程开颜修改后的电影剧本,国内的故事背景,人物设定,场景。
后者则是更偏向原著。
程开颜听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有不少疑问。
两个版本人物设定、妆造、服装、场地环境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两国的学校,教学楼,图书馆等等这些细节肯定是不一样。
目前他也搞不太清楚,这些拍摄细节如何处理。
具体如何,程开颜打算一会儿去了北影厂再问问。
这些消息都是昨天下午,北影厂的梁晓声过来跟他聊的。
除了这些消息之外,梁晓声还送来了北影厂代他办理的飞机票,出国护照,签证,银行卡等各项证件。
并请他这个大作家明天去一趟北影厂指导拍摄工作,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
实际的意思是趁着现在还没正式开始拍摄,让程开颜去认识认识人,不然到时候认不得几个人,也尴尬麻烦,影响拍摄进度。
程开颜欣然同意,解释了一下最近一直在忙,新作品,颁奖之类的。
梁晓声也表示理解,说回去会向领导和同志们传达。
程开颜托着下巴,回忆着昨天下午的事情。
“那我就一样给你带几件,实在不行在那边去买,你身上多带点钱就是了。”
徐玉秀听完后就明白了,三下两下给他装好了衣服鞋袜,毛巾之类的生活物品。
“钱倒不用多担心,我这次算是因公出国,北影厂会负责生活开销。”
程开颜扬了扬手里的外汇兑换证明,笑着解释。
其实一分钱都不用,北影厂负责了生活开销。
因为国家采取的外汇包干制,因公出国,国家单位承担费用,个人无需出钱,不过这里面只包括了出国期间的基础生活费和公务杂费。
“带一些,以备不时之需嘛,大概有多少?”
徐玉秀点点头,单位定额报销这是这个年代多少人听见后都喜不胜收的词语啊。
省吃俭用,就能抠出来一些。
“大概是每个月十万日元的额度,折合人民币是七百五十元。”
程开颜笑道。
“这么多?”
徐玉秀惊讶不已,七百多块够普通人家生活四五年了。
“听起来挺多的,但其实十万日元以日本现在的消费水平只能勉强生活一个月。他们那儿一碗拉面要四百日元呢。”
程开颜摇摇头。
“那你还是换点钱带过去吧。”
徐玉秀啧啧称奇,七八百只够生活一个月,这消费水平也忒高了,这传出去估计能吓死一群大妈。
早上给程开颜收拾好了行李,大概是两个行李箱。
吃完饭后,徐玉秀又给他拿了一千块钱,让他带着证明去换外汇。
“哎……四月二号的话,晓莉妈妈上次在信里说一号的车票到北京城来吗?这不正好她来,你就要走了?”
徐玉秀陡然记起来一件事儿,忙不迭的问道。
“嘶……还好有一天时间。”
程开颜也吃了一惊,要是婉姨来北京城,而自己没去接,她多半是要生气的。
还好有一天时间空余。
“对了,婉姨来之前,得把房子家具搞好,不然都没地方睡了。。”
“这倒是啊,上周我去看过,大部分家具刘师傅已经做好了,就剩下你们俩的婚床,这会儿估计也做好了。”
“我一会儿下午去把家具搞定,再把生活物品都置办齐全。到时候婉姨来了也方便。”
“好,你去吧。”
……
北影厂门口直通厂区的一条主干道上。
几个带着袖章的工作人员在道路两边的树上靠着梯子,正拉着一道红底黑色的横幅,上面写着:
“热烈欢迎程开颜同志莅临北影厂,指导工作!”
路面上,几个青年男女叉着腰,或双手抱胸冷眼相看。
自昨日编剧组的梁晓声带回程开颜即将要来北影厂的消息之后,厂里的领导竟然高度重视,连夜安排了欢迎仪式,甚至还让人一大清早挂起了横幅,欢迎程开颜来北影厂指导工作。
这让北影厂的很多人表示不解,甚至是惊骇。
“一个小年轻过来,至于搞这么大阵仗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领导来视察呢?”
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皮肤白皙,五官端正的年轻人纳闷道。
“国强啊,这你就不懂领导们的深意了吧?程开颜是咱们电影的男主角,又是编剧,这次项目事关中日文化交流,当然要捧着他点儿,不然坏了大事怎么办?”
旁边一个头发偏长的削瘦年轻人笑嘻嘻的揶揄道。
“什么男主编剧,有像他这样的吗?临出发了这才过来一趟,还来什么啊,干脆别来了。”
唐国强双手抱胸,话里似乎有些情绪。
《情书》这部作品是今年北影厂极为看重的项目,而他则是拍完《孔雀公主》后,就被水华老师看中调过来,出演男女主的好友。
也就是原著中的秋叶茂,电影剧本中的叶繁盛。
这是个戏份多但并不出彩,甚至是会因为故事争议而惹得观众讨厌的人物。
而程开颜是作者,是编剧,又是男主角三位一体,自然在剧组里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因此不少工作,都离不开程开颜。
像是剧本细节的修改,男主角人物形象确定,还有男主角和剧本各人物之间的磨合,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可这个程开颜倒好,基本都不露面。
这让其他演员想和他聊聊剧本,聊聊人物,磨合关系都没机会啊。
“哈哈哈!国强同志你肯定是希望他别来的,这样你就有机会出演男主角了吧?”
一旁一个穿着白衬衣,明艳大方的女人,笑吟吟的打趣一句。
《情书》剧组里谁不知道他唐国强想演男主角啊。
“刘晓庆同志,这可不是我怎么样,谁叫他程开颜占着茅坑不拉屎的!”
唐国强冷哼一声,他虽然从未见过程开颜这个才二十多岁出头的年轻人。
但剧组里大导演水华老师,第一副导演陈怀恺老师他们经常提及他,都说《情书》男主角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程开颜,没有再比他更合适的了。
像这样的话,唐国强这段时间听了不下十次,实在令他心烦意乱。
他就不信程开颜有那么适合原著中的那个美少年,他唐国强自认样貌不下于任何人。
自出演《孔雀公主》后,不少圈内的人都跟着陈冲一起,都叫他奶油小生,意思是长得白皙俊美,相貌精致。
对此唐国强虽然心有不满,但未必不觉得这个词里有肯定自己的意思。
“谈什么呢?一会儿程开颜同志来了可不许乱说话!”
不远处,一个身材中等偏瘦,体型清癯,后背略带微驼的男人走了过来。
“陈老师。”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