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盯着眼前这扇酷似42号掩体大门缩小版的铁门,我突然想起了不久前听到过的一句话。
“答案……有关它的一切都被掩埋在我们头顶上的那片茫茫荒原之中。”
出于在受困后对说出这个话的那个人本能地厌恶与恐惧,我这几天甚至都没有想起过这个名字,然而现在,这个人说的这句话却突然飘进了脑海。
“有关那个答案的一切”之一,会不会就隐藏在这个位于人迹罕至之地的掩体里,等待着人们去发掘呢?
想到这里,我立刻开始寻找开门的方法。然而当我向七边形大门正中的插孔看去,却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用再多费心力。
一块三角形的掩体钥匙在上面好好地插着呢。
这个情况却让原本豁然开朗的我又增添了一丝疑惑:
这样的大门是在掩体计划中修筑的所有地下工事的标配,有且只有一个。而每扇这样的大门又只有一个如同面前这样,三角形铁盘状的钥匙。一般来说当掩体封闭之后,这个钥匙会通过一个机关传递到掩体内部然后被封存起来,之后外界人员想要进入就只能依靠掩体居民从内部开启大门了。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曾经有掩体中的人出来过,还是这里从来就不曾被打开过?亦或是还有别的什么更加特殊的原因?
想要明白这一切,我就必须得进入,甚至可能要深入到这个掩体里才行。
我摸了摸挂在腰间的枪,又将手中的铲子握紧了一些,内心稍微有了些安全感。随后,我便将手放在大门正中的三角形上,抠住上面的三个凹陷处,顺时针转了过去。
在这过程中我又注意到这扇门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它上面没有编号。
这是一个没有编号的掩体吗?
一阵吱吱嘎嘎的机械运转声音从大门后方传来,如同几天前我们从42号掩体中进入荒原之前的那个时刻。不过此时我并不像当时那样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前途未卜的忐忑交织的心情,只有强烈的好奇与些微的紧张。
大门开启了,一间黑洞洞的门厅展现在我的面前。
看来不光是大门的比例,也许这个掩体整体都比42号掩体要小了不止一星半点。虽然这也许是因为掩体外部的山体根本就容纳不了像42号掩体那样的巨大结构,但这旅馆标准间一样的大小还是与我的预期产生了相当的落差。
四周没有气流扰动,但厅内的空气除了不如外面湿润外还是相当清新的。一阵细微的嗡嗡声从头顶传来,我猛地抬头,看到了一扇栅栏窗。
这个掩体的通风系统还在运转!
发现这个情况以后,一个大胆的猜测随即闪过脑海:难道这个掩体里还有人居住着?
这个念头顿时令我有些激动,但我立刻冷静下来,并意识到一个问题:
如果这个掩体里有人,对我来说不一定就是好事。
天知道他们对一个来历不明的闯入者是个什么态度。
于是我决定加倍小心,将工兵铲保持着展开的状态挂在背后,然后从腰间拔出手枪。
在手枪出鞘的那一刻,我视线右下方原本显示着“工兵铲”的地方变成了“甲午式手枪”,在它下面一行是“(7.62x25mm)”字样,再往下则写着”8/8x1”。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