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 第六十三章 天下

第六十三章 天下

当然还有其他人,两个有才的儿子曹丕、曹植自不必说,就连那没才的二儿子,也是当武将的料子,余者有名的并且年轻的,有什么杜袭,桓阶,和洽,司马懿等人才,辛毗、王修、崔琰等等破了袁绍投降过来的,如今已经在各重要部门任职的官员,还有的就是更老的元老,什么毛玠、董昭之流的文官,夏侯惇、曹纯、于禁一大长串的武将……

邺城是魏公曹操在他的封地上建立起来的一座大都城,据记载,邺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里,南北宽有5里。有两重城垣:郭城和宫城。城里城外,全都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

著名的铜雀台就在宫城里面,另外还有金虎和冰井两台,平时供游览和检阅城外军马演习之用,战时作为城防要塞。

显然,刘备取西川的大事件,早已经震动了朝野上下,而魏公曹操更是觉得脸上极为不光彩,因为刚有一拨的“劝进”的表章里,歌颂到了魏公已经是“今四海略平矣”!可是转脸刘备取西川的军报就传得人尽皆知,还四海略平呢,曹操骂道,刘备他这是在打我的脸!你们都是帮凶!

但他“挟天子令诸侯”,二十年的东征西讨,虽然平息了黄巾起义的余乱,统一了北方的割据,但这位曹公的最终目标也昭然若揭于天下:他本人所做的一切还不是为了他一家之利?究竟这个天下该姓刘还是该姓曹?政治上纷纷扰扰让无数的文人志士感觉到了迷茫和困惑,但人家曹公始终未因为你的困惑而停下他称王称霸的脚步。

现在自以为是的许攸早被魏公找了个什么借口给干掉了。放眼这一代的开国功臣,眼下老的老,死的死,那才华横溢、人称鬼才的郭嘉奉孝,早在北方平定后,就英年早逝而去,赤壁兵败后难怪曹操要痛哭,因为最投曹操心思、最全力帮助他的军师,年经轻轻的就死了,导致接下来的战争,他一再的丧失大成就的机会。

而眼下,这些人面对着魏公的震怒,也都义愤填膺的齐声符合:“这等明目张胆的叛逆行为,主公应该从速发兵讨伐之!”

而现在的铜雀台上,却没有了往日的风、流文士,这里全都是军界的政要,身边四下的也都是些铁甲武士,曹公正在和他的主要谋士们筹谋着“西征之事”。

曹操势力有两个都城,一是许都,一是邺城。许都是曹操把天子从被战火毁弃的长安迎接到他的势力范围时,选定并建立的都城,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后,曹操有开始迁都的趋势。尤其是近些年,私下里改朝换代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据传邺城这地方是新王朝祥瑞预示的地方。

“哈哈哈!”曹操仰天笑道,“孙仲谋,让你养虎为患,现在知道刘备这只老虎的厉害了吧!这件事交给你下去办吧。还有,取汉中一事,要尽快筹措,老夫要亲征汉中!然后扫平西川,活捉那大耳朵的家伙!嗯……气死我了。”

于是曹操的晚年百感凄凉。好在旧人死了归隐了还有新人,现在曹操身边能商议事的,是新一代的幕僚群体,代表人物有刘晔、贾逵、司马朗、王粲、杨修等人,他们皆都是出自名门大家的子弟,才学、智慧自不必说,更主要的,是因为年轻,而对曹操权威的绝对崇拜,和服从。

“善。”曹操点头,习惯性的揪一下眉心的一块肉,随口说着,“我们好像刚和孙权打过大仗吧?”

唐人王勃曾写过“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在这里,魏公曹操,还有他的两个颇有才华的儿子,在文学史上称为“三曹”,开创了一代“建安风骨”,他们到了重大的时节,往往都登上高台,会同各路文坛精英们,举杯吟咏,高谈阔论。

当江辰附身的这个庞统,他扶保的蜀中刘备势力,正如同那时一颗璀璨的新星冉冉升起之时,中原的曹操、东吴的孙权,这两方势力都为这件事情而大为震动!一连数日,身背各种情报竹简送信的各类流星探马,真得就像流星一样,奔跑在大街小巷,穿梭在山川峡谷,现身于河流小舟……

“你有什么主见吗?”

那对汉氏理想怀着耿耿忠心,但对曹氏事业有功盖日月地位的荀氏叔侄,荀彧、荀攸,也刚刚接连故去,老一辈的大谋士程昱倒是身体硬朗,但不知是为了啥找借口就归隐了,不问政事,至于贾诩,那人比滑的都滑,大事小事,你不把他逼到死胡同里,他根本就连句话都不说。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