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张绣非常难受,现在已经不是对不对得起张岳的问题了,而是怕自己女儿真出了什么意外。唯1值得庆幸的是,自己女儿还不算太傻,出走之时带上了数十名随行护卫,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
在张毅的冠礼结束的十天之后,张敞也离开了宛城。
不过,徐庶却被留了下来。
正如张毅所料的1样,眼见宛城张氏这个分家越来越有出息,张敞自然是愿意把弟子留在这里为张毅效力的。不仅如此,当他得知张毅即将出任南阳主簿时,甚至打算调1些族中精英来张毅手下任事。
倒不是他想占便宜,只是在这个时代,世人的观念并不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宗族为个体,因此没有什么是比血缘关系更加稳固的纽带了。
也就是说,张毅的成功会被看做是整个张氏的成功。同理,张毅若失败,宗族也会遭到牵连。
因此这些被调过来的张氏精英,因为宗族关系,会对张毅有着最高的忠诚度。
徐庶在送别恩师离开后,转身便对张毅1礼到底,口中道:“庶拜见主公!”
“哈哈哈,元直不必多礼,我得元直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张毅赶紧虚扶道。
面对加盟自己集团的第1位智谋之士,张毅给予了最大的礼遇与尊重。
只是,1旁的贾穆却再度撇了撇嘴。
又半个月时间过去,等到4月中旬的时候,朝廷那边传来消息,张毅孝廉的名额终于下来了。
自此之后,张毅的名字也算是进了官方档案了。
今后别人在提起张毅的时候,大概也会来1段诸葛孔明骂王朗的对话:张子远之生平,我素有所闻,此人世居帝国南都,初举孝廉入仕……
脑补着这个画面的时候,张毅忽然想起来1件事情。
诸葛亮那家伙……现在好像就在襄阳隐居,而且按照时间线,徐庶应该已经认识了这家伙才对。
3国第1ssr居然离自己这么近!
嗯,等回头问问徐庶再说。
若有机会的话……
时间又过了大半个月,等到5月初旬时,天气也渐渐炎热起来。这时候,朝廷认命张毅为南阳主簿的诏书也正式抵达。
自此之后,张毅也算是正统的大汉官员了。
曹操虽然掌控了天子,但此时根基尚浅,朝中也有着相当1批的大汉遗老维护大汉法度,再加上只是1个秩6百石的小官而已,因此曹操并没有阻挠张毅这个南阳主簿的上任。
其实汉代的察举制挺有意思,它不仅仅是在举孝廉方面,甚至包括了举荐官员,地方官都有相当大的权利。
东汉的皇帝虽然是天子,但皇权可不仅仅是天子1人独有,甚至官员也可以代行皇权。
比如决策中枢的机构,也就是所谓的尚书台。
谁掌握了这个机构,谁就掌握了向外输出皇权的权利,而且是合理合法的。
相对应的,地方官也可以推举比自己官位小1些的官职,甚至只需要向朝廷上1道奏章就行。就算没到汉末乱世的时候,朝廷也基本不会驳回,更何况是现在这个时候。
也就是说,就算他曹操不同意,只要张绣举荐了,张毅就能堂而皇之以出任南阳主簿的职位。
相比于招揽徐庶的喜悦而言,当官并没能让张毅有多高兴。
倒是张岳老爷子,在得知自己儿子出任郡国级别的官员后,仰天大呼祖宗有灵,然后生平第1次冲进了祠堂,向着里面的牌位不停磕头感谢。
于是乎,被冷落了数年的张氏祖先,终于再次享受到了高规格供奉的滋味,想必足以含笑9泉。
眼下官职落实了,依照之前自己与贾诩的约定,不久之后就该南下荆州了。
当晚,张毅与徐庶密谋了1番,将自己之前与贾诩的谋划复述了1遍,并请徐庶帮自己拿了个主意,心里总算有了些底气。
时间又过了半个月,到了6月初旬的时候,贾穆如往常1般登门,告诉张毅自己父亲相请。
张毅明白,自己是时候南下了。
事情正如自己预料的那样,见了贾诩1番闲谈之后,贾诩便要求张毅择日南下前往襄阳,同时他也派人赶往许昌,分头进行两人之前的计划。
“贤侄此去襄阳,虽无凶险,但州牧刘使君麾下派系林立,世家大族明争暗夺,免不了陷入纷争漩涡。若有能对贤侄有所助益之处,尽可直言。”
贾诩显然也明白这1趟的难度,所以很大方的开出了条件。
张毅也没打算客气,径直伸出了两根手指。
“先生,晚生有两个不情之请。”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