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 第十四章 形势渐渐明朗化

第十四章 形势渐渐明朗化

可惜!那么聪明一个人呢!后世纵观李恢他一生,他会在各方面都多有建树,治理一方颇有政绩。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一个优秀的地方官员也更是难得呢!就这么样的意外被杀了?!江辰不能接受!

皇叔虽然早有爱才的名气,但实际上在用才、管才的方法和制度建设上,却走在了诸侯的后面。

而“李恢事件”却让他开始摸不清历史的走向,对自己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情报传来:刘璋那边儿,成都城内还有三万到五万的人马,粮草足够支撑一年。城里文官武将也都不缺,武有泠苞,邓贤,刘循等名将尚能带兵,文有黄权,赵累,杨洪,刘巴,不断的发动军民和清议,估计这一个月来舆论已经造足了,说什么要“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百姓请愿誓与成都共存亡”的话。

现在刘备的左将军幕府,就设置在这里。办公场所的硬件条件,比在城下风餐露宿的时候,那怎么也要强太多了。好多“更难得”的条件,这里也都有了。

而军师庞统、法正是要对这些事情进行总负责的人。但能用“谋士”来称呼的,可不只他们两个。

而他在刘备幕府中,要替刘备制定作战总战略、具体作战方案、分析军事情报、献计献策、招徕和举荐并使用任命人才,指挥、调动、训练军队等等,总之能做的、要做的有好多事情。

好吧,李恢的事情暂时想不明白,但总也得应对接下来的事情,抬眼看,战场上的形势如何了?

看来刘璋那边,摆明了要准备迎接一场旷日持久的冷战、热战、糊涂战——总之是要跟刘备耗上了。

刘备已经多次和江辰、法正、孙乾、胡济等等主要负责人商量过安排新人的事宜,由于新人多是西川当地慕刘备名来投靠的,论理法正对这些人的根底会更了解些,但法正这个人的本性或者说是人缘实在是不好,睚眦必报,他也打击新来的人,那么刘备又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在那个时期,智囊集团化早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军师这一词从战国孙膑传下来,到此不光指具体某一个人,而是对一群智囊的总称。像曹操军中,到了官渡之战的时候,就已有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楼圭、许攸等等名士,组成群组,集体给曹操献计献策。

新人上来往往都急着表现,有的确实是有才华,比如像法正。但大多数或许只会纸上谈兵,还需历练。年轻人就是缺少实践,这不能否认。

守城来说,文官起到的作用会更大,鼓舞士气、减少守城的漏洞,更多的是要用脑子。

关于用人,江辰暗庆幸自己有双看透一切人能力的慧眼,谁现在有什么能耐,将来会有什么能耐,这可是他江辰随心一想就知道的,这个超赞的本事恐怕谁都不会有——这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也得算超能力吧?

有的机构虽是草创,但就怕有本事的人多。眼下能人汇聚得越来越多,所以并不发愁搭了台没人唱戏。

这些权力之中,他可以替代刘备直接指挥和调动军队,这是最重要的权力!刘备把权力放得太宽了!简直是当了撒手皇帝。在割据年月,管兵的人往往比管政的人更有话语权!当然也比较容易招来风险。

所以刘备这边,在人力资源方面可拼的本钱太有限了!死一个可就少一个,李恢的死,本儿赔得大了。

可惜……别人不过只是普通的惋惜,恼怒马超做事太绝,但对于这一个小功曹的死,别人伤心的程度是有限的。但江辰,他的心却在滴血,这种痛别人不解,唯他知道这个李恢现在的年纪虽轻,但却是个大好的人才呢!

军队进驻到了雒城县府后,利用起整顿的时间,不仅是让士兵和武将得到休养,文官队伍的壮大,也要合理的安排他们的职务,要做到人尽其用,用尽其才。

除去别的没名气的普通小文官,“有名的人”里面,目前资历最浅、官职最小的或许是功曹李恢,他自告奋勇请命去劝降马超,大概他也是太想主动的表现一下,法正就让他去了!结果……死了!

总之是颇费了皇叔一番脑子的:法正、庞统这两位是大才,但性格太桀骜,在他俩眼里基本就没有能人。而老资格的智士孙乾又病了,病得可不轻。那选才纳士的活儿就只有交给胡济。胡济这人才学不差,是庞统的叔叔庞德公的弟子,但就是做事太循规蹈矩。过分的依赖这样那样的规矩往往会抹杀有创造性的人才。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