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戈文问:“你们在军队里面都做过啥子?”
陈义和说:“在建国川军我是连长,莽子是我的排长,昌娃儿是我的传令兵,到了湘军,我们就都是丘儿(兵)了。”
洪戈文对陈义和说:“我刚接手这里,还缺班长,就暂时委屈你们1下,你就当1班长,昌娃儿跟到你,莽子当2班长。”
陈义和说:“排长,咋个是委屈,我弟兄3个多在山岗,少在书房,你能文能武,以后我们3个就跟你操江湖。”
莽子说:“排长放心,我没有其他本事,就是不得拉稀摆带。”
昌娃儿说:“排长,有需要你打招呼,我‘踩水’(袍哥隐语:侦察),‘跑日光’(白天行窃),‘掐灯笼’(晚上行窃)都要得。”
洪戈文说:“我们革命军队不来这些,不过以后对敌人用得上。”又对3人打手势道:“我奉上级命令带这个排,遇到你们3个是我的荣幸,兄弟我只知江湖贵重,不熟江湖礼节,有不周不到之处,还望兄弟们高抬龙袖,亮个膀子,龙凤旗、日月旗、花花旗,给我兄弟打个好字旗。”
3人齐向洪戈文打着手势:“初次会识,行客拜坐客,英雄拜豪杰,你就是我们的哥老馆,我兄弟唯洪哥老馆马首是瞻。”
洪戈文感觉自己的运气不错,空降到这个被正规军看不上的补充排,正不知从何入手之际,却意外遇上了受过革命思想熏陶的袍哥兄弟,他乘热打铁,当天就对其他士兵进行了1对1的甄别,了解他们的姓名,籍贯,来自部队,作战经验和个人的特长等等,最后选了1名叫谢彦琼的江西人当了3班长。
洪戈文用人的第1要素,首先是将是否有革命思想排在首位,这也是黄埔军校对学生们的要求,洪戈文问他们的问题也很简单,就是问他们对革命的理解,在是否有革命思想的硬条件下,他还会考虑第2的因素,即地理因素。
之所以要综合考虑地理因素,因为洪戈文考虑到目前北伐军的战场在湖南,因此湖南本地人的思乡情会浓厚些,这对作战没有好处,广东人也不合适,因为随着战线向前推进,会离广东越来越远,很难说不会当逃兵,而江西是北伐军要解放的地方,因此江西人占有地利和人和的便利。
确定了以江西人为目标后,洪戈文在甄别后选了谢彦琼,因为谢彦琼曾在江西军务督办,东南5省联军总司令任方的警卫团任过班长。
任方是具有革命思想,积极响应北伐的军人,曾配合革命军进行第2次东征,但在北伐前夕,他的督办府突然被直系第1师包围,他的警卫团为保他逃走曾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死伤惨重,剩余人员全部被缴械,士兵被分到江西军的3个师中,谢彦琼被编入了唐福山的江西6军第1师,结果在醴陵战斗中投了北伐军。
3个班长确定了之后,洪戈文给3个班长配备了士兵,配备原则是将来自各地的士兵混合编班,保证每个班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士兵。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