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想要维持这么大的疆域,所要耗费的力量可想而知。
而要是将这些力量抽调出来,用于发展洪荒,那无疑会在天地间衍生出更多的造化。
因此,敖丙的这个想法,可以说是利用接下来的诸圣之战,让洪荒天地得以摆脱负担,进而轻装上阵,有足够的力量继续朝前演变。
既然洪荒再度破碎已是无法避免,那身为洪荒的顶级强者,此时应该想的,是如何化坏事为好事,进而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敖丙所想,便是在化坏事为好事。短期来看,洪荒再度破碎确实是坏事。
但只要保住洪荒的精华,那随着时间的流逝,洪荒因破碎而损失的力量,早晚能弥补回来。
这也算是另类的破而后立了,让天地于毁灭中新生,并变得更强。
“此法很是可行,但需要其余大神通者的配合,让他们把各自的道场贡献出来,然后围绕着龙洲,一点点的填补空缺。”
“但想要让他们配合,难矣。”
敖丙反复思量了一会,觉得自己的计划非常可行。就是可惜,没有施行的条件。
因为按照他的计划,他得到的好处太大了,会直接成为新洪荒天地的主宰,进而在天地本源与无尽气运的加持下,直接迈入混元的境界。
而且,新洪荒天地诞生后,潜力可比镇元子的地仙界大多了,敖丙靠他成道,势必能做到镇元子未能做到之事,即以力成道。
正常来说,以力成道几乎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唯有强开天地,方有一线成功的可能。
但此法乃是赌命之法,不成功便成仁。所以,若无十足的把握,万不能尝试以此法证道。
说是这么说,可时代是不停向前发展的。而后人吸取前人的智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往往能另辟蹊径,想出取巧之法。
比如这以力成道,就让他们想出了取巧之法。既然从无到有,于混沌中再开一天地太难,几乎没有希望做到,那他们索性就捡个现成的。
不从无到有的开辟天地,而是以洪荒为根本,再行衍生天地。如此一来,所得的力量没变,但开天辟地的难度却是大大降低。
镇元子开辟地仙界之法,就是如此。他虽然没有借助洪荒天地的力量,而是借助了地仙道的力量。但那无数地仙,难道就不是洪荒的一份子了吗?
是以,说是没借洪荒之力,但镇元子之所以能成功开辟地仙界,还是靠着洪荒的力量兜底。
若无洪荒兜底,他早就被混沌反噬之力给吞噬了。
敖丙此刻所构思的,将洪荒天地的精华聚集起来,再演一个小洪荒。本质上,和镇元子开辟地仙界没什么区别。
不同的是,镇元子借助的是无数修士的力量。而敖丙借助的,是天地本身的力量。
总之,都是靠取巧开天辟地,进而完成以力成道的壮举。
至于为何镇元子成道有缺,敖丙之法却没有这个担忧,原因也很简单,所开天地差的太多。
区区地仙界,如何能与小洪荒相提并论。就算小洪荒开辟后,大半力量要分润给其余大神通者,可剩下的小部分力量依旧极为庞大,足够敖丙以力成道了。
这和敖丙努不努力无关,只能说洪荒的底子太厚了,让他捡个现成的,这才能借此机会以力成道。
但凡洪荒的底子没这么厚,他想靠此法以力成道,简直就是在做梦。
……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好处,敖丙能看到,其余大神通者自然也能看到。
因此,这个时候就诞生了一个问题,明明小洪荒的开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可到了最后,为何是你敖丙占据最大的好处,以力成道,其余人只能分润一些边角料?
不患寡而患不均,仅此一点,就足够让敖丙开辟小洪荒的计划还未开始,便已胎死腹中了。
可要让敖丙把最大的利益让出去,那也不能。
准确的说,是不行。
为何敖丙会在此事中得到最大的利益?不是因为这计划是他提出来的,而是因为,小洪荒的诞生,是以龙洲为中心构建的。
龙洲才是关键,乃是未来天地的中心。而敖丙身为龙洲之主,只要这个局面促成,那不管他愿不愿意,都会得到最大的好处。
天地中心之主,理应为天地主,有无上气运加身,自能以力成道,这是大势,岂能违背。
那把龙洲换了,用别的先天圣地代替它,作为小洪荒的核心。如此,便能避免敖丙成为天地主。
这听起来很有道理,实则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为只有把龙洲当成核心,所开辟的天地,才能被称之为小洪荒。
换成别的地方,那就算开辟的天地再完美,也只是大洪荒的一部分,当不起小洪荒之名。
龙洲因有不周鼎在,堪称新时代的不周山,为洪荒天柱。
即为天柱所在,那肯定是天道认可的洪荒中心,既然要开辟小洪荒,如何能绕开它?
另外,不周鼎朝外喷涌的盘古精气,不仅有复苏祖脉之能,还有弥合天地之能。
不是把精华之地聚在一起,就能顺其自然的衍生出小洪荒,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它们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一个先天圣地都相当于一尊大神通者,彼此属性各不相同。须得将它们熔炼在一起,才算是完整的天地。
但想要将这么多的圣地,熔炼成一个整体,又岂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恐怕圣人圣人都不行。
唯有龙洲居中调和,以盘古精气为线,方能无视它们间的排斥,将它们强行缝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所以才说,无龙洲,无有小洪荒。龙洲的作用如此之大,敖丙身为其主人,得到最大的好处也是应该的。
理是这么个理,但用自己的道场去成就敖丙,这种结果,却不是所有的大神通者都能接受的。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