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踪影
进了偏殿,见张锡钧在,王晋武他们微微一愣略有意外,不过很快就朝着张锡钧点了点头,用这方式打了下招呼。接着向朱慎锥行礼,见过皇帝。
“两位今日怎么一起来了?有什么事找朕?”朱慎锥笑问,不过他心中却琢磨着他们前来的目的。
朱慎锥判断应该是军事方面的事,毕竟王晋武是军方大佬,又是内阁次辅。而周安民名义上是总参议部的左总参议,可实际上周安民还掌控着大明的情报机构,包括锦衣卫在内。
假如是关于政务方面,那么来见自己的应该是首辅洪承畴和王晋武才对,可偏偏洪承畴没来来的只有王晋武,再加上周安民,那么就应该是军事方面的问题了。
难不成是云南那边的战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到这朱慎锥心中有些疑惑,更微微皱起了眉头。按理说不应该啊!自从缅甸那边的问题被张献忠解决后,云南那边的局势基本就稳了下来,现在沙定州已彻底不可能翻盘了,他所做的一切仅仅只是垂死挣扎罢了,明军步步紧逼,沙定州败亡只是时间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还有翻盘的机会呢?
“陛下,锦衣卫那边刚传来消息,兹事体大臣等不敢擅自处置,这才同来求见陛下。”王晋武开口说道,这话让朱慎锥更是奇怪,锦衣卫那边的消息怎么跑到王晋武这里去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应该是周安民和锦衣卫都指挥使一起来见自己么?
见朱慎锥的表情微动,王晋武连忙解释了一句:“这消息同关外辽东之事有关,所以先到的周大人这边,周大人看后再找的微臣,微臣是次辅,又是军中将领,在总参议部也有兼职,所以微臣看完后觉得这个消息应当立即报于陛下,这才同周大人来见陛下。”
“是什么消息?”朱慎锥问道。
周安民上前把一张折着的纸片递了上去,这纸片朱慎锥一眼就认出来了,是锦衣卫独有的传递消息情报的纸片,因为纸片的质地和普通纸不一样,而且折迭的方式也很独特,上面还加盖火漆以做防范,锦衣卫长途传递消息都是用这个方式。
熟练打开折迭的纸片,朱慎锥定神看起了里面的内容。纸片不大,里面用蝇头小字写了几行字,总字数加起来也不过几十字而已。但当朱慎锥看完这些内容后神色顿时凝重起来,开口就对王晋武和周安民问道:“这里面的消息真假如何?可有求证?”
周安民摇头:“臣已令锦衣卫继续核查消息来源,但臣以为里面的消息大抵是真的,主要是根据辽东之战后在辽东各地收集的之前情报显示,再加近一年来的辽东总督府对建奴残余的清剿成果来对比,真实的可能性极大。”
朱慎锥目光朝着王晋武望去,王晋武是当初率部打赢辽东一战的主帅,这件事他更有发言权。王晋武重重点了点头,对朱慎锥道:“臣的看法和周大人类同,此消息虽未有证实,但真实性极大,而且从辽东之战后的各方面情报来看,如多尔衮还活着的话必然会有蛛丝马迹,绝对不可能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这都过去了一年,辽东北部被我明军和索伦部多次来回搜索,都未能找到其下落,眼下突然有了这个消息出来,恐怕真多假少。”
一旁坐着的张锡钧听得一头雾水,从他们三人的对话中他猜测王晋武和周安民应该是得到了关于建奴多尔衮下落的情报,不过这个情报究竟如何他却不知,但从各自的反应来看,恐怕有些离奇。
不过张锡钧并没有发问,毕竟他只是总理衙门的总理大臣,既不是内阁成员,也不是军方大佬,负责的又是外事。
朱慎锥凝神想了想,觉得王晋武和周安民说的有道理,恐怕这个消息真的把握性更强些。而且这个消息一旦是真的,那么表示困扰大明已久,在辽东之战结束后一直行踪不明的多尔衮已经死了,而随着他的死去,大明也消除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不过多尔衮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怎么会死在科尔沁而不是辽东?他又是怎么从辽东跑到科尔沁去的?又怎么在科尔沁死的?
这些问题朱慎锥却不知道,因为得到的情报内容很是简单,只是说根据传闻多尔衮一年前死在了科尔沁,但具体在科尔沁哪里死的,又是怎么死的,这些关键消息一概不知,就连多尔衮死讯仅仅也只是传闻,由于没有见过多尔衮的尸体,消息的真实性还不能保证。
虽然从心理来说,包括周安民和王晋武的判断来看,这个没有完全被证实的消息真实性很大。这倒不是周安民和王晋武觉得多尔衮的死是解决了大明一个麻烦,而是认为如果多尔衮还活着的话,以他的性格绝对不会这么久的时间都不露头,更悄无声息地把自己隐藏起来。
多尔衮是谁?他可是皇太极后满清的第一人,大清的摄政王。丢掉了辽东,就连盛京(沈阳)也易手,从努尔哈赤起建立的政权毁于一旦,以多尔衮的性格绝对不会罢休,一旦逃出生天后肯定会想办法东山再起。
可这么久的时间别说他东山再起了,就连踪影全无,半点消息都没有,以多尔衮的身份地位和他的性格绝对不会是这样,除非他已经死了,也只有多尔衮死了,大明这才在找寻这么久的时间一直找不到他的下落,更不知他的行踪了。
“这家伙难道真死了?”朱慎锥心中如此想到,虽然周安民和王晋武都这么判断,但他却没那么乐观,心中还有疑惑。正琢磨着呢,目光掠到一旁的张锡钧,朱慎锥心中微微一动,张锡钧向来多智善谋,不如问问他怎么看这件事?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