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相思百年渡,百年相思不忍顾。
六岁之前,我都一直生活在宫外,我的母亲并非皇亲贵族,亦非名门之后,但她却是父皇此生最为钟爱的女子。
六岁之前,我都未曾见过我父皇,在我的记忆里,母亲辛苦地带着我一个人生活,她从未告诉过我,关于我父亲的事,可我知道,在她心里,她很怀念一个男人,因为夜深人静之时,我总能看见她拿着一把梳子怔怔地出神。
母亲性子温婉如水,她会用她那双柔软的手握紧我的手,教我写字,教我画画,教我背诵诗经,朗诵诗词,六岁里,母亲是我的全部。
虽然那段时日是我们最为艰难的日子,可是母亲却教会我不管身处何境,都应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六岁那年,母亲病重,父皇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院子里的时候微微刺痛了我的眼,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父亲这个词,与我有关联的词。
母亲弥留之际将我唤至床边,万分郑重地嘱咐我,往后的日子一定要收敛我的性子,要学会忍耐,只要不是关乎性命之忧都万不可出头,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以后要面对的将是那红门高墙的皇宫,还有那勾心斗角和千金重担。
母亲离开那晚,我看见父皇静静坐在她床头,一个晚上都不曾离开过,他沧桑的面容似乎一夜之间老了很多,就连鬓角都长出了细细白发,我不知道母亲与父皇是怎样一段过去,但是我相信母亲必定为这个男人付出了很多,若不是因为自己已经走不下去了,想来或许她会瞒着父皇,一辈子都不去见他。
送走了母亲,我入了皇宫,这高墙大院,我从来就不曾想过这将会是封锁我一生的桎梏枷锁。
父皇为了不让我受委屈,将我过继给了良妃,这个母后虽与我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是她与我母亲一般有着温婉如水的性子,一双纤细温暖的手,给了我往后那缺失的母爱。
往日里我与其他兄弟姐妹一起上课堂学习宫中规矩,各种兵法谋略,各皇子之间还会比艺切磋,但是皇家毕竟不比普通人家,皇子之间的比试从来都是明争暗斗,我从最初的备受欺凌,到最后的隐忍无视,这或许是我在皇宫里学会的最大的一堂课。
待我十岁那年,父皇牵了一个女孩的手走到我面前,父皇怕我寂寞,便将年纪小小便是孤儿的乔梦之给我陪读,我知道,父皇也是觉得欠了她,才想着将她留在皇宫来补偿她。
第一次见她我并无太多的感情,乃至我往后慢慢地长大,我对她始终只是平平淡淡的感情,甚至于以后父皇的赐婚,我只是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即是青梅竹马,自然便是平平淡淡夫妻。
可是直到后来我遇见了另一个人,忽然就将我所有的平静和一贯的冷淡打破。
第一次见她是在母后的殿外的走廊,那时候她无意冲撞了我,当时她抬头的时候我只是惊觉她的一双眼真是明亮睿智,似乎能将一切都看通透一般,直直看到人的心底去。
再见之时她竟已经成为了我的王妃,我只知父皇为了定了一门亲事,却不知道这女子是谁,当时我只觉得不管这女子是谁,对我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没有人能撼动我心底坚强的堡垒,还有那无坚不摧的城墙。
她的执拗和深明大义一开始只是让我觉得好奇,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来都不曾想过要接近我,似乎我的存在对她来说只是一道若有似无的影子,并不影响她在府中过她逍遥的日子。
可她的聪明和胆识却又让我不得不暗自钦佩,她又是不一般的女子,可以弃性命于不顾奔赴战场,可我却又暗暗地心疼,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将她伤着了我又该如何是好,从几时起,我开始变得忐忑不安,渐渐乱了方寸。
第一次出征凯旋归来,父皇对于为何不出兵的事在大殿上只字未提,可是书房之中他独独留下了我,他说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往后再在我前程上必定能帮我一把,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我知道,她只是父皇的一颗棋子,父皇有意想让我继承皇位,而那太子,也不过是父皇为了让我避开锋芒尽露所带来的不必要麻烦,这一次出征,故意不出援兵便是要刻意给我一次立功的机会,既能磨练我的心性又能在朝中建立威信,父皇可谓是用心良苦。
可那一天,父皇也曾语重心长地对我道,她不是普通的女子,太过于聪明这皇宫之中只会容不下她,自此我便知道,赵家灭门之案,只会是迟早的事情。
父皇的背影沉重而寂寥,他说,这个女子,你万不可动真心。
我知道,父皇是担心她的聪明和攻于心计,南阳王本已是权倾半边天,若是以后她还掌握了后宫的天下,那我们魏家的命运便再不能让我们自己掌控。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