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金手指上线了[娱乐圈] > 第87章 所谓神仙爱情

第87章 所谓神仙爱情

“那倒也不是。”温澈想了想,“就是忽然觉得有些没意思。这个圈子好像有点谁红、谁根底硬,谁说话就有理的意思,我有时候觉得挺压抑的。

“另一点,舆论似乎比我想象中更好诱导,我觉得有点……心惊。”

温向荣笑了,“阿迟,任何一个圈子,基本都是谁红谁有理。倘若不是如此,人们为什么要费心往上爬呢?

“往上爬,就有了更大的权力。话语权也是一种权力。

“至于你说的舆论引导……阿迟,舆论引导的确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注重方式,只要你能付得起主导风向的价钱。

“但退一步来讲,容易被鼓动的,必定也容易自然消退。

“舆论很重要,但有时候又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要。再过十天半个月你再来看,也许这件事已经风平浪静了,只有少部分人还在继续追踪、关注这些事。

“互联网大浪潮下,这种事是难免的。”

温向荣又往后靠了靠,“不过对于明星来讲,这种负面舆论的杀伤力会比较大,他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

“我们不妨来猜一猜,猜一猜梁家人接下来会有什么举动?”

温澈想了想,道:“转移话题,避重就轻吧。”她笑道,“我倒还真想到了一个,比如说……炒一炒所谓的神仙爱情?”

温澈猜对了。

围绕着温澈和梁家的关系的这一波大舆论过去后,梁歌微博底下就这件事开麦嘲讽的人还没完全离开,新的热搜出现了。

#爱情最好的模样#

这是一条关于梁歌和柳月如神仙爱情的热搜。

之前该辟谣的都辟谣了,但其实有两点是没法解释的。

其一是柳月如为什么非得说那么会让人误会的“小明小红小兰”的故事?其二就是两位音乐老师和刘盈盈忽然锤柳月如嫉妒心强、莫名其妙辞退人这件事了。

柳月如身上的是非可没有洗干净。

某种程度上说,梁家这一家子有点绑得太紧了。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一家三口的名气都很大,1+1+1>>3,合作共赢。

但坏处是,一荣俱荣了,自然也一损俱损。

柳月如有污点,梁歌和梁柳青都得受影响。

正好梁歌也需要转移网友们对他的调侃。适时炒一炒他跟柳月如的爱情来转移一下焦点,辟谣一下柳月如的嫉妒心,实在一举两得。

出于这个考虑,柳月如录制第二期《向阳的生活》时,梁歌是亲自送她过去的。

这一期录制的地点在一处农家乐里。梁歌特地跟车送柳月如,帮她搬行李,临别前还几番交待她有蚊子记得涂药膏,睡前要记得喝花茶等等。

事无巨细一一交待,十分细致体贴。

再加上梁歌形象十分占优,神情诚恳认真,看起来丝毫不像作假。

梁歌才一走,其他嘉宾就围上来起哄,打趣柳月如,说夫妻二十多年了,感情还这么好。

柳月如于是露出羞涩又甜蜜的笑。

这一出没有收录在正式节目里,但被当作是花絮放出去了。

网上一堆人开始狂刷神仙爱情。

有人很信这一套。

梁家的形象果然稍稍回温。

但也许是梁家真有些流年不利,这一出“神仙爱情”的戏码才刚被曝出来没多久,没等热度攀到顶峰呢,半途就被另一个消息截断了。

#流年小记温澈#忽然上了热搜。

“流年小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资深微博博主,从博客时期就小红,算是第一批网络红人。

其实硬要说这人是网络红人,好像还有点牵强。

这人没露过脸,不营销,不接广告,发微博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候一天好几条,有时候好几天都没能见到人。

这人对外的态度也颇为冷淡,基本上从不回答网友的留言,完全就不像是个想好好经营微博的样子。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算小有名气呢?

因为他坚持得够久,且跟别人家的都太不一样,他的博文里透着一种特别的画风,满满都是对生活的期待和热爱。

当然了,他还记录了爱情和家庭。

“流年小记”早期的博客以及他后来的微博内容完全印证了“流年小记”这一主题,就是很简单地记录出现在生活里的一些人和事。

他的生活中有什么,出现了什么,他就兴之所起,随手一记。偶尔会附带一两句自己的思考,风格清新,处处显得从容。

这其实不算太过特别,特别的是他的持之以恒,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宁静、幸福的生活状态。

假如一个人十来年甚至将近二十年都在做着同一件事,而他偶尔随手的一记里又透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那么,他的内容本身就有了影响他人的力量。

很多人都把“流年小记”的微博当作是连载的小短文看,透过这些文字旁观另一个人的生活。

他的粉丝也是这么多年来陆陆续续积攒起来的。

这么一个人,怎么会跟温澈扯上关系呢?

事情说起来,真的完全是个巧合。

一开始是“流年小记”发了个微博,难得带图,道:“女儿那边遇上了点小麻烦,但顺利解决了,全家人都很高兴。

“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散步回来的路上,夫人顺手捡了一片很好看的落叶[图],脉络很清晰漂亮,回去我就做成书签,聊以铭记。”

图中显示的是一片被人拿起、正对着夕阳的叶子。图的尺寸比较大,连带着框进了一处教堂的一角,但作了虚化处理,构图十分漂亮。

这本来也没什么,这条微博的画风也很符合“流年小记”一贯的风格。

亮点在评论区。

有人带图评论“流年小记”的这条微博,问道:“流年,这两人是不是你们啊?你藏得有点深啊!![图][图]”

这人带的两张图,一张是截图,截的是他朋友圈中好友的一条动态,另一张是这条朋友圈随附的图的高清版。

这条朋友圈这么写着:“出来拍教堂,偶遇一对长得贼好看的夫妻散步路过,又偶然在一旁的路上停了下来。光影实在合适,模特们又太好看了,实在没忍住手痒了。[图]

“ps:我感觉这位女士长得好像一个明星啊哈哈哈”

这条朋友圈随附的图,左半边是一处教堂的一角,右边则是在夕阳下相携着的一对夫妻。

男的那人微微蹲下,去够路边的一片落叶,女的则站在他身旁,一手压着耳边的发,一手拉着男人的手腕,面上带笑,神情温婉。

女人背对着教堂站着,正好半对着镜头的方向。摄影师取景的角度比较特殊,拍出了她的七分侧脸。

乍一看去,真的跟温澈像极了。

“流年小记”的最新微博底下,这条评论很快被顶起来,热度不断攀升。

评论的主人并不是故意蹭热度,看评论转发数这么多,他自己先心慌了,很快就删了这条评论。

但无奈评论中的附图实在太好看了,很多人早已点了保存。甚至因为他忽然删评的举动,还将图片流传得更广了。

图中人跟温澈实在太像了。

温澈和wenlet的关系三天前还挂在热搜上,这会儿吃瓜群众正是对她印象深刻的时候,对着这么一张图,自然有无限遐想的空间。

“流年小记”拍的照片里被虚化了的教堂,跟评论区那个图中的教堂的一角可谓一模一样。再考虑所谓的细节,简直完全能对上。

“流年小记”本人可能就是图中的男人!那么,那个特别像温澈的人是他口中的“夫人”吗?

温澈跟那位女士是什么关系?长得这么像,总不能是巧合吧?

倒不是说图中的人就是温澈,两人还是有点差别的,但一眼就能看出关系匪浅。

要知道,之前那波流言里,可是有很多人说温澈跟她妈妈很像的。

难不成……!!

“流年小记”的微博很快被网友从头到尾翻遍了。

网友的联想能力有时候是很恐怖的。他们很快从“流年小记”随手记录的微博中,找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又觉得不过瘾,干脆翻出了“流年小记”的陈年博客。

最早的博客,时间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

最开始,“流年小记”记录的东西还比较平常,大抵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参加了两年工作,计划出国留学的始末。

很快,有趣的点来了。

流年小记:“与师兄一起去听一场音乐会,第一次知道一个名称叫‘首席小提琴手’。我不懂音乐,但她真的拉得特别好!音乐会场的灯光太照顾她了,全程都在她一人身上。

“师兄说我看错了,灯光只有在她独奏的时候才在她身上。我不信,我明明全程只看得到她一个人。若不是灯光的原因,她怎会如此耀眼?

“我在演出单上知道了她的名字,是一个很美的名字。我想去后台找她,师兄说我疯了。

“我觉得我没疯,我只是想认识她而已……

“我见到她了,但我没顾得上跟她说话。她似乎太受欢迎了,周围很多人都在跟她说话,语速特别快。

“我第一次痛恨自己英文太差,以至于听不太懂他们都在讲什么。

“她看到我了!可能看我是黑头发、黄皮肤特别亲切的缘故,她还笑了下,犹豫着用中文问我是不是迷路了,说这里是后台……

“她犹豫的样子特别好看!

“那种聚光灯一般的感觉又来了。我于是知道,师兄说得没错,是我的感知出错了。

“我特别紧张。我好像说了句什么话?我不记得了,我完全忘了自己该怎么反应,我甚至没有勇气介绍我自己……”

“回去的路上,我懊恼了整整半个晚上,还是不肯甘心。

“我决定追这个乐团的演出……”

流年小记:“第二次听乐团演出。这一次,我又来到后台。他们说后台闲杂人等不能进,但我还是混进来了。

“她还记得我!这一次,我终于跟她讲了我的名字。

“她很友善,因为我是中国人还特地跟我多说了几句。只可惜她急着要走——她家里人来接她了……”

流年小记:“第三次乐团演出,她不在。我问乐团的指挥,他告诉我她请假了,我有点失落。

“但不要紧,下次我还来……”

流年小记:“第四次乐团演出,她还是不在。我再次问乐团指挥,他似乎认出了我,告诉我说,她回她的祖国了……

“她回国了吗?她什么时候会再回来呢?”

……

流年小记:“暑假了。出国第一年的暑假,我回了国。

“我祈求缘分,假如她还在国内,请千万让我们相遇……”

这是“流年小记”博客时期的最后一条博文,停留在他打算回国,并希望能遇上他女神的点上。

很多人都开始挠心挠肺了——这到底是遇没遇上啊?

众人急吼吼转战微博。

故事有没有续写啊?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