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屋

最新地址:www.biqi5.com
比奇屋 > 侦察尖兵 > 28、四要素

28、四要素

“问点啥?”

“想问啥问啥。”赵泽道:“每天进出人流量、车辆数量、里面有多少人上班,里边有没有存粮什么的?”

“……”表哥张了张嘴,1张脸上不可思议,“那不和间谍1样了?”

赵泽轻轻笑了起来,“你以为你现在是个啥?”

表哥1愣,好像也是。a师侦察连以前叫特务连,而普通人的认知里,狗特务就是间谍,间谍就是狗特务。

“目的呢?目的是撒?这也是训练的1环?”

赵泽听着表哥这语调似乎都已经带了南疆调了,心道这普通话还不利索,疆普是越来越溜了。

他转身正对着表哥,收敛起笑容来,认真地点了点头,“对!”

侦察兵其实没那么玄乎,很多时候,他们的情报都是通过询问来获得的。侦察单位的传统保留项目是抓舌头,这活动在8十年代自卫反击战时发扬地尤为光大。通过抓获敌人落单的士兵、军官,采用逼供的方式,以获得有效的情报信息。

但在和平年代,部队间进行演训,抓舌头这条路行不通,毕竟没有哪个2百5会在生命没有真正受到威胁的时候竹筒倒豆子。

于是能问的,就只剩下去1些旁观者。

但其实驻军单位附近的居民、商铺,这些人对当地军事情报的了解程度,也甚至远远超过专业侦察兵对该目标长期侦察的结果。

更有甚者,他们比很多驻军士兵都要了解这些士兵自己的部队。

他们通过垃圾桶里飘落的信封,和1片两片未能销毁的文件残页,能知道驻军部队的内部番号和分队代号,通过前来购物的士兵,他们能知道驻军的单位组成,能通过炊事员采买的鸡鸭、大肉数量,猜测出驻军单位的大概人数,甚至能摸到部队单位训练的脉搏,通过对时间的精算,精准地得知部队哪1天会去打靶……

于是便就出现了这么1个怪现象,当兵都不知道今天要去哪,结果跟着车到了地头,突然发现有那么1群似熟非熟的面孔,赶着驴车,挎着篮子,在荒郊野外,朝他们兜售各种香烟、饮料、矿泉水和方便面。

老郭教过赵泽,他说,有时候趴在那1连几天,对目标所获得的情报,都远远比不过走过去随便找个人问两句。

说起来挺讽刺,但这就是个事实。

不过这种获取情报的方法虽然更加便捷,可却也充满了不可知的危险性。

老百姓也不都是善茬,问得蹊跷了,保不齐人家就直接报警了。

除此之外,还有老百姓的警惕性。

老郭和3班说过1个故事,说是有1年b师侦察兵们演习时在对a师1团的侦察过程中,偶遇1条河。原本往年演习的时候都是枯水期,但那年8、9月就提前开练,正逢雪山融雪的丰水期,那河水暴涨,河面拓宽,河水浑浊不堪。

地图上的水文标注过了时,b师精英们面对那宽阔的河流愣是束手无策,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他们就找了个阿达西,问他这条河有多深?那阿达西1眼就瞧出这帮王8蛋不是好东西,于是就张嘴胡咧。

“河嘛,深得很嘛,急,要把你们冲走的嘛……”

b师侦察兵们1听,当时就调头找别的路了,结果愣是在戈壁滩上多绕了几十公里路,等到第2天趴在沙丘上拿着望远镜1瞅,猛然发现a师的坦克装甲车,在那浑浊的河床上蹚得那叫1个4无忌惮,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整整1晚上……

【作者题外话】:求票~~

比奇屋 www.biqi5.com