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他的周边象是刮起了一道龙卷风,天地间的灵气翻腾着,一古脑儿的朝他涌过来。
再来!
想当初,他足足练了十来天,也没有练到这程度。
沐婉儿正要抓紧时间,第二次祭起引气诀,这时,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了!
“是。”沐婉儿深吸一口气,凝神于剑尖,用尽全力,呼的一剑刺出。
在内门,象这种基础的剑术都是弟子去藏书阁借阅玉简,自行领会练习。以至于内门弟子的太一十三剑也只是招形相似而已,在很多细节方面甚至大相径庭。而外门没有藏书阁,由内门诸峰筑基期弟子轮流讲道。内门的炼气期弟子也可以去旁听。
待她安然入睡后,张逸尘又睁开眼睛,神情古怪的瞅了她一眼,暗道:小屁孩,能在凡人界这么快就又进了级,你还有什么好惆怅的!
十余次之后,眉心处的这一条督脉分段充满了灵气。亮白的灵气团灼灼发光,照亮了她的印堂。
于是,引气诀,走起!
没想到,竟然不知不觉之中便进级了!
呃,偏了!
身形一晃,他站在刚刚沐婉儿练剑的地方,细细察看了两棵树上剑孔,不觉刮目相看:才一千剑,就能达到这样的力度和准度,小丫头莫非是剑道上有天赋?
演示完了,他把桃木剑给了她:“你试试。”
剑尖刺入一寸有余!
张师叔咋舌!小屁孩好厉害的悟性!
沐婉儿提着剑,自去水边梳洗,洗衣服。
深吸一口气,桃木剑,刺!
沐婉儿已经累成狗,右手腕更是又麻又痛,好象不是自己的一般。走过去,轻抚深入树干中心的剑孔,用袖子胡乱擦去满头满脑的汗水,她终于从心底里笑了出来。
担心折断了桃木剑,她手上不敢用力。于是,一剑刺出,剑尖轻叩树干。
一个多月的跋山涉水,沐婉儿在山顶看过日出,也在谷底看过日落;涉过潺潺溪流,也见识过幽静的深潭;穿行于苍茫的林海里,路过绚烂的山边……眼里的世界渐渐变大,她心里的世界也越来越大。偶尔回想前世的所谓争斗,顿时只觉得寡然无味,愚蠢之至。
数十个斑斓的灵气光点飞了过来,凝成一个亮白色的小光团,呼的钻进了她的眉心。
仍然是先引气入体,然后,在小光团进入眉心的那一刹那,她迅速祭起《灵气诀》第二层功法,凝气诀。
腕子一翻,张师叔挽了个剑,继续说道:“今天我传你太一十三剑的第一剑,刺之剑。我先示范一遍。”
凝!
正所谓,山中无甲子,岁月不知年。不知不觉中,师叔侄二人在深山老林里穿梭了一月有余。
说着,他的手里便多了一柄两尺来长的桃木剑。沐婉儿前世见过道士作法,道士们用的正是这种桃木剑。
说完,他撩起袍角,将之别在腰带之上,呼的一个箭步踏出,手里的桃木剑如灵蛇出洞,“铮——”,木剑刺出,竟然发出金石般的破空之声。
“还余三百一十二剑。”张师叔的声音再度响起。
“出招要有力,尽你的全力刺出。”背后传来张师叔的声音。
沐婉儿满心欢喜,决定乘热打铁,巩固一下修为。
世事难料哈。修真之道,果然在于修士本身。资质只是入门砖,丹、符、阵、器、财也只是手段,机缘那是锦上添,它们并不是修真的全部。修道艰难,唯有一颗坚不可破的道心才是支撑我等修真之士走下去的基础……
再刺……
……
“嗯,有两分样子。”张师叔从执剑开始,又重新慢动作演示一次。这回,他一边演示,一边详细解说了“刺之剑”的动作要领。
又到讲道时,张师叔收回青铜鼎,说:“前面几次,我大致介绍了修真的五大要素,即丹、器、符、阵、财。至此,相关的入门常识已经讲完。这一个多月里,你炼体亦已略见成效。以后,不必再顶丹炉了。从今天起,我传你宗门的入门剑术——太一十三剑。此剑术是我太一宗内、外门弟子都要学习的基本剑术。我每次讲道时传你一剑,你每天没有练完一千遍,不准睡觉。”
再来!
其实,也就是看上去不管不问而已。这一个多月来,沐婉儿已经充分领略了筑基修士的厉害——即便是闭着眼睛,张师叔对周围数十里的动静那也是了如指掌;但凡张师叔经过之处,周边的飞禽走兽早就跑得没了影。也偶尔在路上碰到过一两只病了或受伤没法逃的,沐婉儿看到它们都是死死的趴在地上,身子簌簌发抖,那可怜样儿分明是恨不得能钻进地底下去躲起来。
好在,张师叔接下来放慢速度,慢慢的又重新演示了一遍剑招。
偷偷回首,飞快的瞄了一眼张师叔。他正在闭着眼睛打坐,看上去完全无视这边。
……
又偏了!
张逸尘本人在剑道上的悟性较差,也曾去外门旁听过剑道峰的师兄们传授太一十三剑。师兄们也是这般教授的——只讲动作要领,传授剑式,至于具体的剑招由学习者通过日复一日的领悟而自成。这个过程即“磨剑”。
比奇屋 www.biqi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