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不事生产,只知道破坏的流民就像蝗虫一样,走到一地吃一地,吃完了一个地方,就到下一个地方,造成的结果就是流民越来越多,大明朝的生产力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崇祯就只好派兵去剿灭这些流民,可是动兵就要用银子,前几年崇祯还能仗着他的父兄给他留的家底支撑着住,可是家底一旦被他败光了,崇祯可就彻底抓瞎了。
想增加赋税让富豪们拿银子,由于朝中权贵的抵制是不可能的。于是,崇祯就只好把手伸向本就非常贫穷的自耕农。而这些人本来就因为高税赋,挣扎在死亡线上。朝廷这一加税赋,就使他们雪上加霜,于是这一批人也纷纷破产,加入了流匪的队伍。
大明朝到了这个地步,仅靠修修补补是不行的,必须要经过大的改革,才能重新兴旺起来。作为一个皇帝,崇祯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可惜他的性格太过软弱。在加上朝中大臣的掣肘,想改革谈何容易。
境内的流匪越剿越多,满清还隔三差五的进来掠夺一番。这就迫使崇祯要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由于几百年来没有战事,几百万卫所兵已经退化成农民,靠他们去打仗,无异于去送死。
于是崇祯就只好打各地统兵大将的主意,一旦遇到战事,就让他们出兵,前几次统兵大将们还能够听吆喝,可是打完仗之后,朝廷却一份赏银也不发,久而久之,这些统兵大将也就不搭理崇祯这茬了。湖广总兵左良玉曾经还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给多少银子就打到少仗,由此可见,崇祯这个皇帝已经失去了对各地将领的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崇祯这个皇帝就真的成了叫子了,想尽千方百计四处筹集军饷,只要有银子可拿,就不择手段。
马化臣让吴名赶紧派人把银子押解回来,也是怕崇祯向他伸手,只不过由于吴家军的实力太强大了,崇祯也不敢明目张胆的硬抢。
王承恩也多次在马化臣面前流露过这个意思,一开始马化臣还以双方有约定,分红要等到年底才算,可是,崇祯被逼急眼了,只好逼着王承恩一次又一次的找马化臣借银子。
马化臣正是因为承受不住这个压力,这才让吴名把银子给运回来。虽然崇祯也提到了个借字,可是谁都知道只要借给皇上银子,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