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
“他这是什么意思?”
嬴政看懂了,但他不确定了。
如果真按他所想……
刘邦摸着下巴,回想着英国的内阁制度,又结合着两周春秋之事,带着几分猜测道:
“他们应该是想着,由各大国共同议定,放逐慈禧,恢复光绪的权力。”
“根据天幕所言,光绪应该是变法失败。”
“既然失败,慈禧为了加强权力就一定会新出政令,这样,从法理上来讲就能取消慈禧所颁布的一切政令。”
“既然拥护光绪,那光绪的变法就会由各国批准后执行。”
嬴政打断了刘邦的话。
“那还是皇帝吗?”
刘邦看着天幕,略微一顿,摇了摇头。
“最起码,明面上是皇帝。”
嬴政冷笑着,果然……事情若真按照自己与刘邦推算的这样。
那各国一定要在中国疆土上划分利益范围。
并且指派代表监督各自利益范围内督抚们的行动。
那这天下就不单单是重返诸国林立了。
这是戎狄封邦!
……
大明·永乐时期
“因热烈支持进步而被剥夺权力,因此他特别值得我们的同情……”
朱棣捋了两下胡须,若有所思。
“变法?改革?”
朱瞻基抱着双臂,倚在朱柱上。
“大差不差,反正一定是跟慈禧斗起来了。”
“然后失败了。”
“至于具体如何……”
“就得看天幕能不能说了。”
……
【广学会的主持者李提摩太,也拟写了一份关于“如何处置清廷”的意见书,供各国政府参考。】
【他说,时下的中国,已没有“被各国信任并能执行条约义务的中央政府”,须由列强出面,组织一个联合内阁,进而“使中国人和外国人获得持久的和平与繁荣”。】
【这个联合内阁有具体形态。】
【一、内阁由一半外国人与一半中国人共同组成。】
【二、每个能派遣一万名常备军驻扎中国的大国,可以派二人为阁员。】
【三、中国的总督和巡抚,可以推派同等数目的人为阁员。这些被推举的人,必须得到列强的信任。】
【四、内阁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各国人民生命财产,保障中国领土完整。毫无歧视地保护所有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一国或几国的利益。】
【五、新内阁不受任何一国的直接管辖。】
【六、组织一个最高国际法庭,处理这个联合内阁产生的一切问题。】
【七、过渡时期,责成各省督抚负责各自辖区内的秩序,不可派遣军队援救北京。】
……
{这不就如今的日本吗?}
{丁韪良与李提摩太的主张是“推翻慈禧,重组政府”。但列强的核心诉求是“与一个有所改良的政府完成议和”,两者诉求就不同。}
{那为什么战后对日本又使用了这一方式?}
{那时是列强,二战后是两强划分势力范围。}
{占领日本的只有美国,占领也是有成本的,单独占领的投入产出的确定性很高。}
{庚子年这么多国家在华,各有各的想法。}
……
大清·道光时期
“纯是无稽之谈!”
道光气的破口大骂。
“让洋人入主军机处然后组建内阁?!亏你们想得出来!”
这不就是扶植一个傀儡皇帝!
那清朝就彻底沦为殖民地了!
就算光绪发布什么改革诏书,被各国控制的军机处会执行吗?
“幸亏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
道光突然想到这点。
“对啊……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啊?”
为什么自己总想着一个人对抗全世界呢?
道光突然想通了一些问题。
他看向天幕,嫌弃道:
“都是让慈禧带偏了!”
反正肯定不是朕的问题!肯定不是皇帝的问题!
……
【而列强此时也提出了两个议和的前提条件:一是惩凶,即处分朝廷中的“顽固势力”。】
【二是两宫回銮,即要求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回到京城。】
【于是,如何处置慈禧太后,便成了善后问题的核心。】
【这时的西方媒体,对慈禧的观感已降至冰点。】
【他们支持恢复光绪的权力,同时主张“必须对中国人明白指出,挑起目前战争的是慈禧太后”】
【“不同慈禧集团相联系的新皇帝”】
【“迅速和适当地惩处起自慈禧太后的所有煽动暴乱的官员”】
【但与舆论的一致声讨不同,列强内部对如何处置慈禧,存在不同意见的。】
【德国坚持将“惩办真正的祸首”作为和谈的先决条件,且明言所谓祸首“必须是些大家伙”。】
【英国则认为“惩办皇太后是绝对不可能的”,理由是从现实利益角度考虑,这实际上等于“冒着废弃中国整个国家组织的危险”,无论是对英国还是对整个欧洲,都是不利的。】
【而就在列强衡量得失之际,慈禧太后最后决定做点事来回应列强。】
……
天幕上。
李鸿章跪倒在地,听着天使宣告谕旨: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
“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
“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
“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
“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
“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李鸿章静静听完谕旨,低下头,高举双手接过旨意。
“臣,领旨。”
……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00年2月14日),慈禧太后发布了一个上谕,里面出现了一句令人至今愤慨的话。】
【“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
【在慈禧的授意下,奕劻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德、奥、比、西、美、法、英、义、日、荷、俄十一国代表签订了合约,历史上称之为《辛丑条约》】
【条约共有十二条正文和十九个附件,主要内容是。】
【第一,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赴德国谢罪。派户部侍郎那桐为专使赴日本谢罪。在德使克林德被杀处立碑;对杉山彬“从优荣之典”。于外国坟墓被挖掘及被损坏之处,建立“涤垢雪侮”之碑。】
……
一众皇帝本就在震惊“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明目张胆的卖国护己之辞。
看到这条约内容更是当头一棒!
技不如人,城下之盟,他们也能理解。
立碑?!
慈禧你疯了!
而聊天群中的一句话,让清朝皇帝个个咯血不止。
『宋孝宗:这是靖康耻的报应。』
……
【第二,惩办“首祸诸臣”。赐令庄王载勋自尽,端王载漪、辅国公载澜斩监候,发往极边,永远监禁。】
【其余主战大臣,最轻的是斩监候,基本都是被赐令自尽。】
【而其他各省凡经发生教案和义和团的地区,文武官员百余人分别斩首、充军或革职永不叙用。】
【第三,在外国人被杀的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颁行布告永远禁止成立或加入敌视诸国之会,违者皆斩。】
【各省督抚文武官员于所属境内如复有伤害外国人等情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第四,向各国赔款白银四点五亿两,加年息四厘,分三十九年付清,本息合计九点八亿两,以海关、常关及盐政各进款为担保。】
【此外,还有各省地方赔款两千多万两,总数超过十亿两。】
……
大明。
“十亿两……”
朱元璋眼睛都发空了。
这究竟有多少钱啊?
他做梦都梦不出来!
“这些钱……全给那些洋鬼子了?”
马皇后则是更痛心那些百姓。
羊毛出在羊身上。
广大百姓什么也没做,却要承担上面人的错误。
真是天大的讽刺。
……
【第五,将大沽炮台及自北京至海的所有炮台“一律削平”】
【在天津周围二十里内,不准驻扎中国军队。】
【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京榆铁路沿线的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十二处战略要地,以控制北京至海的交通。】
【禁止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各种器材运入中国,为期两年,并可延长禁运期。】
……
大宋·真宗时期
刘娥看着欲言又止的赵恒,用团扇拍了拍他。
“想说什么就说呗。”
“吞吞吐吐的作甚?”
赵恒看着她,认真道:
“朕现在突然觉得,辽国还算下手轻的了。”
“大宋情况可比清朝好多了!”
刘娥看着他,慢慢放下团扇,捋起袖口。
“啪!”
赵恒看着落在座位上的巴掌,庆幸自己躲得快。
“你干嘛!”
刘娥直接骂道:
“瘟桑!”
“你啷个不跟唐太宗比类!”
“尽跟些不三不四的朝代比!”
“一天神戳戳嘞!你是个宝气迈!”
“一天天莫冒皮皮!除了冒皮皮还能做哈子!”
说着,站起身,一把推开一脸懵的赵恒。
“先人板板!”
“看到你就恼火嘞很!”
“爬起!”
……
【第六,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定外国使馆区,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民人居住。】
【第七,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变通诸国钦差大臣觐见礼节。】
【《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国联军于八月初五(9月17日)退出北京城。】
【李鸿章一病不起,于11月7日死去。】
【慈禧太后等到联军撤走,才从西安启程“回銮”。】
【获得外国赦免与保护的皇太后,又恢复了往日的穷奢极欲。】
【她不顾深重的国难民灾,大肆铺张,发卒数万人,驱车三千辆,拉着各省进贡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一路黄土垫道、悬灯结彩。】
【1902年1月7日,回到北京。】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