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谦便把燕王朱棣派道衍来福建之事照实说了出来。
福建当地大大小小的官员少说也有大几十个,朱元璋必不可能把福建所有地方官一锅端了,否则没有足够的吏员能填补空缺,福建就乱了!
张机坐下之后,问道:“范大人如此匆忙找我过来,不知是何事?”
能坐上一方布政使这等从二品的高官,脑瓜子转的自不会太慢,该想通的一些事情,只要有点时间都会想明白。
范谦、道衍、张机三人看着条幅上面密密麻麻的血手印,只觉得头皮发麻!
道衍身上背着个包裹,里面装的便是万民血书和那联名奏本。
圆月不知什么时候挂了起来,范谦和张机二人秉烛夜谈至夜已深,最终决定制作万民血书。
说完,范谦便回到自己办公之处,耗时半天,拟了长长的一份奏本,后方还有许多空白,那是留给各级官员签字的地方。
除了布政使,这种情况在其他官职上也很常见,无出其右这句话便代表了古人对“右”的尊崇。
“燕王说他愿意一力承担?”张机问道。
“唉,当时道衍大师起身要走,我也是没了办法,只好先应下来,”范谦叹了口气,“这么说,我们只能按照燕王的意思,去制出那万民血书?”
再然后,范谦命人制了巨大的条幅,从宁德开始,让各地百姓在上面按手印。
只有亲眼看到这“万民血书”,才知道它有多么强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
若是将这样一份满是血色的条幅呈给朱元璋,朱元璋会么想?
道衍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点头。
再次见到道衍,朱棣盯着他看了片刻,“大师,伱好像有些变了。”
一路兜兜转转,道衍再次返回应天,回至燕王府中。
这一左一右布政使,从官职来说属于平级,然而实际情况是右布政使要比左布政使高出一头。
“去请刘大人过来,本官有事与他相商。”
这些倭寇简直欺人太甚!
千日防贼终究是防不住的!
你不让我好好活,那咱们就一起死!
对于道衍,范谦张机真实的心存感激。
范谦看着那摞起来的书信,脑仁涨得生疼!
……
“大师,这动静会不会太大了些?”
“范大人。”张机朝着范谦行礼,他们二人同僚多年,已十分相熟。
张机也沉默了,此事好像远比他们想的要严重,这“万民血书”竟有一股逼宫的意味。
然而到了明朝中期至后期,开始以左为尊,这是后话。
下人领命而去。
不管燕王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想要促成开海,但道衍来到福建这一趟确实致力解决倭寇之患。
那男子正是福建的左布政使,张机。
范谦招了招手,“张大人,快坐。”
福州各地的县令府差点被挤爆了,百姓们义愤填膺,挤进了县令府要县令给他们做主!
各地县令叫苦不迭,赶紧修书一封派人送到宁德布政使司衙门来。
“自古以来,除谋逆之事,向来都是法不责众,范大人若是能联合福建当地所有官员,联名写出一本奏本来,想必会稳妥一些。”
一觉醒来,坏消息就来了!
官府要上书朝廷惩治倭寇!
范谦和张机二人带着一众下属,将道衍送出了衙门大门口。
“是啊,燕王是皇子,是藩王,无论如何,陛下也不会对燕王下太重的手,可我们不一样啊!”范谦愁眉苦脸。
历时半个月时间,“万民血书”终于制成,在福建各地流转了一圈之后,再次回到宁德布政使司衙门。
可万民血书对于朝廷中央的影响同样不小,他们要考虑能否承受这么做的后果。
“阿弥陀佛,这些倭寇实在是作恶多端,罪孽深重,福建之地的百姓们苦啊!”
“天色这么晚了,某便先告辞了。”张机起身拱了拱手。
此事由曹玮提及开海而起,时至今日,道衍才终于明白大明开海的重要性!
要官员联名在奏本上签字,要比制作万民血书简便得多,快马加鞭之下,只耗时七天时间便完成了。
“哦?哪里变了?”道衍问道。
朱棣摇摇头。
此时,道衍已经将那联名奏本和万民血书取了出来。
看完奏本,朱棣未觉得有什么,而当他打开那万民血书,顿时心中一跳,瞪大了眼睛!
(本章完)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