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工业帝国之子 > 第十七章 暗流涌动:技术合作与挑战

第十七章 暗流涌动:技术合作与挑战

听到周围人的赞叹和称赞,周大勇对唐博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冷冷地看向吴明峰。“吴明峰,你现在信服了吗?”

这1刻,吴明峰不敢吭声。他只能乖乖地把内饰板装上卡车,离开现场,没脸多停留。

他感到非常尴尬。

吴明峰知道,以大洋机车配件厂内饰板的过硬品质,他们挽回丢失的订单的机会是渺茫的。即使他们的老板试图利用幕后关系,也是行不通的。

以前从来不注重质量的吴明峰第1次体会到质量的重要性。他被品质方面彻底打败了,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

“卸货!”唐博惊呼1声,心里既高兴又得意。他挥了挥手,指挥两名工人将卡车上的所有内饰板卸下来。

卸货完毕后,周大勇亲自陪同检查员老钱进行检查。仔细检查了每1块内饰板后,周大勇深信不疑。好几次,他都对唐博竖起大拇指。

在他身边,杨天也松了口气。唐博优质的内饰板和准时的交货证明,把华源公司的订单交给他是1个明智的决定。

检验完毕后,周大勇亲自在送货单上签字,并加上了自己的签名。至此,手续就完成了,唐博的送货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签字后,周大勇继续说道:“唐博,没想到你的素质这么出色,让我们很惊喜。”

当他们讨论质量时,他们找到了1个共同话题。周大勇亲自参与质量控制,每天与产品质量打交道。

此时,产品质量还没有像几十年前那样深入人心。未来,很多制造企业都会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并高度重视。但就目前而言,这种认识仍然缺乏。作为重生者,唐博确实是领先了。他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并开始向员工灌输质量第1的理念。

在短暂的交谈中,周大勇注意到唐博偶尔会提到与质量相关的创新术语。周大勇不禁对唐博刮目相看,记忆深刻。

知道还有任务要做,唐博并没有在装配车间里逗留太久。唐博和杨天、周大勇聊了1会儿,就告别了,上了卡车离开。

看着卡车缓缓驶出总装车间,周大勇评价道:“老杨,这个唐博挺有意思,我感觉他的技术非比寻常。”

杨天道:“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什么?大学毕业生?”

如今,大学毕业生备受追捧。周大勇微微惊讶,不敢相信。他说:“名牌大学毕业生,却选择到这么小的工厂工作?”

“大洋机车配件厂是他们的家族企业,以前是唐博父亲开的,现在是唐博管理的。”

“可惜了。”周大勇感叹道。

在他看来,1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这么小的工厂工作,实在是1种人才的浪费。如果知道这家小厂最近招收了1位出国留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周大勇1定会大吃1惊。

唐博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小工厂。

参观完生产现场,见工人们忙碌,1切进展顺利,他就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老厂房面积1000多平方米。除了占地1千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外,还有1些其他的房间。唐博让人收拾了1下,不过现在他暂时用父亲以前的房间作为办公室。其他房间用作工人休息区和工具储藏室。其中1间房间目前被用作王成的办公室。

虽然条件简陋,但至少他有自己的办公室,有1张旧桌子和1把椅子。

这些事情,王成自然不介意。唐博回来的时候,王成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起草各种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有必要制定1些规则。

以他先进的管理经验,1个只有十几名员工的小工厂对于唐博来说简直就是小菜1碟。看到王成忙着起草,唐博也没有打扰他。而是走进自己的办公室,静静地坐下。

他从抽屉里拿出李蕊蕊给他的英文资料,开始阅读和翻译。重生前的唐博在国外待了十几年,英语水平非常出色。翻译这些资料对他来说不成问题,电力机车相关的专业内容他都能准确翻译。

1边翻译,唐博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从这些材料中,他察觉到了1些端倪。

惠民机车厂与西门子还处于初步接触阶段,这些材料提供的信息有限。不过,唐博却做出了1些推论和猜测。

“希望不是我怀疑的那样,不然的话,惠民厂将会遭受很大的损失。”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