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令人准别好的马车后,随着马蹄的一阵滴答,骆思恭来到【临时地理测量衙门】。名字起的很随意,但权力却是不小。
别看这衙门连个正经的官印都没有,是钦天监监正李之藻挂印,但参与其中的人,在如今的大明却都属于是重量级。
要么,是像李之藻、徐光启、邢云路这样的科技上的巨人。
要么,就是骆思恭、孙如游这种官场上的大拿。
经历了一个月时间,两百余人短时间的验证之后,新式的测量坐标法已经得到了验证,如今正在大明的四处铺开。
当骆思恭进了大院,就在本来是园的地方,看到了从辽东回来,黑了不止一度的工部尚书徐光启,正踩在一个梯子上,手持一把长尺,一个放大镜,在一个巨大的圆球上研究着什么。
“徐尚书,忙呢。”
对着徐光启拱手算作是行礼,不待文书帮忙,骆思恭就自顾自的搬起一把椅子,就在圆球的下方做了下来。
提问:当技术难以达到精度要求时,要如何尽可能的降低误差?
答案:尽可能的往大了造。
和皇帝让人送给钦天监的那个木球不一样,现在徐光启身旁的这个木球,在当今的这个时代,也算的上是一件奇观了。
这是一个光直径,就足有三丈的木球。
虽然一群人倒腾出坐标系统时,徐光启不在现场,但当他回到京城,仔细的学习过后,一眼就看出了精度的问题,而后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放大。
既然以现在的算学功底难以做到精确定位到地球仪上的一个点,那么就将底图做的无比之大,然后用大明丰富的人力物力去一步一步的验证,去核实。
现在徐光启身前的这个木球,在当今的世界上,是真正的超脱时代。
“骆思恭?”
见到了来人,徐光启在身边文书的搀扶下,从椅子上走了下来。
在旁人搬来的椅子上坐下,徐光启感慨的出声道。
“时至今日,方才明白昔年秦皇车同轨,书同文的用意,也才明白李贽为何敢言,秦皇乃是千古一帝了。”
“他还说太祖高皇帝是千万古一帝呢。”
听到徐光启的话,骆思恭轻笑一声道。
他可是知道,徐光启和李贽的关系,这两人都是泰州学派,李贽算是徐光启的师叔。
谁敢说大明文人深受理学毒害,就往死里打。
大明的文人,尤其是万历中后期的文人,面对着已经走入歧路的儒学,那是相当的狂妄。
先有提出“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这种暴论的何心隐,后有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的李贽。
“驱逐鞑靼,再造中华,敢言不是千万古一帝?”
斜着眼瞟了眼骆思恭,徐光启问出一个诛心的问题。
“。。。”
听到徐光启的问题,骆思恭尬笑着挥了挥手。
这徐老官儿,也忒坏了。
居然用送命题来问他。(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