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国宝级中医[六零] >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见苏望亭这般财大气粗,白绣绣拧了他一把,笑骂道:“咱们这日子才刚好过一些,可那也只是一点点而已,还是省着点的好。”

其实苏望亭不是这么大手大脚的人,只是不愿意让白绣绣跟着他受委屈,所以这赚来的钱,都想要留着给白绣绣,让她不至于跟自己过这么苦的日子。

苏望亭敷衍的回了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反正我让你带上就带上。”

对于白绣绣的话,苏望亭一般都是听的,除了这方面。

白绣绣多少也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只能无奈的随他去了。

反正怎么花钱,她自己心里是有数的。

等到了第二日,今天虽然是休息日,但是苏望亭作为大队长,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所以一大早,他比白绣绣还要早出门。

白绣绣起床后,吃过早饭没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姜圆圆的声音,她应了一声就赶紧出了门。

一出去。

姜圆圆就一副元气满满的样子,根本不像是前几天上工的时候那副憔悴小可怜的模样,见到白绣绣还冲着对方招手,笑容灿烂的很。

白绣绣走到了她面前,还没说话,就直接被姜圆圆给挽住了手臂,笑眯眯道:“绣绣姐,你吃过早饭了没,我请你去国营饭店吃馄饨好不好?”

“我吃过了,等会儿我陪你去吃吧。”白绣绣知道姜圆圆的家境还不错,到了这里做知青,家里头也没有多亏待她,每个月邮局寄到村子里来的包裹,肯定会有一个是她的。

听白绣绣说吃过了,姜圆圆头秃了,早知道昨天就和白绣绣说一声了,让她别吃早饭,她来请了。

姜圆圆无奈道:“好吧好吧,那我请你吃午饭。”

不过她话刚说完,白绣绣就从自己背着的包里,拿出了两个饼子,对着她晃了晃,笑容浅浅的,“我带了午饭了,还有一大壶的凉白开,你不用请我吃饭,省着点给自己买点好吃的。”

姜圆圆:“……”

要是自己是苏望亭,娶了这么个媳妇后,换她她也不要程柔啊。

眼看着时间也不早了。

姜圆圆决定等会儿到饭点了,再哄着白绣绣去国营饭店吃饭,现在先去镇上再说。

至于白绣绣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想要去镇上看看,有什么能让自己买的,正好可以对着那本菜谱上写的试试看,顺便帮张晓宇拿包裹。

苏望亭打开了木匣子。

里面是书本,他把书本拿了出来。

苏望亭递给了白绣绣,“看看。”

“我可以看么?”白绣绣看了一眼那书本,看起来像是手稿,被人写好后固定好了的,外面是黄色的封页,里面的字迹工整,不过因为只能凑着煤油灯微弱的光看一眼,所以里面写了什么,她看的并不清楚。

苏望亭点点头,“你是我媳妇,当然可以看。”

听苏望亭这么说,白绣绣心里软了几分,她嗯了一声,将这份手稿接了过来,封面上写着季家菜谱,她一愣,直接伸出手翻开了第一页。

这的确是一份手稿抄写的,连续翻了几页之后,白绣绣发现,这里面竟然都是一些关于菜怎么做的东西,总的说起来,这就是份菜谱。

这里面很多东西,白绣绣都是只听过,没怎么见过的,更别提吃过了,不过看菜的材料,似乎要做起来也不是很难,只是现在这个时代,食物稀缺,大家能吃饱就不容易了,更别提要做的好吃了。

这或许,就是因为苏望亭的奶奶,把这个祖传的菜谱给埋下去的原因了。

白绣绣看了几页之后,就对上了苏望亭,心中隐约猜到了一些,问道:“你是想要把这个给我用么?”

她以前从来没做过饭,现在因为两夫妻过日子,苏望亭总是会忙碌,家里头的这些,白绣绣就想要帮忙分担,下厨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了,她这人就是如此,无论做什么,都想要把事情给做好,加上本就聪明,现在做起这些来,倒是很快就得心应手了。

用苏望亭的话来说,她已经青出于蓝了。

听到白绣绣的文化,苏望亭点了点头,目光坚定了几分,“以前是我想的不够仔细,总觉得我作为一个大男人,作为你的丈夫,可以照顾好你,让你享福,可是现在我发现,我这样想是不对的,我做什么事情,都得先考虑你的感受,你要是喜欢做饭,那就做,如果不喜欢,那就我做,只要你开心就好了,家里以后有什么事情,我都会跟你商量,不会自己一个人做主意。”

苏望亭知道自己的缺点很多,自身条件也不好,能娶到白绣绣这么个媳妇,那简直是自己祖上冒烟了,所以才会一味的想要对她好,要不是白绣绣对自己的包容和理解,说不定两人的矛盾反而会增加。

现在苏望亭看白绣绣这么充实的生活,比以前更有事情干,他应该高兴的。

说完这些话后,苏望亭顿了顿又道:“我奶奶以前是在大户人家家里的厨娘,我听奶奶说,她们季家是世代做饭的,一直传到她这一代,不过后来她嫁给了我爷爷后,因为我爷爷要出去当兵,家里头需要她照顾,所以就离开了大户人家,加上后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了,之前还大饥*荒,这个东西就没什么用了,我奶奶知道要是教下一代这个,根本没什么用,就一直没往下传,所以我奶奶就把这个给埋了,后来奶奶临终前,跟我说了这件事情,她心底里还是希望有一天能有人继承季家的衣钵,她不指望别人可以上心这个,就把这个传给了我。”

小时候,苏望亭在肖福家里头就不怎么受宠,加上他一向来是个刺头,打架斗殴的厉害,除了奶奶会对他好之外,真的就是个没人管的野孩子。

因此,苏望亭和奶奶的关系也很好,因为他总记得,奶奶会给他做好吃的,无论是多么匮乏的食材,只要在奶奶的手里,都能变得很好吃。

等到了后面,肖爷爷也退伍回来了,苏望亭算是过了一段有爷爷奶奶宠的日子,只是没想到这么短暂就失去了。

后来肖奶奶去世,过了几年后,肖爷爷也去世了。

苏望亭从那一天之后,就直接搬出了肖家,自立门户,跟肖家人老死不相往来。

如今把这个挖出来,只是想着或许白绣绣会喜欢,奶奶的在天之灵也能欣慰。

临终前的时候,肖奶奶遗憾的还是,没有人能继承她们季家的手艺。

听到苏望亭的话,白绣绣完全没想到,原来这本菜谱的背后,还能有这么多的故事,能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手艺,必然是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只是可惜,如今这个时代,既不能投机倒把,食材又是缺失的,就像是肖奶奶想的那样,交这个手艺没有任何的用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过。

白绣绣还是有些欢喜,她的杏眼亮晶晶的看向苏望亭,“那我是可以学么?”

这可是个宝贝啊。

白绣绣最近还在想,要怎么在食材匮乏的情况下,还能做出好吃的东西来,做饭这件事情,就跟白绣绣看书是一样感兴趣的,大概是因为家家户户都吃不饱的关系,白绣绣觉得好吃的饭菜,就像是家的味道,给人温暖和紧紧相依偎的感觉。

虽然如今可能没办法去做这本手稿里的每一道菜,但是这不妨碍白绣绣对这本菜谱的兴趣。

“可以,你是我媳妇,我奶奶在临终前和我说过,如果我以后娶了媳妇,在你愿意的情况下,我也可以再传给我媳妇。”苏望亭就是看白绣绣似乎对做饭有点兴趣,手艺也开始从生疏到渐渐上道,这才想起来,不如就把这个东西送给白绣绣。

老人家的临终心愿,就是想要看到她们季家的手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白绣绣感觉自己嫁给苏望亭,并非像是外人看的那样,是自己吃了亏。

正巧这会儿,上工的张婶子从隔壁走了出来。

她人热情,走到了苏望亭家的院子门口时,往里头瞅了一眼,就瞧见了白绣绣拿着衣服打算往外走,眼底里顿时多了几分满意。

这女娃娃别看细皮嫩肉的,人倒是个勤快的。

往后和苏望亭在一块了,也能好好的照顾这小子。

想到这,张婶子朝着人笑道:“绣绣,打算去洗衣服啊。”

听到有人喊自己,白绣绣停下了脚步,抬眸看向了眼前的张婶子。

她认识她。

这段时间,除了苏望亭,就是张婶子帮着自己。

白绣绣冲着人点点头,有些腼腆的笑了笑,两个梨涡在脸颊边若隐若现,漂亮的很,“张婶子。”

这一笑,可把张婶子的心都要笑化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来的女娃娃,长得这么俊,她算是挑长相的人了,方圆十里的女娃娃,她觉得看得上眼的,一双手都不超过。

而白绣绣一出现,那几个原本还算是能看的,张婶子都觉得不过如此了。

人对好看的事物,都是抱有善意的,而张婶子这种喜欢看好看的人的,那就更不例外了,对上白绣绣的时候,哪怕不想着为苏望亭那小子给筹谋,她也愿意对白绣绣热情。

谁让这女娃娃好看呢。

张婶子笑的更显慈爱,“好孩子,望亭可真有福气,能遇到你这么好的女娃娃。”

白绣绣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声道:“是我运气好,遇到了望亭哥。”

要不然的话,自己现在还不知道被卖到哪里。

“你们运气都好,运气都好。”张婶子笑呵呵的,心里已经在想,什么时候能吃这杯喜酒了。

张婶子这热情劲,倒是让白绣绣想到了上工的事情,她犹豫了一下,组织了一下语言,声音柔柔的,“张婶子,您能帮我一个忙么?”

“啥忙。”

白绣绣把想要上工的想法,和张婶子说了一遍。

白绣绣是从外面带回来的人,村子里没这号人物,想要上工也上不了,想要进生产队,得有人去上头说一声,才能把名单加进去。

苏望亭拒绝了,白绣绣没办法,才想到找张婶子帮帮忙。

她看了一眼慈爱笑着的张婶子,冲着对方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张婶子。”

“行,那我就先去上工了,你去河边小心点。”张婶子越看白绣绣的模样,就越是喜欢,交代了两句,就赶着去上工了。

对于张婶子的小心思,白绣绣倒没有多反感,这年头家家户户的,没有谁的日子是过得好的,她那一段时间,吃尽了苦头,自然更是珍惜如今的日子。

张婶子这么想,也很正常,要不然谁家愿意无缘无故的去养她这么一个累赘,更何况人家也只是心里这么想,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出来这些话,强迫过她。

苏望亭是个好人。

她会报答他的。

她拿着盆,去了河边,等待文章。

果不其然。

十二月底的时候,刘茹终于在日报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

版面不是很大,但是占据了头面,标题写的很大,救死扶伤、勤俭节约,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到。

刘茹高兴坏了,最重要的是,上面竟然还有她的署名,她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做婉茹。

当天,刘茹拿着日报就冲到了教室里,看到白绣绣朝着人激动的摇报纸,“上了上了!”

看到刘茹这么高兴,白绣绣自然也很高兴,直接道:“这是好事啊,今天中午食堂你必须得请客。”

“那当然,等着,食堂里随便你点!”刘茹非常豪气的说道。

去部队这一回的事情,戴s长点名夸奖了中医学院的学生够专业,部队那边好评如潮,这让张继仁大出风头,毕竟这算是他的成绩。

张继仁很高兴,当天开了会,叫来了工会主席杨德馨,在众人面前,先是夸奖了一番杨德馨,随后才朝着众人说道:“现在咱们学校很受上面领导的重视,这一次我们学校的刘茹同学,写的文章还被选上了日报刊登了出来,更是引起了外面人的关注,领导和我说,关于救死扶伤和杜绝铺张浪费的这类主题文章可以多写一些,也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杨主席你看看你那边怎么安排,这类宣传一向来是你做的。”

听到张继仁的话,杨德馨自然也是暗暗高兴,这一次学校出风光,那就是她们工会出风头了,以前工会可从来没有这么被人表彰过,她高兴的脸红红的,一口答应了下来。

“行啊,那就让咱们学校的学生写,我看勤俭节约的主题大家一直在做,不如就重点关注到救死扶伤上,也算是开辟新主题。”

这一回刘茹选上的文章,勤俭节约是一笔带过,重点写的就是在部队里的救死扶伤,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现在的医疗水平太过于贫瘠,本就是缺乏人才的时候,现在大力的推崇救死扶伤,自然会引起不少人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极大兴趣。

这个想法得到了张继仁的赞同。

学校里的学生还是太少了一些,这一次的升学率就看刊登的文章了。

张继仁道:“那这个事情还是杨主席你去安排。”

杨德馨早就想好了,这个主题是白绣绣订的,文章是刘茹写的,她打算把这件事情,交给这两个人去办。

结束会议后,杨德馨就去找了白绣绣和刘茹,让她们两个全权负责这个事情,当然功劳照旧是工会的。

对于白绣绣和刘茹来说,这算是一个磨炼的机会,也是一个能够帮助到更多人的事情,哪怕没有什么好处,但两人都是直接答应了下来。

白绣绣想了想后道:“那咱们学校就负责收稿,由刘茹去挑选好的稿子出来,以我们学校的名义投到日报去。”

不过跟之前杨德馨想法不同的是,白绣绣提出也可以收其他类型的稿子,可以关注时下的情况,订每期的主题。

除了勤俭节约,救死扶伤,还可以写展望六十年代,关注农业发展,还有重点呵护‘祖国的花朵’等等。

当然这些稿子要写得好,写的足够的激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这个想法得到了杨德馨的支持,工会做宣传快得很,没一会儿就宣传到了位,一时之间学校里都充满了写书人的气息,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人写,每天都有人投稿子过来,可以看得出大家写的是不亦乐乎。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